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03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包括半圆形状的镜体,设置于镜体用于聚光的聚光单元,聚光单元依次包括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第一聚光区靠近于镜体平整面,第一聚光区设置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区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聚光片,第三聚光区设置有若干组第三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包括若干组的第一聚光部和位于两侧第一聚光部的第二聚光部,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和第三聚光片均设置有菲涅尔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透镜距离长而不适用于公寓型居家环境,采用了小范围的侦测限制,侦测范围在三米内,适用于国内公寓型态为主的智能门铃等,放置在室内或室外,减少长距离的误报,整体结构可靠性强。

A kind of lens for short distance based on Fresnel patte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
本技术涉及透镜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
技术介绍
菲涅尔人体红外线感应透镜是相机、摄像头等智能家居产品展现功能所必不可少的配件;其作用是收集外界人体散发出的红外光,然后把红外光聚焦至传感器表面,以让相机、摄像头等智能家居产品能够针对人体移动时所散发出的红外光的侦测,从而进行启动并捕捉影像。而如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上述产品的人体红外线探测要求越来越精准,精准度的提高意味着需要透镜能够获取更远、角度更大、范围更精准的红外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透镜,由于技术问题,一般距离都是大而且远,然而在国内以公寓型态为主的智慧门铃的应用上,过大过远的侦测距离反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从而让智慧门铃的性能跟不上人们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707242.8,公开了一种菲涅尔透镜,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设置有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从而能够收集更大角度范围的红外光;而第一聚光区设置有多个第一聚光片,则是用以收集更远处的红外光。但在实际使用中,透镜不适应在住宅密集度高的公寓型态内使用,尤其在范围内容易出现误报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透镜不适应使用的问题,采用了小范围的侦测限制,侦测范围在三米,适用于智能门铃等,放置在室内或室外,减少长距离的误报,整体结构可靠性强的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包括半圆形状的镜体,设置于镜体用于聚光的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依次包括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所述第一聚光区靠近于镜体平整面,所述第一聚光区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区位于第一聚光区下侧、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聚光片,所述第三聚光区位于第二聚光区下方,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三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片包括若干组的第一聚光部和位于两侧第一聚光部的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二聚光部对称设置于第一聚光部两侧,且第二聚光部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和第三聚光片均设置有菲涅尔纹。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体与聚光单元为一体成型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体边缘设置有边框,该边框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卡槽。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聚光区设置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两组所述第一聚光片为翼状对称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聚光部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一聚光部为横向阵列设置,所述第二聚光部对称设置于三组所述第一聚光部两侧。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聚光部尺寸大于第一聚光片和第二聚光片。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三聚光区设置有五组的第三聚光片,该五组的第三聚光片为均匀对称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聚光片宽度尺寸为18~20mm、高度尺寸为2.5~3.2mm;所述第一聚光部宽度尺寸为2.5~4.0mm、高度尺寸为10~12mm;所述第二聚光部宽度尺寸为13~15mm、高度尺寸为10~12mm;所述第三聚光片宽度尺寸为2.5~8.0mm、高度尺寸为4.0~5.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镜体,采用半圆形状的镜体设置,便于安装使用,有利于在近距离信号检测使用,实用可靠;在镜体上一体成型有聚光单元,通过聚光单元将人体红外光聚焦至传感器上,以对感应区域进行拓展,从而延长和拓展信号感应范围;具体是聚光单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通过由第一聚光区对上部实现信号拓展感应范围,通过第二聚光区对正前方和两侧进行信号的拓展,从而加强感应范围和效果,通过第三聚光区进而加强信号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加强感应效果和侦测范围;第一聚光区设置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采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聚光片能够保证收集的人体红外光更加均匀,从而加强侦测范围;第二聚光区设置有若干组的第二聚光片,具体是采用多组的第二聚光片实现大范围的侦测效果,从而加强信号收集的侦测范围,第三聚光区设置若干组的第三聚光片,其作用同样是为了拓展信号侦测范围;第二聚光片包括了第一聚光部和第二聚光部,具体是第二聚光部设置于第一聚光部两侧,并为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保证信号收集范围更加均匀,范围更大,可靠性更强;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和第三聚光片均设置有菲涅尔纹,菲涅尔尔纹是根据法国光物理学家FRESNEL专利技术的原理设计的,其可收集并聚焦远处的人体红外光至传感器上,以达到信号放大之功效。本技术中,解决了现有透镜不适应使用的问题,采用了小范围的侦测限制,侦测范围在三米,适用于智能门铃等,减少长距离的误报,整体结构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透镜100、镜体110、边框111、卡槽112、聚光单元120、第一聚光区130、第一聚光片131、第二聚光区140、第二聚光片141、第三聚光区150、第一聚光部142、第二聚光部143、第三聚光片1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100,包括半圆形状的镜体110,设置于镜体110用于聚光的聚光单元120,所述聚光单元120依次包括第一聚光区130、第二聚光区140和第三聚光区150,所述第一聚光区130靠近于镜体110的平面,所述第一聚光区130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131,所述第二聚光区140位于第一聚光区130下侧、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聚光片141,所述第三聚光区150位于第二聚光区140下方,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三聚光片151,所述第二聚光片141包括若干组的第一聚光部142和位于两侧第一聚光部142的第二聚光部143,所述第二聚光部143对称设置于第一聚光部142两侧,且第二聚光部143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部142,所述第一聚光片131、第二聚光片141和第三聚光片151均设置有菲涅尔纹。镜体110与聚光单元120为一体成型设置,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结构强度高,从而能够保证使用寿命。镜体110边缘设置有边框111,该边框111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卡槽112,设置边框111和卡槽112以便装配固定使用,从而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和侦测效果。第一聚光区130设置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131,两组所述第一聚光片131为翼状对称设置,采用翼状结构对称设计的第一聚光片131,有效限制信号的侦测范围,防止信号侦测范围过大出现误报现象。第一聚光部142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一聚光部142为横向阵列设置,所述第二聚光部143对称设置于三组所述第一聚光部142两侧,采用多组阵列结构针对正前方进行拓展侦测,通过第二聚光部143对两侧信号拓展,从而保证了整体侦测的范围和稳定性、可靠性。第二聚光部143尺寸大于第一聚光片131和第二聚光片141,将第二聚光部143尺寸设置为最大,可朝两侧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状的镜体,设置于镜体用于聚光的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依次包括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所述第一聚光区靠近于镜体平整面,所述第一聚光区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区位于第一聚光区下侧、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聚光片,所述第三聚光区位于第二聚光区下方,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三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片包括若干组的第一聚光部和位于两侧第一聚光部的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二聚光部对称设置于第一聚光部两侧,且第二聚光部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和第三聚光片均设置有菲涅尔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状的镜体,设置于镜体用于聚光的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依次包括第一聚光区、第二聚光区和第三聚光区,所述第一聚光区靠近于镜体平整面,所述第一聚光区设置至少两组对称的第一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区位于第一聚光区下侧、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二聚光片,所述第三聚光区位于第二聚光区下方,其设置有若干组第三聚光片,所述第二聚光片包括若干组的第一聚光部和位于两侧第一聚光部的第二聚光部,所述第二聚光部对称设置于第一聚光部两侧,且第二聚光部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片、第二聚光片和第三聚光片均设置有菲涅尔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与聚光单元为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边缘设置有边框,该边框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菲涅尔纹的近距离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光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宜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奕冠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