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172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包括辐射永磁环和铁粉基转子核,所述辐射永磁环和铁粉基转子核均呈一体式环形,所述辐射永磁环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电机的转子转动套设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所述一体化装置与转子的磁场气隙小于0.4mm。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铁粉基转子核可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方法直接压制并进行简单热处理,以及产品精度修正,精度高、效率高、简单且成本低廉。

An integrated device of rotor parts of radiation permanent magnetic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广泛应用,其中用于电机产品的环状永磁体也开始大幅度应用。目前电机转子主要部件由永磁体、转子铁芯等主要部件组成,但现有的永磁体和转子铁芯主要是用瓦形的磁钢和硅钢叠片组成。我们都知道永磁体加工成瓦片形状会造成材料因加工一致性、装配对称性等问题,由于磁钢一致性、粘胶一致性、基体同轴度等问题会导致装配间隙偏大,目前一般电机转子外圆和定子内圆之间磁场气隙都会预留0.8mm甚至更大气隙,转矩也因此会减小很多;另外,转子铁芯是目前硅钢片叠加在一起组成转子铁芯,但硅钢片开模加工昂贵且加工易变形且特殊形状如弧形等存在较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永磁体和转子铁芯分别用瓦形的磁钢和硅钢叠片组成,造成装配精度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包括辐射永磁环和铁粉基转子核,所述辐射永磁环和铁粉基转子核均呈一体式环形,所述辐射永磁环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电机的转子转动套设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所述一体化装置与转子的磁场气隙小于0.4mm。作为优选,所述辐射永磁环选用钕铁硼辐射永磁环。作为优选,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外圈喷涂有环氧层,所述环氧层的外圆跳动小于0.2mm。辐射永磁环的外圈进行表面喷涂环氧处理形成所述环氧层,实现辐射永磁环的防护。作为优选,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05mm,所述环氧层的外圆跳动小于0.1mm。进一步地,所述辐射永磁环的外径、内径和高度公差均小于0.1mm。进一步地,所述铁粉基转子核的外径、内径公差均小于0.05mm且密度大于6.5g/cm3。铁粉基转子核可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方法直接压制并进行简单热处理,以及产品精度修正,设计变更很方便,通过模具压制,成型时间很短,效率很高,简单精整后可以达到高速电机转子使用要求,简单且成本低廉,产品弧形设计可以通过模具实现。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铁粉基转子核可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方法直接压制并进行简单热处理,以及产品精度修正,设计变更很方便,通过模具压制,成型时间很短,效率很高,简单精整后可以达到高速电机转子使用要求,简单且成本低廉,产品弧形设计可以通过模具实现,而目前的硅钢片模具成本高,是粉末冶金铁芯成型模具的4倍以上,硅钢转子铁芯还存在毛刺且无法修整,也是导致转子与定子磁场气隙增大的一个原因,另外弧形设计及小倒角等精细化设计硅钢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后续精加工,导致材料浪费;本技术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因辐射永磁环和铁粉基转子核均呈一体式环形,便于后续精加工,同时针对组合后的一体化装置同轴度通过机加工进一步实现整体高精度,实现该一体化装置与电机转子的磁场气隙0.4mm以下的实际应用,有效增大永磁磁场效果,转矩输入增加;本技术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生产简单、效率高,实现批量化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的辐射永磁环的磁极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的铁粉基转子核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辐射永磁环,2、铁粉基转子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包括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所述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均呈一体式环形,所述辐射永磁环1选用钕铁硼辐射永磁环,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因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均呈一体式环形,便于后续精加工,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本实施例的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05mm,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径、内径和高度公差均小于0.1mm,所述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径、内径公差均小于0.05mm;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电机的转子转动套设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所述一体化装置与转子的磁场气隙小于0.4mm,相对同型号电机其转矩输入可超过5%以上增值;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圈喷涂有环氧层,所述环氧层的外圆跳动小于0.2mm,本实施例的所述环氧层的外圆跳动小于0.1mm,辐射永磁环1的外圈进行表面喷涂环氧处理形成所述环氧层,实现辐射永磁环1的防护;铁粉基转子核2可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方法直接压制并进行简单热处理,以及产品精度修正,设计变更很方便,通过模具压制,成型时间很短,效率很高,简单精整后可以达到高速电机转子使用要求,简单且成本低廉,产品弧形设计可以通过模具实现,即铁粉基转子核2可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技术制成,铁粉依次通过第一模具压制成型、烧结和第二模具精压制成所述铁粉基转子核2,保证铁粉基转子核2的尺寸精度,本实施例的所述铁粉基转子核2的密度大于6.5g/cm3。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现有粉末冶金方法在成型阶段对辐射永磁环1进行360度辐射取向,实现辐射永磁环1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再对辐射永磁环1进行烧结,形成辐射永磁环1的粗坯;再对辐射永磁环1进行内圆、外圆、高度加工,实现辐射永磁环1精度加工,即辐射永磁环1的外圆跳动小于0.05mm,辐射永磁环1的外径、内径和高度公差均小于0.1mm;铁粉依次通过第一模具压制成型、烧结和第二模具精压制成铁粉基转子核2,保证铁粉基转子核2的尺寸精度,即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径、内径公差均小于0.05mm,且铁粉基转子核2的密度大于6.5g/cm3;再将辐射永磁环1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再对该一体化装置的同轴度通过机加工进一步实现整体高精度加工;再对辐射永磁环1的外圈进行表面喷涂环氧处理形成环氧层,实现辐射永磁环1的防护,再对该一体化装置进行充磁,最终实现该一体化装置与电机转子的磁场气隙0.4mm以下的实际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所述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均呈一体式环形,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电机的转子转动套设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所述一体化装置与转子的磁场气隙小于0.4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所述辐射永磁环(1)和铁粉基转子核(2)均呈一体式环形,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N极和S极绕辐射永磁环(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外圆跳动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圆跳动均小于0.1mm,所述辐射永磁环(1)的内圈和铁粉基转子核(2)的外圈通过高耐温胶水固化粘接,形成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电机的转子转动套设在所述一体化装置上,所述一体化装置与转子的磁场气隙小于0.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永磁环转子部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永磁环(1)选用钕铁硼辐射永磁环。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超王军文周学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