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及其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63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38
一种支撑机构及其理线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含关节装置、枢接于所述关节装置的悬臂装置,及理线装置。所述悬臂装置包括凹部。所述理线装置埋设在所述凹部,并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侧壁、连接于所述侧壁的槽壁,及由其中一侧壁的方向朝另一侧壁的方向延伸的挡止部。所述槽壁与所述侧壁界定出开口朝向一侧而连通外界的理线槽。所述理线槽适用于供线材通过,使所述线材受阻于所述挡止部而不会掉落。借此,以埋设在所述凹部内的理线槽,使线材以贴近于所述悬臂装置的路径延伸,不但能够达到整理线材的目的,且能提升整体的美观性。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wire arrang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机构及其理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收纳线材的支撑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及其理线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图2,一种支撑机构1,主要用于支撑一个电子装置2(如荧幕),所述电子装置2包括连接电源的一条线材21。所述支撑机构1包含可任意改变角度位置的一个悬臂11,及安装在所述悬臂11上且外露于所述悬臂11的一个挂钩12。所述挂钩12用于勾挂所述线材21,使所述线材21不会垂落在电子装置2的下方。惟,前述挂钩12虽然可以达到理线的目的,却仍有以下缺点:1、由于所述挂钩12外露于所述悬臂11且连接在悬臂11的平坦的外表面,及所述挂钩12与所述悬臂11间的缝隙大小要足以容纳线材,因此,当要收纳越多线材21时,所述挂钩12与所述悬臂11间距就要愈大,使所勾挂的线材21与所述悬臂11间所形成间距也就愈大,造成所述挂钩12突出于所述悬臂装置间距也会愈大,此外,所述线材21还会因为延伸距离及本身重量,而有垂落的状况,容易与邻近的其它物件互相干扰。2、因为所述线材21仅抵靠所述挂钩12,使得前述线材21在未被所述挂钩12支撑的部分垂落,在视觉美感上较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整理线材,及提升美观性的支撑机构及其理线装置。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包含关节装置、悬臂装置,及理线装置。所述关节装置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关节座。所述悬臂装置枢接在所述关节座间,并包括界定出通道的内表面,及由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凹部。所述理线装置埋设在所述凹部,并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侧壁、连接于所述侧壁的槽壁,及挡止部,所述槽壁与所述侧壁界定出开口朝向一侧而连通外界的理线槽,所述挡止部由其中一侧壁的方向朝另一侧壁的方向延伸。借此,适用于供线材通过所述理线槽,且受阻于所述挡止部。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的理线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含关节装置,及枢接于所述关节装置的悬臂装置,所述悬臂装置包括凹部,所述理线装置包含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侧壁、槽壁,及挡止部。所述槽壁连接于所述侧壁且与所述侧壁埋设在所述凹部,所述槽壁与所述侧壁界定出开口朝向一侧而连通外界的理线槽。所述挡止部由其中一侧壁的方向朝另一侧壁的方向延伸。借此,适用于供线材通过所述理线槽,且受阻于所述挡止部。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槽壁具有平面,及连接于所述平面的两个倾斜面,每一个倾斜面与所述平面呈一个夹角,所述夹角小于180度。本技术的支撑机构,还包含穿置在所述悬臂装置的通道的伸缩装置,所述理线装置的槽壁的平面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隔一个间距,使所述理线装置不接触所述伸缩装置。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理线装置的每一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卡扣组,所述至少一个卡扣组具有呈U形的沟槽,及界定在所述沟槽间且可挠动的卡扣,所述卡扣具有抵靠在所述悬臂装置的内表面的抵靠面,及与所述抵靠面呈一个夹角的导斜面,所述夹角小于90度。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理线装置的每一侧壁具有两个卡扣组。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理线装置还包括环绕所述开口的抵靠缘,所述抵靠缘抵靠于所述悬臂装置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挡止部连接于所述抵靠缘。本技术的支撑机构,所述理线装置的槽壁具有邻近两端且相对于所述抵靠缘的至少两个凸肋,所述凸肋抵靠于所述悬臂装置的凹部。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所述槽壁具有平面,及连接于所述平面的两个倾斜面,每一个倾斜面与所述平面呈一个夹角,所述夹角小于180度。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所述支撑机构还包含穿置在所述悬臂装置的伸缩装置,所述槽壁的平面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隔一个间距。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每一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卡扣组,所述至少一个卡扣组具有呈U形的沟槽,及界定在所述沟槽间且可挠动的卡扣,所述卡扣具有抵靠在所述悬臂装置的抵靠面,及与所述抵靠面呈一个夹角的导斜面,所述夹角小于90度。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每一侧壁具有两个卡扣组。本技术的理线装置,还包含环绕所述理线槽的开口的抵靠缘,所述抵靠缘抵靠在所述悬臂装置的外表面。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所述挡止部连接于所述抵靠缘。