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启双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54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包括秸秆育秧盘盖片、凹孔、秸秆育秧盘、种子凹槽、边框和凹槽隔筋,所述秸秆育秧盘上方盖有秸秆育秧盘盖片,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上均匀分布凹孔,所述秸秆育秧盘外层设有边框,边框内部均匀分布种子凹槽,种子凹槽之间设有相同间隔的凹槽隔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弃秸秆和种植水稻的技术相融合,在秸秆育秧盘上均匀分布相同大小的种子凹槽,使其既能够种植水稻育苗,又能够利用废弃秸秆,不需要更换育秧盘,秸秆育秧盘盖片上的凹孔与外界相通,能够有效为种子凹槽中的种子提供氧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能够快捷有效的回收秧苗。

A straw rice integrated seedling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秧盘
,具体为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
技术介绍
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然而现有技术的育秧盘只具有单一装土的功能,而且有废弃塑料盘二次白色污染覆盖种子还是用土壤盖种子,现有的水稻育苗产品育苗时无论用什么方式或者用任何物质制作的产品盖种子无论多厚多薄种子出芽时容易顶盖都无法使种子正常出苗,如果更换品种,必须更换育秧盘的种类,过程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通过将秸秆发酵研磨配料制成育秧盘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解决了传统育苗使用土壤覆盖种子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种子出芽不顶盖育苗效果好提高水稻产量,简化了人工操作程序及现有技术中的其它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包括秸秆育秧盘盖片、凹孔、秸秆育秧盘、种子凹槽、边框和凹槽隔筋,所述秸秆育秧盘上方盖有秸秆育秧盘盖片,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上均匀分布凹孔,所述秸秆育秧盘外层设有边框,边框内部均匀分布种子凹槽,种子凹槽之间设有相同间隔的凹槽隔筋。优选的,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的长度为575mm,宽度为275mm,高度为7mm。优选的,所述凹孔的深度为7mm,直径为2mm,每两个相邻的凹孔的中心距离为30mm,最外侧凹孔距离边框的距离为20mm。优选的,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设置成每行19个,每列9个,共171个所述凹孔。优选的,所述秸秆育秧盘的长度为575mm,宽度为275mm,高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种子凹槽深度为8mm,所述凹槽隔筋的宽度为2mm,最外侧种子凹槽距离边框的距离为2mm。优选的,所述秸秆育秧盘设置成每行48个,每列23个,共1104个所述种子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将废弃秸秆和种植水稻育苗的技术相融合,在秸秆育秧盘3上均匀分布相同大小的种子凹槽4,使其既能够种植水稻育苗,又能够利用秸秆,可以完全快速降解不需要更换育秧盘,秸秆育秧盘盖片上的凹孔与外界相通,能够有效为种子凹槽中的种子提供氧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能够快捷有效的回收秧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育秧盘盖片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育秧盘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育秧盘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中:1、秸秆育秧盘盖片;2、凹孔;3、秸秆育秧盘;4、种子凹槽;5、边框;6、凹槽隔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包括秸秆育秧盘盖片1、凹孔2、秸秆育秧盘3、种子凹槽4、边框5和凹槽隔筋6,秸秆育秧盘3上方盖有秸秆育秧盘盖片1,秸秆育秧盘盖片1的长度为575mm,宽度为275mm,高度为7mm,秸秆育秧盘盖片1上均匀分布凹孔2,凹孔2的深度为7mm,直径为2mm,当秸秆育秧盘盖片1盖在秸秆育秧盘3上时,凹孔2为秸秆育秧盘3中种子凹槽4中的种子提供空气,每个相邻凹孔2的中心距离为30mm,秸秆育秧盘盖片1设置成每行19个,每列9个,共171个凹孔2,并均匀覆盖在每个种子凹槽4的上方,最外侧凹孔2距离边框5的距离为20mm,秸秆育秧盘3的长度为575mm,宽度为275mm,高度为10mm,秸秆育秧盘3外层设有边框5,在回收时保护种子凹槽4中的秧苗,边框5内部均匀分布种子凹槽4,种子凹槽4中均匀播种秧苗种子,种子凹槽4之间设有相同间隔的凹槽隔筋6,以保证每个秧苗的营养值相同,种子凹槽4深度为8mm,播种种子后覆盖的薄土能够完全覆盖秧苗种子,凹槽隔筋6的宽度为2mm,用凹槽隔筋6来将秧苗整齐分布,并提供相同量的营养成分,最外侧种子凹槽4距离边框5的距离为2mm,用来保护种子凹槽4不被破坏,秸秆育秧盘3设置成每行48个,每列23个,共1104个种子凹槽4,每个秸秆育秧盘3能够培养约1104株秧苗。秸秆水稻育苗种子覆盖片生产配料及工艺流程是:秸秆粉末6份,腐殖酸2份,水溶解剂0.5份,蛭石1份,沸石粉0.5份。经过配料、调浆,制片成型,烘干。得到的尺寸:575mm*275mm*(4mm-7mm)。透气孔的孔径为3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现有技术的育秧盘只具有单一品种的育苗,如果更换品种,必须更换育秧盘的种类,过程麻烦,本专利技术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将废弃秸秆和种植水稻育苗的技术相融合,在秸秆育秧盘3上均匀分布相同大小的种子凹槽4,使其既能够种植水稻,又能够利用废弃秸秆,不需要更换育秧盘,秸秆育秧盘盖片1上的凹孔2与外界相通,能够有效为种子凹槽4中的种子提供氧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能够快捷有效的回收秧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将废弃秸秆和种植水稻育苗的技术相融合,在秸秆育秧盘3上均匀分布相同大小的种子凹槽4,使其既能够种植水稻,又能够利用废弃秸秆,不需要更换育秧盘,秸秆育秧盘盖片1上的凹孔2与外界相通,能够有效为种子凹槽4中的种子提供氧气,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并能够快捷有效的回收秧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包括秸秆育秧盘盖片(1)、凹孔(2)、秸秆育秧盘(3)、种子凹槽(4)、边框(5)和凹槽隔筋(6),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育秧盘(3)上方盖有秸秆育秧盘盖片(1),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1)上均匀分布凹孔(2),所述秸秆育秧盘(3)外层设有边框(5),边框内部均匀分布种子凹槽(4),种子凹槽(4)之间设有相同间隔的凹槽隔筋(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包括秸秆育秧盘盖片(1)、凹孔(2)、秸秆育秧盘(3)、种子凹槽(4)、边框(5)和凹槽隔筋(6),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育秧盘(3)上方盖有秸秆育秧盘盖片(1),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1)上均匀分布凹孔(2),所述秸秆育秧盘(3)外层设有边框(5),边框内部均匀分布种子凹槽(4),种子凹槽(4)之间设有相同间隔的凹槽隔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育秧盘盖片(1)的长度为575mm,宽度为275mm,高度为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水稻一体化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2)的深度为7mm,直径为2mm,每两个相邻的凹孔(2)的中心距离为30mm,最外侧的凹孔(2)距离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启双
申请(专利权)人:秦启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