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珍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2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包括多孔纤维棉本体和盖板,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内腔贯穿有管道,且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多孔纤维棉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管道一端设置有集水池,集水池通过水泵连接有水管,使用时,将多孔纤维棉本体放入预埋坑中,将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并在多孔纤维棉本体一侧设置一个集水池,将盖板盖在多孔纤维棉本体顶端,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外部的压力对多孔纤维棉本体造成损坏,对多孔纤维棉本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An ecological porous fiber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
本技术涉及雨水综合利用
,具体是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
技术介绍
多孔纤维棉产品主要由特制无机纤维棉和外包装组成,属于绿色环保无机纤维制品,产品适用于海绵城市低影响雨水综合利用领域,能够吸收雨水,连续地对雨水进行渗透、存蓄、缓冲和排放,有利于雨水的就地消纳和利用补充地表水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可有效缓解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节约雨水管网的投资由于土壤本身的收放水功能性就差,土壤的含水量调节作用有限,严重影响了雨水的利用和土壤含水量的有效调节,极易造成降雨时城市内涝以及非降雨时城市土壤缺水的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包括多孔纤维棉本体和盖板,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内腔贯穿有管道,且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多孔纤维棉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管道一端设置有集水池,集水池通过水泵连接有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为底部开口的框体结构,且盖板底部开口的尺寸与多孔纤维棉本体的尺寸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为金属材料,且盖板顶端设置有漏水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内腔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尺寸与管道的尺寸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漏水孔。r>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与管道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时,将多孔纤维棉本体放入预埋坑中,将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并在多孔纤维棉本体一侧设置一个集水池,将盖板盖在多孔纤维棉本体顶端,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外部的压力对多孔纤维棉本体造成损坏,对多孔纤维棉本体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渗进土壤中的水流会经过盖板上的漏水网流入多孔纤维棉本体中,并通过管道顶端的漏水孔进入管道中,经管道流入集水池中进行存储,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解决了城市内涝的现象。2、本多孔纤维棉原料取自天然玄武岩,是一种无毒、无污染、无菌的无机材料,确保在净化雨水的同时不会对雨水系统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起到了环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中多孔纤维棉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多孔纤维棉本体、2-盖板、3-漏水网、4-管道、5-集水池、6-水泵、7-水管、8-通孔、9-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包括多孔纤维棉本体1和盖板2,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1内腔贯穿有管道4,且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1通过管道4相互连接,多孔纤维棉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盖板2,所述管道4一端设置有集水池5,集水池5通过水泵6连接有水管7。所述盖板2为底部开口的框体结构,且盖板2底部开口的尺寸与多孔纤维棉本体1的尺寸相等。所述盖板2为金属材料,且盖板2顶端设置有漏水网3。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1内腔设置有通孔8,通孔8的尺寸与管道4的尺寸相等。所述管道4顶端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漏水孔9。所述管道4与管道4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使用时,将多孔纤维棉本体1放入预埋坑中,将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1通过管道4进行连接,并在多孔纤维棉本体1一侧设置一个集水池5,将盖板2盖在多孔纤维棉本体1顶端,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外部的压力对多孔纤维棉本体1造成损坏,对多孔纤维棉本体1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渗进土壤中的水流会经过盖板2上的漏水网3流入多孔纤维棉本体1中,并通过管道4顶端的漏水孔9进入管道4中,经管道4流入集水池5中进行存储,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解决了城市内涝的现象,本多孔纤维棉原料取自天然玄武岩,是一种无毒、无污染、无菌的无机材料,确保在净化雨水的同时不会对雨水系统造成二次污染,从而起到了环保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包括多孔纤维棉本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1)内腔贯穿有管道(4),且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1)通过管道(4)相互连接,多孔纤维棉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盖板(2),所述管道(4)一端设置有集水池(5),集水池(5)通过水泵(6)连接有水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包括多孔纤维棉本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纤维棉本体(1)内腔贯穿有管道(4),且多个多孔纤维棉本体(1)通过管道(4)相互连接,多孔纤维棉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盖板(2),所述管道(4)一端设置有集水池(5),集水池(5)通过水泵(6)连接有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多孔纤维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为底部开口的框体结构,且盖板(2)底部开口的尺寸与多孔纤维棉本体(1)的尺寸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