本技术的理线装置,所述槽壁具有邻近两端且与所述抵靠缘相隔一个间距的至少两个凸肋,所述凸肋抵靠于所述悬臂装置的凹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埋设于所述凹部的理线槽适用于供所述线材通过,使所述线材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并以贴近所述悬臂装置的路径延伸,而不会与邻近的其它物件互相干扰,达到整理线材与提升视觉美观的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说明现有的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局部放大侧视图,说明所述现有的支撑机构的一个挂钩与多条线材;图3是侧视示意图,说明安装有电子装置的本技术支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图4是部分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悬臂装置与一个理线装置;图5是部分的立体图,说明所述理线装置结合于所述悬臂装置;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图7是沿图5中Ⅶ-Ⅶ线所撷取的剖视图;图8是部分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个活塞杆位于第一位置;图9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但所述活塞杆位于第二位置;及图10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但所述理线装置供多条线材穿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支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支撑一个电子装置6,所述电子装置6包括多条线材61(如图9)。所述支撑机构包含一个关节装置2、一个悬臂装置3、一个伸缩装置4及一个理线装置5。所述关节装置2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关节座21、22,及一个连接所述关节座22且适用于支撑一个电子装置6的支撑座23。所述悬臂装置3枢接在所述关节座21、22间,并包括界定出一个通道30的一个内表面31,及由一个外表面32朝所述内表面31延伸的一个凹部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33是连通于所述通道30的一个开口。参阅图8与图9,所述伸缩装置4穿置在所述悬臂装置3的通道30内,并包括一个油压缸41,及相对所述油压缸41伸缩位移的一个活塞杆42。所述油压缸41枢接于所述悬臂装置3。所述活塞杆42枢接于所述关节座21。所述活塞杆42会相对于所述油压缸41在一个第一位置(如图8)与一个第二位置(如图9)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杆42穿出所述油压缸41的长度最长,且所述关节座22高于所述关节座21,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杆42穿出所述油压缸41的长度最短,且所述关节座22低于所述关节座21。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伸缩装置4与所述关节装置2、所述悬臂装置3间的动作与连接关系等的技术,已公开于先前技术中,且非本案申请的技术特征,由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以上说明可以推知扩充细节,因此不多加说明。参阅图5、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机构,包含:/n关节装置,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关节座;/n悬臂装置,枢接在所述关节座间,并包括界定出通道的内表面,及由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凹部;/n其特征在于:/n理线装置,埋设在所述凹部,并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侧壁、连接于所述侧壁的槽壁,及挡止部,所述槽壁与所述侧壁界定出开口朝向一侧而连通外界的理线槽,所述挡止部由其中一侧壁的方向朝另一侧壁的方向延伸;/n借此,适用于供线材通过所述理线槽,且受阻于所述挡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1 TW 1072114631.一种支撑机构,包含:
关节装置,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关节座;
悬臂装置,枢接在所述关节座间,并包括界定出通道的内表面,及由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凹部;
其特征在于:
理线装置,埋设在所述凹部,并包括相隔一个间距的两个侧壁、连接于所述侧壁的槽壁,及挡止部,所述槽壁与所述侧壁界定出开口朝向一侧而连通外界的理线槽,所述挡止部由其中一侧壁的方向朝另一侧壁的方向延伸;
借此,适用于供线材通过所述理线槽,且受阻于所述挡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具有平面,及连接于所述平面的两个倾斜面,每一个倾斜面与所述平面呈一个夹角,所述夹角小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穿置在所述悬臂装置的通道的伸缩装置,所述理线装置的槽壁的平面与所述伸缩装置相隔一个间距,使所述理线装置不接触所述伸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装置的每一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卡扣组,所述至少一个卡扣组具有呈U形的沟槽,及界定在所述沟槽间且可挠动的卡扣,所述卡扣具有抵靠在所述悬臂装置的内表面的抵靠面,及与所述抵靠面呈一个夹角的导斜面,所述夹角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装置的每一侧壁具有两个卡扣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装置还包括环绕所述开口的抵靠缘,所述抵靠缘抵靠于所述悬臂装置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连接于所述抵靠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装置的槽壁具有邻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钦瑞
申请(专利权)人: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