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宝余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70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炉体燃烧室内下方设置有炉箅;所述燃烧室包括主燃烧室、副燃烧室,所述炉箅设置于主燃烧室内下方,所述副燃烧室设置于主燃烧室上方,所述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所述副燃烧室连接有导烟箱,所述导烟箱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穿过炉体的上盖至外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玻璃各种废料以及其他燃烧容易产生特别大烟雾的废旧可燃垃圾燃烧危害社会、污染环境的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实现了既省钱、又节能,使得可燃物质充分燃烧,达到了无烟、无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人们取暖所用,美化环境、利国利民。

A multifunctional incinerator fo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
本技术属于焚烧设备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特别是针对会产生烟雾极大的可燃物的焚烧。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多种污染,其中目前最为严重的污染就是空气污染,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特殊空气污染直接危害每个人身心健康,空气污染的污染来源之一废弃可燃物的燃烧产生的烟雾,特别是玻璃钢及各种可燃废料;有新的政策推出,一律不准掩埋;玻璃钢废料燃烧烟雾还特殊大、燃烧困难相当大;目前,亟需研制出一种对于处理玻璃钢及各种可燃废料燃烧具有燃烧无烟无味、燃烧效率极高等优点的多功能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现实情况,在热风炉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燃烧效率极高、无烟、无味、节能的多功能焚烧取暖炉;本技术解决了玻璃钢废料以及其他燃烧容易产生特别大烟雾的废旧可燃垃圾燃烧危害社会、污染环境的问题;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实现了既省钱、又节能,使得可燃物质充分燃烧,达到了无烟、无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人们取暖所用,美化环境、利国利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的炉体燃烧室内下方设置有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包括主燃烧室、副燃烧室,所述的炉箅设置于主燃烧室内下方,所述的副燃烧室设置于主燃烧室上方,所述的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的副燃烧室连接有导烟箱,所述的导烟箱连接有烟囱,所述的烟囱穿过炉体的上盖至外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鼓风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炉体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所述的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均分别与炉体内的主燃烧室连通,所述的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炉体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扒灰口设置于对应主燃烧室内炉箅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副燃烧室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堆砌组成,所述的耐火水泥块上设置有多个通烟孔,所述的耐火水泥块呈圆柱型;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堆砌组成的副燃烧室一端与主燃烧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烟箱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或者所述的副燃烧室由呈倒U型的耐火水泥套构成,呈倒U型的耐火水泥套的一侧为长套筒、另一侧为短套筒,呈倒U型耐火水泥套的短套筒一侧与主燃烧室相连通,呈倒U型耐火水泥套的长套筒一侧与导烟箱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副燃烧室、主燃烧室的室壁上均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风眼;通过所设置的均匀排布的风眼,可以使外界空气很好地进入主燃烧室、副燃烧室内,从而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烟箱包括上导烟箱、下导烟箱,上导烟箱、下导烟箱之间通过导烟管相连通;上导烟箱与烟囱相连通,下导烟箱与副燃烧室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侧壁下方设置有与下导烟箱对应连通的透灰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烟囱上安装有引风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的侧壁与鼓风机相连处设置有卡盘,通过所述的卡盘固定安装鼓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其燃烧效率极高、无烟、无味、节能,解决了除玻璃钢废料之外的其他废旧可燃垃圾燃烧危害社会、污染环境的问题;使用本技术的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实现了既省钱、又节能,使得可燃物质充分燃烧,达到了无烟、无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人们取暖所用,美化环境、利国利民。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的副燃烧室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的耐火水泥块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的耐火水泥块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的耐火水泥块的又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为炉体、2为上盖、3为主燃烧室、4为副燃烧室、5为热风出口、6为添料口、7为扒碴口、8为扒灰口、9为下导烟箱、10为导烟管、11为上导烟箱、12为烟囱、13为透灰门、14为炉箅、15为卡盘、16为风眼、17为耐火水泥块、18为通烟孔、19为引风机、20为鼓风机、21为耐火水泥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包括炉体1,所述的炉体1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的炉体1燃烧室内下方设置有炉箅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包括主燃烧室3、副燃烧室4,所述的炉箅14设置于主燃烧室3内下方,所述的副燃烧室4设置于主燃烧室3上方,所述的主燃烧室3与副燃烧室4相连通;所述的副燃烧室4连接有导烟箱,所述的导烟箱连接有烟囱12,所述的烟囱12穿过炉体1的上盖2至外部;所述炉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出口5、鼓风机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炉体1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添料口6、扒碴口7、扒灰口8,所述的添料口6、扒碴口7、扒灰口8均分别与炉体1内的主燃烧室3连通,所述的添料口6、扒碴口7、扒灰口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炉体1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扒灰口8设置于对应主燃烧室3内炉箅14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副燃烧室4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17堆砌组成,所述的耐火水泥块17上设置有多个通烟孔18,所述的耐火水泥块17呈圆柱型;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17堆砌组成的副燃烧室4一端与主燃烧室3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烟箱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或者所述的副燃烧室4由呈倒U型的耐火水泥套21构成,呈倒U型的耐火水泥套21的一侧为长套筒、另一侧为短套筒,如图2所示;呈倒U型耐火水泥套21的短套筒一侧与主燃烧室3相连通,呈倒U型耐火水泥套21的长套筒一侧与导烟箱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副燃烧室4、主燃烧室3的室壁上均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风眼16;通过所设置的均匀排布的风眼16,可以使外界空气很好地进入主燃烧室3、副燃烧室4内,从而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烟箱包括上导烟箱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的炉体燃烧室内下方设置有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包括主燃烧室、副燃烧室,所述的炉箅设置于主燃烧室内下方,所述的副燃烧室设置于主燃烧室上方,所述的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的副燃烧室连接有导烟箱,所述的导烟箱连接有烟囱,所述的烟囱穿过炉体的上盖至外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鼓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的炉体燃烧室内下方设置有炉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包括主燃烧室、副燃烧室,所述的炉箅设置于主燃烧室内下方,所述的副燃烧室设置于主燃烧室上方,所述的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的副燃烧室连接有导烟箱,所述的导烟箱连接有烟囱,所述的烟囱穿过炉体的上盖至外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所述的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均分别与炉体内的主燃烧室连通,所述的添料口、扒碴口、扒灰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炉体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扒灰口设置于对应主燃烧室内炉箅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焚烧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燃烧室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堆砌组成,所述的耐火水泥块上设置有多个通烟孔,所述的耐火水泥块呈圆柱型;由多个依次排列的耐火水泥块堆砌组成的副燃烧室一端与主燃烧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导烟箱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余
申请(专利权)人:陈宝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