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24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的风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开启风门阻力大致使单人无法打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具有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平行设置于巷道内的两个风门,每一个风门均包括两个门扇、联动杆组件,所述联动杆组件设置于两个门扇的顶部;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滚珠丝杠幅、电机、拉杆以及传感器;所述滚珠丝杠幅安装在巷道内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杠幅的丝杠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幅的螺母与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任一所述门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的风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
技术介绍
现阶段,煤矿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显得突出,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等灾害时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是灾害发生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向采区侵入和蔓延,导致采区内的人员中毒和窒息死亡。如何保证灾害发生时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将有毒有害气体限制在局部区域,防止其继续蔓延与扩散,或将有毒有害气体导入通风系统总回风巷,需要一个基础设施就是风门。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煤矿井下采用的传统风门需要人工推启,现有风门结构包括两个门扇2、联动杆组件3、钢丝16、定滑轮18以及配重块17;联动杆组件3安装在两个门扇2的顶部,钢丝绳16一端与所述联动杆组件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安装配重块17;在配重块17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两个门扇2处于关闭状态;当人、设备或者车需要通过风门时,人工推其中一个扇门2,由于推力克服了配重块17的自身重力,在联动杆组件3的带动下,两个门扇2异向同步开启,人、设备或车通过后,卸掉推力,这时由于配重块17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平行设置于巷道内的两个风门,每一个风门均包括两个门扇(2)和联动杆组件(3),所述联动杆组件(3)设置于两个门扇(2)的顶部;/n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n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滚珠丝杠幅、电机(8)、拉杆(4)以及传感器(10);/n所述滚珠丝杠幅安装在巷道内壁上;/n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杠幅的丝杠(5)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幅的螺母(6)与所述拉杆(4)的一端铰接,拉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组件(3)的一端铰接;/n所述传感器(10)安装在任一所述门扇(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平行设置于巷道内的两个风门,每一个风门均包括两个门扇(2)和联动杆组件(3),所述联动杆组件(3)设置于两个门扇(2)的顶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滚珠丝杠幅、电机(8)、拉杆(4)以及传感器(10);
所述滚珠丝杠幅安装在巷道内壁上;
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杠幅的丝杠(5)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幅的螺母(6)与所述拉杆(4)的一端铰接,拉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杆组件(3)的一端铰接;
所述传感器(10)安装在任一所述门扇(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0)安装高度为距地面40cm至16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幅安装高度与所述联动杆组件(3)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为步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机(8)与滚珠丝杠幅中的丝杠(5)之间的减速器(7)。


6.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自动风门,包括平行设置于巷道内的两个风门;每一个风门均包括两个门扇(2),联动杆组件(3)所述联动杆组件(3)设置于两个门扇(2)的顶部;
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马王军种德雨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汇森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