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37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摇摆动作演奏的电子乐器。一种电子乐器包括乐器基体,所述乐器基体包括操作部和延伸部,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发声单元;所述动作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表演者的摇摆动作,并将摇摆动作的轨迹以轨迹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开关按钮,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轨迹信号并将轨迹信号转换成音波信号,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生成的音波信号是否经由发声单元进行发声;所述发声单元用于接收并扩散所述音波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乐器通过摇晃的方式即可进行演奏,音乐能够以演奏者动作的形式表达给听众,增强了听众的视觉体验和感官体验。

An electron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乐器
本技术涉及乐器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摇摆动作演奏的电子乐器。
技术介绍
乐器作为一种能够陶冶情操的发声器物,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产。传统乐器的种类繁多并且结构和音色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乐器的发声原理是一致的,即均是通过振动实现的发声。传统乐器在演奏过程中只需要拨动或敲击相应的发声结构即可进行演奏,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与听众进行肢体的互动。但是当下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感官的接触和更为直接的视觉体验,因此,传统的乐器受发声结构的限制已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乐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乐器由于发声结构的限制,不能将乐音以肢体的形式传递给听众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子乐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乐器包括乐器基体,所述乐器基体包括操作部和延伸部,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发声单元;所述动作感应单元用于感应表演者的摇摆动作,并将摇摆动作的轨迹以轨迹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开关按钮,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轨迹信号并将轨迹信号转换成音波信号,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生成的音波信号是否经由发声单元进行发声;所述发声单元用于接收并扩散所述音波信号。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电子乐器,电子乐器上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发声单元,当演奏者晃动电子乐器时,动作感应单元能够感应位置的变化并对电子乐器的晃动轨迹进行采集,采集的轨迹信号会传送至控制单元内并转化为音波信号,生成的音波信号经由发声单元扩散。本技术的电子乐器通过摇晃的方式即可进行演奏,音乐能够以演奏者动作的形式表达给听众,增强了听众的视觉体验和感官体验。延伸部的设置扩大了电子乐器的摆动幅度,使得听众能够更为直观和方便的观看演奏者的表演。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按钮有多个,各开关按钮分别对应不同的基调和音色。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开关按钮对应于不同的基调,生成的音波信号对应于不同的开关按钮会播放出不同音色的乐曲,丰富了电子乐器的演奏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为长柄状。其有益效果是:使得延伸部能够扫过较大面积,增强了对演奏者肢体动作的放大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动作感应单元为陀螺仪传感器。其有益效果是:陀螺仪传感器能够对空间移动的位置进行感应。进一步地,所述发声单元为扬声器。其有益效果是:方便了产生的音波信号的扩散。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上还设置有与处理器连通的指示灯。其有益效果是:指示灯一方面具有指示作用,能够给演奏者进行节奏的提示,以提醒演奏者的下一步的动作,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与听众的互动效果,给听众带来光照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动作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发声单元沿着从延伸部至操作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其有益效果是:发声单元位于尾部,避免了演奏者在按压开关按钮时容易对发生单元进行遮挡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荧光条。其有益效果是:能够增强电子乐器在夜晚表演时的演奏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乐器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操作部,2-延伸部,101-发声单元,102-控制单元,103-动作感应单元,104-指示灯,201-荧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电子乐器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乐器包括乐器基体,乐器基体整体为吉他状,乐器基体包括一体设置的操作部1和延伸部2,操作部1上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103、控制单元102以及发声单元101,控制单元102包括处理器和多个开关按钮,其中动作感应单元103用于感应电子乐器的动作轨迹,然后将感应到的动作轨迹以轨迹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控制单元102的处理器,处理器会将轨迹信号转化为音波信号,生成的音波信号会继续传送至发声单元101处,然后经由发声单元101扩散发声。本实施例中动作感应单元103具体为陀螺仪传感器,发声单元101具体为扬声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2的开关按钮有多个,各开关按钮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基调,开关按钮的设置方式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电子琴上的基调的基调或音色按键,当按下不同的开关按钮时,即可实现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蓝调歌曲、忧郁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管弦乐、队音乐、现代音乐等各种不同曲风音乐的切换,从而实现了演奏形式的多元化,丰富了电子乐器的演奏内容和形式。本实施例的操作部1上还设置有指示灯104,指示灯104与处理器线路连通,指示灯104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具有变化的形式,例如指示灯104的颜色可以变化,指示灯104闪烁时间的长短可以变化,指示灯104明亮程度可以变化。通过将指示灯104变化,演奏者可以获得提示信息,从而提醒演奏者下一步的摇摆动作,以方便演奏者能够顺利的演奏出相应的乐曲。此外指示灯104变形的形式还能丰富表演的内容,给听众带来更为直观的光亮体验,增强表演者和听众的互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指示灯104、动作感应单元103、控制单元102以及发声单元101沿着从而延伸部2至操作部1的方向依次设置,发声单元101位于端部能够避免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由于手臂的晃动对发声单元101造成遮挡的情况,有利于演奏的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增强演奏过程的互动效果并丰富演奏的形式,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荧光条201,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为长柄状,各荧光条201沿着延伸部2的延伸方向延伸布置。当演奏者在夜晚演出时,随着演奏者的摇摆舞动,荧光条201也会相应的舞动起来,这样给听众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更容易调动听众的互动情绪,增强演奏的效果。本实施例的电子乐器在使用时,演奏者舞动电子乐器即可,舞动的过程可以对照相应乐谱中音符的波动进行,也可以即兴发挥自由舞动,陀螺仪传感器会感应到相应的位置移动,而不同的位置对应于不同的音阶,陀螺仪传感器感应的轨迹信号在处理器的转换下生成音波信号,演奏者可以根据演奏需要按下不同的开关按钮,从而对音波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并生成不同音色的乐音,这些乐音随即会传送至扬声器处。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也可以不按下任何开关按钮,此时,生成的音波信号即不会被传送至扬声器处,电子乐器也就不会发声。在其他实施例中:乐器基体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例如采用圆盘状、环状等。以上实施例主要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乐器基体,所述乐器基体包括操作部(1)和延伸部(2),所述操作部(1)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103)、控制单元(102)以及发声单元(101);/n所述动作感应单元(103)用于感应表演者的摇摆动作,并将摇摆动作的轨迹以轨迹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单元(102);/n所述控制单元(102)包括处理器和开关按钮,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轨迹信号并将轨迹信号转换成音波信号,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生成的音波信号是否经由发声单元(101)进行发声;/n所述发声单元(101)用于接收并扩散所述音波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乐器基体,所述乐器基体包括操作部(1)和延伸部(2),所述操作部(1)设置有动作感应单元(103)、控制单元(102)以及发声单元(101);
所述动作感应单元(103)用于感应表演者的摇摆动作,并将摇摆动作的轨迹以轨迹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单元(102);
所述控制单元(102)包括处理器和开关按钮,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轨迹信号并将轨迹信号转换成音波信号,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生成的音波信号是否经由发声单元(101)进行发声;
所述发声单元(101)用于接收并扩散所述音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有多个,各开关按钮分别对应不同的基调和音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再行刘志强冯彦林郜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