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表充电结构
本技术属于充电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表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智能手表充电方式通常为磁吸对位充电,即智能手表的主机和充电座内部都需要设置磁铁来保证充电时智能手表和充电座不分离,但是此种充电方式经常出现充电时使用智能手表,充电座很容易脱离的情况,影响智能手表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充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磁吸对位充电容易导致智能手表与充电座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表充电结构,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包括: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所述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手表充电装置,包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所述座体外壳开设用于容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容置腔、供所述外接部穿过以使所述外接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通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限位结构件穿过的拨动通孔,所述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表充电结构,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包括:/n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所述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n手表充电装置,包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所述座体外壳开设用于容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容置腔、供所述外接部穿过以使所述外接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通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限位结构件穿过的拨动通孔,所述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所述限位状态,所述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座体外壳的拨动部,所述限位结构件在所述拨动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其中,所述限位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充电结构,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包括:
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所述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
手表充电装置,包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所述座体外壳开设用于容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容置腔、供所述外接部穿过以使所述外接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通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限位结构件穿过的拨动通孔,所述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所述限位状态,所述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座体外壳的拨动部,所述限位结构件在所述拨动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其中,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与所述外接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解除与所述外接部的卡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于其周侧开设限位卡槽;
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卡入所述限位卡槽,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抽离所述限位卡槽,以解除对所述外接部的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的自由端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与所述限位部抵触,且还能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迫使所述限位部避让所述外接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