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89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体温计,包括壳体、红外测温装置、校准装置和主控板,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一容置腔体,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和电源装置,前壳体设置在容置腔体的一端,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设置在前壳体上,且与主控板与电源装置相连,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工作。本申请提供的红外体温计,能够通过预先测量环境温度以及判断测量位置,然后启动红外测温装置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infrared therm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体温计
本技术涉及温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体温计。
技术介绍
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对外辐射出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红外探测设备将红外辐射的波长、强度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成像装置将电信号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处理后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从而实现远距离目标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这就是红外热成像测温的基本原理。该项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工业探伤、炉温监测、军事等领域。2003年SARS流行期间,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人群体表温度监测。由于该方法具有自动、快速、非接触、自动报警、自动跟踪发热者等优点,从而受到边境口岸、车站码头等场所相关管理部门的欢迎,在SARS、甲型流感等传染病防控期间,对发热病人筛检起到了关键作用。红外体温监测系统的理论依据是,通过体表温度的监测,反应被监测个体的体温高低,从中筛检出体温升高、发烧等个体。通过实践发现,在对人体进行温度测量时,尤其是采用红外体温计进行测量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和测温位置,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体温计,能够通过预先测量环境温度以及判断测量位置,然后启动红外测温装置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体温计,包括壳体、红外测温装置、校准装置和主控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和电源装置,所述前壳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的一端,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且与所述主控板与电源装置相连,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工作。作为优选,所述前壳体上开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并列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三个通孔内分别固定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固定在中部通孔上,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在两侧的通孔内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的下端,包括电池、电源仓和盖板,所述电源仓的两端设有固定结构,将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源仓内,所述盖板扣合在电源仓上,形成封闭式腔体。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开有多个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容纳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相连。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长条形的微弧形结构,所述壳体的长度为8-14cm。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配重块和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配重块放置在卡槽内,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与电池的质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红外体温计,首先利用扫描传感器针对待测量位置进行事先扫描(主要对额头部位进行扫描),扫描传感器判断待测量区域面积不小于4平方厘米,且表面平整,判断该位置为人体额头部位,然后启动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当环境温度高于37摄氏度时,发出预警且不进行工作,当低于37摄氏度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温度测量,通过显示屏予以显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壳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壳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壳体4、配重块5、主控板6、显示屏7、控制按键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前壳体21、红外测温装置22、扫描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31、电源仓32、电池33、盖板111、显示屏孔112、按键孔13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体温计,包括壳体1、红外测温装置21、校准装置和主控板5,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前壳体13,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形成一容置腔体,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5和电源装置,前壳体13设置在容置腔体的一端,红外测温装置21和校准装置设置在前壳体13上,且与主控板5与电源装置相连,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22和温度传感器23,扫描传感器22和温度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红外测温装置21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5,主控板5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21进行工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红外测温装置旁设立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从而对测量位置和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具体的是,为了确保在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时,测量的是人体额头部位的温度,特别设置扫描传感器,使用扫描传感器进行事先的扫描,确定测量区域不少于4平方厘米,在同一个平面上的长宽均为2cm的正方形区域,高度差值不超过5mm,即确定该位置为额头位置,从而确保了测量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为了避免环境温度对人体造成影响,特别设置温度检测器,当环境温度过高时,超过正常人体温度时,判断无法准确得知人体温度信息,从而发出警告,通过这两个方面,保证了使用红外体温计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实现上述目的,前壳体13上开有三个通孔131,三个通孔并列设置在前壳体13上,三个通孔内分别固定红外测温装置21和校准装置,红外测温装置21固定在中部通孔上,扫描传感器22和温度传感器23分别在两侧的通孔内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设置在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这样和红外测温装置处于完全相同的环境,且测量的方向也完全相同,这样就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电源装置设置在主控板5的下端,包括电池32、电源仓31和盖板33,电源仓31的两端设有固定结构,将电池32固定在电源仓31内,盖板33扣合在电源仓31上,形成封闭式腔体;上壳体11上开有多个容置孔,包括显示屏孔111和按键孔112,容置孔内容纳显示屏6和控制按键7,显示屏6和控制按键7均与主控板5电性相连。壳体1为长条形的微弧形结构,壳体的长度为8-14cm;壳体1的一侧设有配重块4和卡槽,卡槽位于下壳体12上,配重块4放置在卡槽内,配重块4的质量与电池32的质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整个壳体的长度较长,这样会更方便握持,但是主要元部件集中在壳体的前端,尤其是电池,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前端就较重,形成下坠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壳体的后端设置配重块,配重块的质量与电池的质量相同,这样就增加了后端的质量,当握持在手上进行使用时,体温计的前后端会有一个微妙的平衡,有效减少了下坠力,握持更加舒适。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设置有校准装置,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2)特别设置配重块,保证前后端的平衡,握持更加舒适。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红外测温装置、校准装置和主控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和电源装置,所述前壳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的一端,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且与所述主控板与电源装置相连,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红外测温装置、校准装置和主控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和电源装置,所述前壳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的一端,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且与所述主控板与电源装置相连,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上开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并列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三个通孔内分别固定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固定在中部通孔上,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在两侧的通孔内进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