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22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方法,能够提高针对驾驶员的行驶车道的可视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包括:地图信息获取部,其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车道形状校正部,其对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以及显示控制部,其进行将具有车道形状校正部校正后的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来显示的控制,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驾驶员在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虚拟车道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驾驶员的驾驶进行辅助的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了如下技术:预先将地图道路上的多个地点分别与在各地点从车辆驾驶员的视角观察得到的前方的道路形状关联起来存储,读取与本车位置对应的道路形状并显示于平视显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了如下技术:确定车辆的当前位置,使用道路地图数据库来识别当前正在行驶的道路形状,并与识别出的道路形状相匹配地将虚拟车道显示于平视显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114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225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车辆的行驶中,前方的车道有时被遮蔽物所遮挡,导致驾驶员无法看见。该情况下,驾驶员预先识别被遮蔽物所遮挡的部分的车道是什么形状是有用的。然而,专利文献1、2中,对于车道被遮蔽物所遮挡的部分,并未记载如何显示虚拟车道,因此,针对驾驶员的车道的可视性称不上良好。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方法,能够提高针对驾驶员的行驶车道的可视性。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包括:地图信息获取部,该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车道形状校正部,该车道形状校正部对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具有车道形状校正部校正后的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来显示的控制,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驾驶员在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虚拟车道的图像。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驾驶辅助方法中,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对获取到的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进行将具有校正后的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来显示的控制,并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驾驶员在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虚拟车道的图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驾驶辅助装置包括:地图信息获取部,该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车道形状校正部,该车道形状校正部对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以及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具有车道形状校正部校正后的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来显示的控制,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驾驶员在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虚拟车道的图像,因此,能提高针对驾驶员的行驶车道的可视性。此外,驾驶辅助方法中,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对获取到的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进行将具有校正后的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来显示的控制,并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驾驶员在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虚拟车道的图像,因此,能提高针对驾驶员的行驶车道的可视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方式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及附图将更为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应用于导航装置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导航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地图信息的数据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道路网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实际的道路与道路网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的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实际的道路与道路网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实际的道路与道路网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视觉确认到的风景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视觉确认到的风景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视觉确认到的风景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视觉确认到的风景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0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应用于导航装置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2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2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视觉确认到的风景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8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应用于导航装置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3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虚拟车道的显示的一个示例的图。图3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3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驾驶辅助系统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结构>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驾驶辅助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另外,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图信息获取部,该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n车道形状校正部,该车道形状校正部对所述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以及/n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具有所述车道形状校正部校正后的所述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所述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所述车道来显示的控制,/n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所述驾驶员在所述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所述虚拟车道的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图信息获取部,该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包含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车道形状在内的地图信息;
车道形状校正部,该车道形状校正部对所述地图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车道形状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车道的位置相匹配;以及
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具有所述车道形状校正部校正后的所述车道形状的虚拟车道的图像重叠于所述驾驶员在自己的视野中实际能视觉确认的所述车道来显示的控制,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至少妨碍了所述驾驶员在所述视野中实际进行视觉确认的部位显示所述虚拟车道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显示于所述部位的所述虚拟车道的颜色与所述部位的颜色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对显示于所述部位的所述虚拟车道进行镶边的颜色与所述部位的颜色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显示于所述部位的所述虚拟车道的颜色的透过率与显示于所述部位以外的所述虚拟车道的颜色的透过率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川友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