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板和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48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进风板和配电柜,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配电柜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板体,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内板、外板和过滤层,过滤层设置于内板和外板之间,过滤层和外板之间设置有风道,内板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流道,外板上间隔设置有锥形孔,锥形孔的周壁上设置有外檐,且外檐设置于外板的外侧,内板上间隔设置有进风圆孔,板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风道和流道的流口,流口与存水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散热、防尘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配电柜内温度。

Air inlet panel and distribu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风板和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是涉及进风板和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内部一般安装了大量的电器元器件和插件,使得配电柜内部空间相对紧凑和拥挤。配电柜在正常工作时,长时间工作的电器元器件和插件在密闭的配电柜空间内会散出大量的热量,使得配电柜的温度提高,加上其结构比较紧凑且为封闭,配电柜的散热效果一般,传统的配电柜采用的侧壁或者门板上开百叶窗的自然散热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容易引起电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下降,最后导致电器的工作故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配电柜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进风板和配电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电柜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成本低、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进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内板、外板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所述过滤层和所述外板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内板和所述过滤层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外板上间隔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周壁上设置有外檐,且所述外檐设置于所述外板的外侧,所述内板上间隔设置有进风圆孔,所述板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风道和所述流道的流口,所述流口与存水弯管连通。优选地,所述锥形孔的最大半径朝向所述外板的外侧,所述锥形孔的最小半径朝向所述外板的内侧,所述锥形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外板,所述进风圆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锥形孔的最小半径。优选地,所述内板的内壁上凹陷有导流槽和引流分槽,所述引流分槽倾斜于水平面,所述引流分槽的高处与所述进风圆孔的底面连通,所述引流分槽的低处与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引流分槽竖直向下与所述流口连通。优选地,所述过滤层设置有褶皱,所述过滤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流道和所述风道的通孔,所述过滤层设置为hepa过滤纸。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流口设置于所述弧形面的最低处。本技术提供的配电柜,包括侧板、底板、顶板、背板、柜门和进风板,所述侧板和所述进风板平行且相对设于所述背板的两侧,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且相对设于所述背板的另外两侧,所述侧板或所述进风板与所述柜门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百叶窗。优选地,所述百叶窗的位置对应所述进风圆孔的位置,所述进风圆孔的位置设置于所述锥形孔的上方或/和下方。本技术提供的配电柜,与现有技术相比,进风板内设置有过滤颗粒的过滤层,降低灰尘对配电柜内元件的损伤,进风板的外板设置有锥形孔,以加速进入配电柜内的气流流速,配电柜的内板设置有进风圆孔,进风圆孔与内板壁配合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水珠进入配电柜内的可能,同时,进风板和侧板配合,使气体流通,进一步降低配电柜内温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进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配电柜的侧视图。图中:1、内板;2、外板;3、过滤层;4、锥形孔;5、进风圆孔;6、外檐;7、存水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进风板,安设于配电柜上,如图1所示,进风板包括板体,板体包括内板1、外板2和过滤层3,内板1、外板2和过滤层3相互平行,过滤层3设置于内板1和外板2之间,过滤层3和外板2之间设置有风道,内板1和过滤层3之间设置有流道,风道和流道均任意与内板1、外板2平行。外板2上间隔设置有锥形孔4,锥形孔4的周壁上设置有外檐6,外檐6设置于外板2的外侧。内板1上间隔设置有进风圆孔5,板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风道和流道的流口,流口与存水弯管7连通。进一步的,锥形孔4的最大半径朝向外板2的外侧,锥形孔4的最小半径朝向外板2的内侧,锥形孔4的轴线垂直于外板2,进风圆孔5的孔径小于锥形孔4的最小半径,且锥形孔4的轴线方向上,任意锥形孔4与任意进风圆孔5均不重叠,以防止水汽直接从锥形孔4钻入进风圆孔5内,从而导致配电柜内侵入水汽。本方案中,以靠近过滤层3的一面为内侧,远离过滤层3的一面为外侧。为了降低水汽穿过板体的可能,内板1的内壁上凹陷有导流槽和引流分槽,导流槽和引流分槽均凹陷于内壁表面,引流分槽于水平面倾斜,引流分槽的高处与进风圆孔5的底面连通,引流分槽的低处与导流槽连通,引流分槽竖直向下与流口连通,水珠到达进风圆孔5,通过引流分槽流入导流槽内,沿着导流槽落入流口内。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过滤层3设置有褶皱,以增大过滤层3的过滤面积,过滤层3上设置有贯穿流道和风道的通孔,气流通过通孔从风道进入流道,过滤层3设置为hepa过滤纸。进一步的,为防止板体的地步产生积水,板体的底面为弧形面,流口设置于弧形面的最低处。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的配电柜,包括侧板、底板、顶板、背板、柜门和进风板,侧板和进风板平行且相对设于背板的两侧,顶板与底板平行且相对设于背板的另外两侧,侧板与柜门转动连接,或者进风板与柜门转动连接,柜门与进风板或侧板的连接可以采用铰接的方式,最为简单的是采用合页连接,同时,在进风板和柜门、侧板和柜门的接触面上安设有密封条,以加强密封。为进一步的提高散热和防雨能力,侧板上设置有百叶窗,气流通过进风板进入配电柜内从百叶窗散出,进风板上的锥形孔4能够增快流速,使配电柜内散热快,同时,侧板和进风板形成对流,进一步的加快散出速度。百叶窗一般为条状开口,开口口径较大,进入配电柜内气流速度均衡,与外界气流速度基本相同,而通过进风板的气流经锥形孔4的加工后流速变快,与百叶窗处的气流相比,远大于百叶窗处的气流流速,以使配电柜内形成从进风板到侧板的恒向气流。进一步的,百叶窗的位置对应进风圆孔5的位置,进风圆孔5的位置设置于锥形孔4的上方或/和下方。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侧板的结构同进风板的结构相同,顶板上开设有百叶窗,且百叶窗上方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通过固定架固定于顶板上,遮挡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百叶窗,且遮挡板的大小不大于顶板的大小,遮挡板呈V型状,或为弧形板,当遮挡板为V型状时,遮挡板的拐角位于百叶窗的上方中线。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进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内板(1)、外板(2)和过滤层(3),所述过滤层(3)设置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之间,所述过滤层(3)和所述外板(2)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内板(1)和所述过滤层(3)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外板(2)上间隔设置有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周壁上设置有外檐(6),且所述外檐(6)设置于所述外板(2)的外侧,所述内板(1)上间隔设置有进风圆孔(5),所述板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风道和所述流道的流口,所述流口与存水弯管(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进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内板(1)、外板(2)和过滤层(3),所述过滤层(3)设置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之间,所述过滤层(3)和所述外板(2)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内板(1)和所述过滤层(3)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外板(2)上间隔设置有锥形孔(4),所述锥形孔(4)的周壁上设置有外檐(6),且所述外檐(6)设置于所述外板(2)的外侧,所述内板(1)上间隔设置有进风圆孔(5),所述板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风道和所述流道的流口,所述流口与存水弯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板,所述锥形孔(4)的最大半径朝向所述外板(2)的外侧,所述锥形孔(4)的最小半径朝向所述外板(2)的内侧,所述锥形孔(4)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外板(2),所述进风圆孔(5)的孔径小于所述锥形孔(4)的最小半径,且所述锥形孔(4)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圆孔(5)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板,所述内板(1)的内壁上凹陷有导流槽和引流分槽,所述引流分槽倾斜于水平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杰周高强王二辉孙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盛微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