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8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属于管道工程技术领域。管托结构包括管托本体,管托本体端面用于与保温层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倾斜面。保温连接结构包括管托结构、保温层和粘结填充体,保温层用于包裹在管道外部,且用于与管托本体端面连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粘结填充体设在保温层和管托本体之间,用于将二者粘结。保温管路包括管道和设于管道上的管托结构和/或保温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温层收缩时,能使得管托本体与保温层不易被完全拉开,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连接效果,对内部的管道形成较好的保温,避免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便于维护人员发现和维护。

Pipe support structure, insul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insulation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
本技术属于管道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
技术介绍
管托是管道与支撑管道的钢结构或混凝土支架之间的连接件,起支撑(托)管道作用,是支架的一种形式。对于一些具有保温要求的管路,保温管托是其中的保温中的一个基本部件,保温管托通常是木质结构,或是以异氰酸盐与聚醚为主料,再加上发泡剂、触媒和防火剂,经高速搅拌混合反应生成的具有塑胶、橡胶和软木特性的发泡聚合体。这种发泡聚合体是由成千上万极微小均匀的独立细胞组成的立体蜂窝式的结构,具有密度高、热传导率低、吸水率低等特点。除了保温管托外,保温管路外侧还需要包裹保温层,保温层一般以保温棉为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在管路安装时保温层与保温管托侧部的端面紧密粘接,以确保保温管路的严密性。但是,由于保温管托和保温层胀缩系数不同,而且保温棉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收缩,导致保温管托和保温层的连接处被拉开,使管道露出,使管路的保温性能下降,进而导致该处有大量凝结水产生,既容易导致管道腐蚀,又会加剧管路的失温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保温棉收缩而导致的保温管托和保温层的连接处容易被拉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托结构,包括管托本体,管托本体端面用于与保温层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倾斜面。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第一倾斜面为锥面,锥面与锥面的轴线的夹角为51°-77°,锥面的径向投影长度为35-65mm,锥面轴向投影长度为15-45mm。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锥面上设有若干同心设置的环状凹槽结构,环状凹槽结构的圆心位于锥面的轴线上。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环状凹槽结构靠近锥面外边缘的侧壁的倾斜度大于远离锥面外边缘的侧壁的倾斜度。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相邻的环状凹槽结构之间设有若干凸起。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凸起顶端设有尖钉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尖钉结构上设有倒钩。进一步地,前述的管托结构中,环状凹槽结构内设有若干凹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管托结构、保温层和粘结填充体,保温层用于包裹在管道外部,且用于与管托本体端面连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粘结填充体设在保温层和管托本体之间,用于将保温层和管托本体粘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管路,包括管道和设于管道上的管托结构和/或保温连接结构。本技术提供的管托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管托本体端面设有第一倾斜面,在进行管托本体端面与保温层连接时,可以强行压迫保温层的连接端面,使其与第一倾斜面形状相配合,形成保温层由外向内逐渐松弛的状态,当保温层收缩时,靠近第一倾斜面外边缘的连接处被拉开,但是靠近第一倾斜面内边缘的连接处仍处于松弛状态,未受到足够大的拉力,仍保持着良好的连接状态,使得管托本体与保温层不易被完全拉开,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连接效果,对内部的管道形成较好的保温,避免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管托本体与保温层的连接处是逐渐被拉开的,外部的连接处被拉开至内部的连接处被拉开这一过程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为维护提供了较长的缓冲时间,而且内部的连接处被拉开时,外部的连接处已经形成较大的开口,很容易被维护人员发现。本技术提供的保温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管托本体的第一倾斜面和保温层的第二倾斜面形成的不同的角度,使得当保温层收缩时,靠近第一倾斜面外边缘的连接处被拉开,但是靠近第一倾斜面内边缘的连接处仍处于松弛状态,未受到足够大的拉力,仍保持着良好的连接状态,使得管托本体与保温层不易被完全拉开,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连接效果,对内部的管道形成较好的保温,避免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便于维护人员发现和维护。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管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当保温层收缩时,使得管托本体与保温层不易被完全拉开,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连接效果,对内部的管道形成较好的保温,避免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便于维护人员发现和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管路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省略部分剖面线;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管路的管托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管路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管路的与图2同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剖面线。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管托本体;11-第一倾斜面;12-环状凹槽结构;13-凸起;14-尖钉结构;15-倒钩;16-凹孔;20-保温层;21-第二倾斜面;30-粘结填充体;40-管道;50-管托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托结构、保温连接结构及保温管路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管托结构包括管托本体10,管托本体10端面用于与保温层20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倾斜面11。由于现有技术中保温管托的端面是与轴线垂直的面,一旦保温层收缩,保温管托与保温层的连接处就会被拉开,使管道露出。而本技术提供的管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管托本体10端面设有第一倾斜面11,在进行管托本体10端面与保温层20连接时,可以强行压迫保温层20的连接端面,使其与第一倾斜面11形状相配合,形成保温层20由外向内逐渐松弛的状态,当保温层20收缩时,靠近第一倾斜面11外边缘的连接处被拉开,但是靠近第一倾斜面11内边缘的连接处仍处于松弛状态,未受到足够大的拉力,仍保持着良好的连接状态,使得管托本体10与保温层20不易被完全拉开,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温连接效果,对内部的管道40形成较好的保温,避免凝水现象的发生;同时管托本体10与保温层20的连接处是逐渐被拉开的,外部的连接处被拉开至内部的连接处被拉开这一过程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为维护提供了较长的缓冲时间,而且内部的连接处被拉开时,外部的连接处已经形成较大的开口,很容易被维护人员发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管托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倾斜面11为锥面,锥面与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托本体,所述管托本体端面用于与保温层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管托本体端面连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托本体,所述管托本体端面用于与保温层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管托本体端面连接的部位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为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锥面的轴线的夹角为51°-77°,所述锥面的径向投影长度为35-65mm,所述锥面轴向投影长度为15-4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上设有若干同心设置的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圆心位于所述锥面的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槽结构靠近所述锥面外边缘的侧壁的倾斜度大于远离所述锥面外边缘的侧壁的倾斜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初樊小林卢宝国陈静岗崔玉岭曾宪安董学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