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20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包括盒体,盒体上端铰链连接有盖体,且盒体底端开设有进风口,盒体下端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盒体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垂直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与滑套,且滑套上螺栓连接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电性连接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收发器与盒体内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对电机与螺旋叶进行启闭控制;通过在垂直设置的导向杆上利用弹簧活动支撑支架,以便于活动安装安装座与罩体,不仅可为收发器提供缓冲支撑作用,也有助于调节盒体内的空间,从而便于冷热气流在盒体内的交替流动。

A computer optical trans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光纤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
技术介绍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下,对光纤接收器普遍采用外露安装使用,随着长时间的使用,由于落灰过多,对收发器本身内的精密器件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由于内部元件的长时间工作,难以避免因为元件老化导致自身机能损耗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散热性越来越差,大量的高温热量在收发器中长期积攒,极易导致内部电路元件短路烧毁,影响光纤收发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收发器应用时积聚高温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端铰链连接有盖体,且盒体底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盒体下端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所述盒体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与滑套,且滑套上螺栓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安装座与罩体,且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收发器,所述盒体侧壁中分别开设有光纤输出口与出风口,所述盖体中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优选地,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套设于导向杆下端,所述滑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端,且滑套与弹簧自由端相焊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与罩体均为网栅结构,且罩体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螺旋叶位于罩体正下方。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垂直开设于盒体底端,且光纤输出口与出风口水平开设于盒体两侧壁中。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收发器水平对应。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电性连接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工作的收发器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测,并通过控制器对连接有螺旋叶的电机进行启闭控制,加速盒体内外的气流交替运动,从而使由收发器产生的高温热气快速排出。2、本技术通过在盒体内垂直设置导向杆,在导向杆上利用弹簧活动支撑支架,以便于连接安装座与罩体,在为收发器提供具有缓冲支撑的安装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加盒体内的空间,为冷热气流在盒体内的流动提供足够空间,从而实现快速降温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电性连接的电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收发器与盒体内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对电机与螺旋叶进行启闭控制;通过在垂直设置的导向杆上利用弹簧活动支撑支架,以便于活动安装安装座与罩体,不仅可为收发器提供缓冲支撑作用,也有助于调节盒体内的空间,从而便于冷热气流在盒体内的交替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的盒体与盖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盖体、3进风口、4电机、5螺旋叶、6凹槽、7导向杆、8弹簧、9滑套、10支架、11安装座、12罩体、13收发器、14光纤输出口、15出风口、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包括盒体1,盒体1上端铰链连接有盖体2,具体参考说明附图3,且盒体1底端开设有进风口3,盒体1下端内固定设有电机4,电机4可选用产品型号为MR-E40A的微型电机,且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5,螺旋叶5在旋转过程中,可加速盒体1内的气体流动,有助于减小盒体1内的气压,从而便于低温冷气流的流入,盒体1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中垂直设有导向杆7,导向杆7上分别套设有弹簧8与滑套9,且滑套9上螺栓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安装座11与罩体12,且安装座11上固定安装有收发器13,盒体1侧壁中分别开设有光纤输出口14与出风口15,盖体2中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温度传感器16的产品型号为DA-02-CX;控制器的产品型号为TB02-serie。弹簧8一端固定套设于导向杆7下端,滑套9滑动套设于导向杆7上端,且滑套9与弹簧8自由端相焊接,安装座11与罩体12均为网栅结构,有助于低温冷气流的向上流动,且罩体12下端为开口结构,螺旋叶5位于罩体12正下方。进风口3垂直开设于盒体1底端,且光纤输出口14与出风口15水平开设于盒体1两侧壁中,便于光纤延伸至盒体1内与收发器13相连接,出风口15与收发器13水平对应。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17与电机4电性连接,可通过温度传感器16对盒体1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利用控制器17对连接有螺旋叶5的电机4进行控制。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收发器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热气,热气在盒体1内上升流动,温度传感器16对热气的温度进行测量,当达到预警温度阈值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向电机3传达开启命令,电机4输出轴带动螺旋叶5进行转动。螺旋叶5旋转带动盒体1内的气体流动,使得盒体1外的冷气流经进风口3进入盒体1内,冷气流对盒体1内的热气流进行冲击,以对热气流进行降温,同时使交替混合的冷热气流从出风口5向外排出。当出现对盒体1与收发器13产生冲击的外力时,收发器13对安装座11、支架10与罩体12进行挤压,支架10受力对滑套9进行挤压,滑套9以导向杆7为导向滑动,并对弹簧8进行挤压,在弹簧8的张力作用下,以为滑套9与支架10提供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支架10带动罩体12下移时,罩体12对螺旋叶5实现防护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端铰链连接有盖体(2),且盒体(1)底端开设有进风口(3),所述盒体(1)下端内固定设有电机(4),且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5),所述盒体(1)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中垂直设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上分别套设有弹簧(8)与滑套(9),且滑套(9)上螺栓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安装座(11)与罩体(12),且安装座(11)上固定安装有收发器(13),所述盒体(1)侧壁中分别开设有光纤输出口(14)与出风口(15),所述盖体(2)中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端铰链连接有盖体(2),且盒体(1)底端开设有进风口(3),所述盒体(1)下端内固定设有电机(4),且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5),所述盒体(1)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中垂直设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上分别套设有弹簧(8)与滑套(9),且滑套(9)上螺栓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安装座(11)与罩体(12),且安装座(11)上固定安装有收发器(13),所述盒体(1)侧壁中分别开设有光纤输出口(14)与出风口(15),所述盖体(2)中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套设于导向杆(7)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焕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华浩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