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及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125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影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及其电路,该音响系统包括chip芯片、OP放大器和音响设备,还包括主电源和上下电静音电路,所述主电源与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电连接,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连接在OP放大器和音响设备之间。解决带有左右声道的输出接口的影音类产品在上下电的瞬间,会因模拟电压的变化,被误判做信号源传递到音响设备,被音响设备再次放大,导致出现类似“PO”异响的问题。

A kind of sound system and its circuit which can prevent the abnormal sound of power on and power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及其电路
本技术涉及影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及其电路。
技术介绍
在音响系统中,chip芯片通过OP放大器与音响设备连接,带有左右声道的输出接口的影音类产品在上下电的瞬间,会因模拟电压的变化,被误判做信号源传递到音响设备,被音响设备再次放大,导致出现类似“PO”的异响,上下段瞬间出现的异响会影响人们的听音体验,也容易让人们认为音响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及其电路,解决带有左右声道的输出接口的影音类产品在上下电的瞬间,会因模拟电压的变化,被误判做信号源传递到音响设备,被音响设备再次放大,导致出现类似“PO”异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电路,包括上下电静音电路,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包括DAC转换器、电阻R260、电阻R261、电阻R262、电阻R263、电阻R264、电阻R265、电阻R266、电阻R31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容器C264;所述DAC转换器与电阻R260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2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3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19的一端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6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19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64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264的负极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4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5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266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6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左声道音频输出相连;所述电阻26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右声道音频输出相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还包括mute电路、电阻R257、电阻R258、电阻R259、三极管Q5和3V电源,所述mute电路与电阻R25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58的一端与电阻R25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25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3V电源与电阻R25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阻R25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5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259的另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5均为PMBS3906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为PMBT3904三极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容器C264为100μF,16V的电容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DA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5V。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系统,包括chip芯片、OP放大器和音响设备,还包括主电源和上述任意一项的上下电静音电路,所述主电源与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电连接,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连接在OP放大器和音响设备之间。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音响设备上还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槽内设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内设有弹簧腔和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口位于防尘板的外侧,所述滑槽的槽底与弹簧腔相连通,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连接块和限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腔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限位柱的一端相连,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穿出防尘板的侧壁并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内;所述防尘板的外侧设有拉杆,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从滑槽穿出并与拉杆相连;所述音响设备的一侧设有防尘槽,所述音响设备的播放口设置于防尘槽的槽底,所述防尘槽的槽壁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在OP放大器和音响设备之间接入上下电静音电路,可以在上下电的瞬间,阻断上下电瞬间带来的非正常信号冲击,从而避免异常信号传递至音响设备;2、上电瞬间,电容器C264经由电阻R262、电阻R319进行充电,因电容器C264电压无法突变,由时间常数计算大约需要1s才可让三极管Q1的基极达到4.3V,在这1s内三极管Q1会处于导通状态,将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拉为高电位,输出左右声道的信号会被拉到地,便没有信号输出,不会出现上电异响;3、在电容器C264充电饱和后将会维持高电位5V,此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不导通,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会因电阻R264的拉低而维持低电位,使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不导通,信号由系统提供,在正常工作时便不受该上下电静音电路影响;4、电容器C264在未放电完之前会维持高电位,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高,三极管Q2的基极下电至4.3v左右三极管Q2即会导通,从而拉高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基极,进而推动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打开,输出信号短暂接地,没有信号输出,直至C264放电至0.7V左右,三极管Q2关闭,便可使下电过程不会出现异响。5、在音响设备使用结束后,通过将防尘板从连接槽内取出,再将防尘板安装到防尘槽内,进而利用防尘板对播放口起到阻挡防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左右声道设计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下电静音电路的线路图。图3为本技术中音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尘板的剖视图。图中:1-连接槽,2-第一连接孔,3-防尘板,4-弹簧腔,5-滑槽,6-弹簧,7-连接块,8-限位柱,9-拉杆,10-防尘槽,11-播放口,12-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电路,该上下电静音电路包括DAC转换器、电阻R260、电阻R261、电阻R262、电阻R263、电阻R264、电阻R265、电阻R266、电阻R31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容器C264;DAC转换器与电阻R260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262的一端与电阻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电静音电路,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包括DAC转换器、电阻R260、电阻R261、电阻R262、电阻R263、电阻R264、电阻R265、电阻R266、电阻R31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容器C264;/n所述DAC转换器与电阻R260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2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3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n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19的一端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n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63的另一端相连;/n所述电阻R319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64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264的负极端接地;/n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4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5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266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n所述电阻R264的另一端接地;/n所述电阻R26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左声道音频输出相连;/n所述电阻26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右声道音频输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电静音电路,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包括DAC转换器、电阻R260、电阻R261、电阻R262、电阻R263、电阻R264、电阻R265、电阻R266、电阻R319、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容器C264;
所述DAC转换器与电阻R260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2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3的一端与电阻R260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19的一端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62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6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电阻R319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64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264的负极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26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4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65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266的一端与电阻R261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电阻R26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26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左声道音频输出相连;
所述电阻26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右声道音频输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上下电异响的音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静音电路还包括mute电路、电阻R257、电阻R258、电阻R259、三极管Q5和3V电源,所述mute电路与电阻R25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58的一端与电阻R25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25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3V电源与电阻R25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阻R25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