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73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及建筑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依次包括厚度为5‑15mm的装饰层、厚度为30‑50mm的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00‑140mm的发泡水泥层、厚度为5‑15mm的发泡陶瓷材料层和厚度为6‑2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其中,发泡水泥层的容重为450‑550kg/m

Structure and building of sound insulation board frame in on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及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板结构,具体涉及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房屋建造技术也得到提升,由于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装配式建筑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主要关注于装配率的提高,以及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最近也公开了具有隔音性能的装配组件。例如,CN208815710U公开了一种隔音防噪墙体,包括墙体和组合隔音板,组合隔音板位于墙体的空腔内,组合隔音板和墙体的空腔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石蜡;所述组合隔音板包括若干个阻尼隔音板,两个相邻的阻尼隔音板之间胶合有吸音玻璃棉;墙体的两侧墙壁由立砖或预制墙板砌成,两侧墙壁间的空腔宽度不小于15cm;组合隔音板由阻尼隔音板和吸引玻璃棉通过胶黏剂胶合成一个整体。该墙体通过多层隔音和吸音的组合隔音板来降低办公室内的噪音,组合隔音板胶合成一个整体,便于运输和安装,胶装后的组合隔音板便于切割和开槽,安装方便,整个墙体内的缝隙通过石蜡进行密封,提高了隔音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隔音效果好。虽然上述现有技术的装配组件具有隔音性能,但是这些装配组件均为墙体结构,并非楼板组件,并且现有的这些结构不适用于完全式装配类型的建筑物。因此,需要开发新的隔音装配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虽然大量使用轻质材料,但承重能力没有影响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具体地,本技术包括以下内容。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依次包括厚度为5-15mm的装饰层、厚度为30-50mm的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00-140mm的发泡水泥层、厚度为5-15mm的发泡陶瓷材料层和厚度为6-2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其中,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容重为450-550kg/m3,且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内部设置厚度为40-50mm的隔音层。优选地,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且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总厚度为40-50mm。优选地,所述隔音层为发泡聚氨酯层。优选地,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进一步包括包埋于隔音板架合一楼板内部的四边形钢制骨架。优选地,所述钢制骨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钢构成第三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钢构成第四转接角。优选地,所述钢制骨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檀条,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的横檀条。优选地,所述钢制骨架一体成型,且进一步包括焊接于所述钢制骨架一侧的第一钢筋网和焊接于所述钢制骨架另一侧的第二钢筋网。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各自分别为C型钢,且所述第一横梁的C型钢的凹槽与所述第二横梁的C型钢的凹槽以相对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各自分别为C型钢,且所述第一纵梁的C型钢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纵梁的C型钢的凹槽以相对的方式设置。优选地,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第四连接钢以及横檩条、纵檩条各自分别为C型钢。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本技术由于具有特定的钢制骨架,大大增强了承受能力,从而可以使用轻量化材料,例如容重为450-550kg/m3的发泡水泥作为主要的楼板材料,发泡水泥层的厚度可达100-150mm,甚至130mm-150mm。另外,本技术的楼板还可以使用轻量化材料来增强隔音性。本技术的楼板为建筑的装配组件,是一种可通过车间规模化生产的预制件。由于具有特殊的转接角,通过该转接角可以方便地实现具有立柱(或坚钢)的墙体上下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在无需预制承重骨架的情况下实现大型建筑物的装配。此外,通过转接角中连接钢的突出端进一步实现横梁、纵梁及相临的坚向墙体之间的加固。附图说明图1为示例性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图。图2为一种示例性钢制骨架的图。图3为另一示例性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隔音板架合一楼板1、装饰层10、细石混凝土层20、发泡水泥层30、水泥砂浆保护层50、第一横梁111、第二横梁112、第一纵梁121、第二纵梁122、第一连接钢131、第二连接钢132、第三连接钢133、第四连接钢134、第一转接角100、第二转接角200、第三转接角300、第四转接角400、纵檀条140、纵檀条第一悬臂141、纵檀条第二悬臂142、横檀条150、横檀条第一悬臂151、横檀条第二悬臂152、第一隔音层41、第二隔音层42。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另外,对于本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基于重量的百分数。本技术的术语“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是指用于装配大型建筑物的预制构件,是能够被单独使用、运输的模块化结构,其不同于作为建筑物整体的一部分结构。本技术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可与墙体形成板架合一结构,从而可以避免使用建筑物的任何承重框架。本技术的术语“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或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螺栓连接等。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焊接等。实施例1图1为示例性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1依次包括装饰层10、细石混凝土层20、发泡水泥层30和水泥砂浆保护层50。其中,装饰层10的厚度一般为5-15mm,装饰层10可以是瓷砖层也可以是真石漆层等。细石混凝土层20的厚度为30-50mm,其可以C30细石混凝土构成的层。发泡水泥层30的厚度一般为100-140mm,其容重可为450-550kg/m3。此类发泡水泥层30不仅可以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厚度为5-15mm的装饰层、厚度为30-50mm的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00-140mm的发泡水泥层、厚度为5-15mm的发泡陶瓷材料层和厚度为6-2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其中,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容重为450-55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厚度为5-15mm的装饰层、厚度为30-50mm的细石混凝土层、厚度为100-140mm的发泡水泥层、厚度为5-15mm的发泡陶瓷材料层和厚度为6-2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其中,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容重为450-550kg/m3,且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内部设置厚度为40-50mm的隔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且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总厚度为4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为发泡聚氨酯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包埋于隔音板架合一楼板内部的四边形钢制骨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板架合一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骨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一连接钢、第二连接钢、第三连接钢和第四连接钢;
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钢构成第一转接角,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构成第二转接角,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郑祥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兴绿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