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28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框,位于配重框两侧的导向架,所述配重框和导向架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在靠近导向机构部位的配重框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钢丝绳的上端通过滑轮组与台体钢架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双接索扣与配重框连接。既保证了配重框升降重心稳定,又能够在双接索扣上、下两头实现现场操作连接,减少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强度,通用性强,定位坚固方便,可直接应用于无法直接吊起的配重箱等物体,满足较大升降高度的舞台要求。

Child and mother lifting stage counterweigh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升降舞台技术,尤其是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文艺演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演舞台作为演出配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演出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现有多数表演舞台为了演出效果带有升降功能,其中部分产品配备配重系统。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953208A,设计的一种小型舞台升降台的配重装置,包含一工字钢制成的配重横梁,配重横梁上设有由方形的配重板组成的配重板阵列,配重板的中心设有一方形的固定通孔,配重横梁贯穿固定通孔,配重横梁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凸块,限位凸块上设有一对横向设置的锁止螺钉和一纵向设置的调节螺钉。这种利用工字钢制成的配重横梁和配重横梁上的配重板阵列,适用于小型舞台升降台的配置,对于较大型的升降舞台尤其是具有双层子母升降舞台有着较大的升降高度,也需要有较大的专用配重区域,为了节省配重块成本,配重块也会采用钢制框内加装废石料或混凝土或自制混石砖等,而这种钢制框因必须进行导向,因结构较死板,钢丝绳也无法直接进行连接,使得配重系统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稳定、上下两端皆均可拆卸,安装方便,通用于无法直接吊起的配重箱等物件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框,位于配重框两侧的导向架,所述配重框和导向架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在靠近导向机构部位的配重框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钢丝绳的上端通过滑轮组与台体钢架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双接索扣与配重框连接。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框为长方体结构,双接索扣包括U形框,U形框中横穿一支钢丝绳固定销,U形框下方连接有直拉螺杆,直拉螺杆上设有上位螺母和下位螺母。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导向架上的立轨,以及固定在配重框上与立轨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外径轮冠上设有导向槽。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直拉螺杆穿装在U形框下端,且在U形框下面的直拉螺杆上设有与直拉螺杆连为一体的防旋螺母。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框对称布置在升降舞台台体钢架长度方向的两边。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架与升降舞台基坑壁固定。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框外部设有可拆卸式防护网。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在基坑中位于配重框底部位置设有缓冲装置。前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上设有钢丝绳限位槽。本技术方案设计长方形配重框,分布在台体钢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台体钢架保持一定距离,方便中间设置演员通道。在配重框侧位布置导向架,通过导向机构对配重框上下升降过程中进行限位。在靠近导向机构部位的配重框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以保证整个配重框升降平衡,钢丝绳一端通过滑轮组与台体钢架连接,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配置,满足舞台基坑、周围空间的暗道设置;由于配重框特殊结构,钢丝绳是无法直接与其连接的,本装置通过双接索扣作为通用性连接机构,不仅保证配重框提升点位于配重框中心,而且双接索扣能够上、下两头都能现场进行操作连接。进一步,双接索扣以一个U形框为连接主体,上部横穿一支钢丝绳固定销,固定销上有限位槽,对捆扎钢丝绳进行定位,防止钢丝绳串动;U形框下方通过简单的一支直拉螺杆及多螺母配置实现快速连接,包括用于锁紧防止松动的上位螺母,以及支撑框体连接部的下位螺母。为保证现场安装时正常进行,直拉螺杆在安装上、下位螺母时必须保持固定,所以在U形框下面的直拉螺杆上设一防旋螺母,防旋螺母与直拉螺杆焊为一体,利用简单工具和防旋螺母就可防止直拉螺杆在装配上、下位螺母时旋转。配合双钢丝绳提框动作,导向机构具有固定在导向架上的立轨,在配重框上设置与立轨配合的滑轮,导轨和滑轮通过滑轮外径轮冠上的导向槽来定位,这种槽形导轨自身具有防横向偏离的功能,而且运行直线度较好。为了防止异物进入配重框,在配重框外部设置可拆卸式防护网,维护时可随时打开,且在基坑中的配重框底部安装缓冲装置,避免配重框着落时出现较大冲击。本方案对称布置配重框,分别设置在升降舞台台体钢架长度方向的两边,顶升装置布置在台体钢架下方,使得整个舞台能平衡稳定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钢丝绳、双接索扣及导向机构的设计,既保证了配重框升降重心稳定,又能够在双接索扣上、下两头实现现场操作连接,减少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强度,通用性强,定位坚固方便,可直接应用于无法直接吊起的配重箱等物体,满足较大升降高度的舞台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两工位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M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N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双接索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总装图。图中:1.配重框,2.导向架,3.钢丝绳,4.防护网,5.双接索扣,501.U形框,502.固定销,503.直拉螺杆,504.上位螺母,505.框体连接部,506.下位螺母,507.防旋螺母,6.导向机构,601.立轨,602.滑轮,7.滑轮组,8.台体钢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包括长方体配重框1,配重框1内整齐配置混凝土块,也可以配置废铁块或铁珠等,配重框1顶部设有横档,横档上装有框体连接部505,框体连接部505开设有能穿过直拉螺杆503下段的通孔,配重框1外部设有可拆卸式防护网4,包括配重框1顶面上的网盖。在配重框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升降舞台基坑壁固定的导向架2,配重框1和导向架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6,导向机构6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固定在导向架2上的立轨601,如图2至图4所示,二是固定在配重框1上与立轨601配合的滑轮602,滑轮602外径轮冠上设有梯形导向槽,立轨601是一种横截面同样为梯形且与梯形导向槽配合的直线轨。在靠近导向机构6部位的配重框1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3,两条钢丝绳3之间的距离略小于配重框1宽度,钢丝绳3的上端通过滑轮组7与台体钢架8连接,钢丝绳3的下端通过双接索扣5与配重框1上的框体连接部505连接。双接索扣5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它上部设有一个U形框501,在U形框中横穿一支钢丝绳固定销502,固定销502中间部位设有一圈钢丝绳3限位槽,使用时把钢丝绳3绕过限位槽然后在上方合并捆绑,即由限位槽对钢丝绳3进行了限位。U形框下方连接有直拉螺杆503,在实际应用时,直拉螺杆503可以直接使用六角螺栓,直拉螺杆503六角头在上穿装在U形框501下端,然后先在U形框501下面的直拉螺杆503上焊接一颗防旋螺母507,使防旋螺母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框(1),位于配重框两侧的导向架(2),所述配重框和导向架之间设有导向机构(6),在靠近导向机构部位的配重框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3),钢丝绳的上端通过滑轮组(7)与台体钢架(8)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双接索扣(5)与配重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框(1),位于配重框两侧的导向架(2),所述配重框和导向架之间设有导向机构(6),在靠近导向机构部位的配重框上方设置两条钢丝绳(3),钢丝绳的上端通过滑轮组(7)与台体钢架(8)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双接索扣(5)与配重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框(1)为长方体结构,双接索扣(5)包括U形框(501),U形框中横穿一支钢丝绳固定销(502),U形框下方连接有直拉螺杆(503),直拉螺杆上设有上位螺母(504)和下位螺母(5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升降舞台配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导向架(2)上的立轨(601),以及固定在配重框(1)上与立轨配合的滑轮(602),所述滑轮外径轮冠上设有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母升降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国梁裘金婧张建蒋琪陈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圣舞台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