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电能表、测试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004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电能表、测试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表,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包括内置于电表壳体内的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上表面距离电表盖的距离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表40‑47mm,所述电流互感器下方设置导磁用铁板,所述电流互感器在铁板上的投影完全被铁板所包含。通过合理利用表内现有空间及导磁含。通过合理利用表内现有空间及导磁用铁板的设置,规避了铁壳影响抗直流互感器内部铁芯的弊端,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通用性能更好,制造成本更低。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current transformer, energy meter and the meter with the influence of test magnetic field on measurement e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电能表、测试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电能表电流互感器防磁的方法,一种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主要用于现场电能表在恒定磁场下的防窃电应用。
技术介绍
国内市场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招标的三相电能表,必须满足国网、南网三相技术规范(Q/GDW1827-2013、Q/CSG1209004-2015)对外部恒定磁场感应影响量的要求,条文明确:电能表通以参比电压、参比电流,将50mm*50mm*50mm表面磁场强度为300mT的磁铁分别放置在电能表正面、侧面、底面靠近计量采样单元的位置,在Ib(In)、功率因数为1的计量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2.0%。目前电能表大多采用表内电流互感器包裹铁壳,并结合互感器安装高度的匹配,实现对外部恒定磁场的衰减或屏蔽。但是这样的电流互感器元件生产成本高、制作复杂,同时元件体积增加,占用表内空间。对于抗直流互感器,外部铁壳因为是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会影响互感器内部直流铁芯、交流铁芯的磁场,进而影响互感器的直流分量和角差值,设计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的电能表。更进一步,本技术还提供了用于测试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表。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包括内置于电表壳体1内的电流互感器2,所述电流互感器2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3的距离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40-47mm,所述电流互感器2下方设置导磁用铁板4,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完全被铁板4所包含。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磁场强度越弱,因此,本技术利用距离对磁场的衰减,在已有的电能表结构设计空间中(参见标准Q/GDW1356-2013),电表壳体上下间距为85mm,设定电流互感器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的距离为40-47mm,该距离足以实现磁场的衰减。当电表表盖正面放置50mm*50mm*50mm表面磁场强度为300mT的磁铁时,电流互感器处的磁场强度为40mT,对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影响几乎为零,利用距离足够实现对磁场衰减,经济且实用。在已有的电能表结构设计空间中电能表壳体左右两侧间距为170mm。只需将所述电流互感器2左、右侧面到与之最近的电表壳体1的距离控制分别为27~55mm、27~55mm,足以通过距离实现磁场的衰减。但电流互感器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的距离为40-47mm时,其下表面与电表表底的距离并不足以实现对磁场衰减。因此,利用磁场中磁导率不同的两种介质,在其交界面上磁场会发生突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在距离不足的底部,利用铁板包裹电流互感器,并选择合适的铁板厚度和表面积,最终达到最佳的防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的各条边,到与之最近的铁板4的边缘的距离为15-30mm。作为优选,所述铁板4的厚度为1-4mm。进一步,对于电流互感器底部加铁板也无法达到满意的防磁效果时,可以通过增大铁板下表面与电表表底的距离,采用距离+铁板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距离先做一次衰减,衰减后的磁场再经过铁板导磁后就可以对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做到几乎为零。作为优选,所述铁板4下表面与电表表底5的距离为5~14mm。作为优选,所述电表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调整铁板4与电表表底5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一种电能表,包括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表,包括内置于电表壳体1内的电流互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2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3的距离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40-47mm,所述电流互感器2下方设置导磁用铁板4,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完全被铁板4所包含;所述电表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调整铁板4与电表表底5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或者用于调整电流互感器2与电表表底5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垂直于电表表底5布置的支撑板6,该支撑板6上设置有至少两层承载板7,两支撑板6上的承载板7相对设置,形成至少两层用于放置铁板4的支撑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焊接于电流互感器2的一次侧铜片上的至少两个连接件8,连接件8分层布置,通过不同的连接件8与电表电流端子座铜条焊接实现电流互感器2高度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铁板4的厚度为1-4mm。本技术的优点为:1、电流互感器无需铁壳包裹做屏蔽处理,规避了铁壳影响抗直流互感器内部铁芯的弊端,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通用性能更好。2、充分利用电表壳体内的距离做防磁设计,降低了制造成本。3、铁板的结构可以根据电表壳体内部空间灵活设计,铁板与电流互感器的空间位置固定相对自由,可以将恒定磁场衰减到做小,防磁屏蔽效果做到最佳。本技术防磁特性远优于现技术标准的产品方案,大大提升了现场工况条件下电能表对恒定磁场的防窃电能力。技术标准要求磁场强度300mT条件下,在Ib(In)、功率因数为1的计量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2.0%,本技术在磁场强度350mT条件下,Ib(In)、功率因数为1、甚至0.5L的计量误差改变量不超过0.01%。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关内置表型电能表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开关内置表型电能表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开关外置表型电能表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开关外置表型电能表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表壳体,2-电流互感器,3-电表表盖,4-铁板,5-电表表底,6-支撑板,7-承载板,8-连接件,9-一次侧铜片,10-电流端子座铜条,H-电流互感器上表面与电表表盖的距离,D-电流互感器下表面与电表表底的距离,L-电流互感器左表面与电表左侧的距离,R-电流互感器右表面与电表右侧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开关内置表型电表,包括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和电表壳体1,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为:电流互感器2内置于壳体1内,壳体1内部的上下距离为78.8mm,壳体厚度3mm,左右距离为162mm,前后距离为200mm,电流互感器2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3的距离H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46.8mm,电流互感器2下表面与电表表底5之间距离D为8mm,电流互感器2左右两侧与相邻的电表壳体1的距离L、R分别为32mm、37mm,电流互感器2前后两侧与相邻的电表壳体1的距离分别为183mm、49.4mm,左右两侧与前后两侧距离也足够实现磁场衰减;由于电流互感器2下表面距离不足以实现磁场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包括内置于电表壳体(1)内的电流互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2)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3)的距离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40-47mm,所述电流互感器(2)下方设置导磁用铁板(4),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完全被铁板(4)所包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用于改善恒定磁场对计量误差影响,包括内置于电表壳体(1)内的电流互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2)上表面距离电表表盖(3)的距离为能够实现磁场衰减的40-47mm,所述电流互感器(2)下方设置导磁用铁板(4),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完全被铁板(4)所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2)在铁板(4)上的投影的各条边,到与之最近的铁板(4)的边缘的距离为15-30mm;所述铁板(4)的厚度为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4)下表面与电表表底(5)的距离为5〜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2)左、右侧面到与之最近的电表壳体(1)的距离分别为27〜55mm、27〜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调整铁板(4)与电表表底(5)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装置。


6.一种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布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唐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