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8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51
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包括钢绞线、对中支架,至少三根钢绞线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对中支架支撑固定;该钢绞线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该钢绞线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钢绞线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经张拉后与底板钢筋相互锁定;在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上绑有钢筋段,不同钢绞线上的钢筋段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加预应力,改变水泥浆体的受力性状,使锚杆杆体避免开裂;由于使得着力点在锚杆下部,使得其突显部分粘结预应力锚杆特征,其锚土之间应力不再是“越拉越松”,而是呈“楔子状”,具有“越拉越紧”的特征,从而使得其抗拔承载力大大提高。施工方便、安全保障、质量可靠、经济效益明显。

Steel strand cage of partially bonded prestressed pull-out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为深基坑中抗拔抗浮锚杆的构件(过程产品),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解决地下结构抗浮问题的措施主要有:释放水浮力法、增加配重法及设置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等抗拔构件。其中设置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如图3和图4所示,在钻孔3内设有钢筋笼和凝固的水泥浆,至少三根钢筋11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7支撑固定,在该对中支架7的中心孔穿过注浆管10,锚杆的上部为地下室的混凝土底板4和垫层5)等抗拔构件是解决地下结构抗浮问题最为常见的方法。另外在一些高耸结构物受较大水平荷载时,其基础也存在抗拔问题,也常采用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等抗拔构件。但是,普通抗拔桩或抗拔锚杆存在承载力低、成本高等缺点,且普通抗拔桩或抗拔锚杆在抗拔工作状态下,桩身混凝土或锚杆注浆体呈拉伸状态,易出现裂缝,因此抗拔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会受到地下水的侵蚀,逐渐被腐蚀,受拉承载力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受力钢筋被拉断而使抗浮构件失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专利技术的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其系列技术,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其施工方法ZL200710065368.6,部分粘结拉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ZL201310470796.2,压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施工方法ZL201310470798.1,应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成桩方法及其钢筋钢绞线笼ZL201310544716.3的优点是:改变了混凝土受力性状,使混凝土受力更合理,可按一级抗裂缝进行抗拔抗浮桩设计;节省大量钢筋;长螺旋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钢绞线笼实现了快速施工,效率高,比传统反循环钻机施工快5~10倍;不用泥浆护壁,没有泥浆污染,实现了干作业,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尤其在市内施工,更显其优势。在大直径大长度桩上采用了旋挖施工工艺,也有明显优势。但随着施工的进展,发现在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1)深基坑中施工抗拔抗浮桩,需要大型机械,尤其接近尾声时,马道已收,大型机械需要上百吨或更大吨位吊车吊出,深基坑边要承受如此大的附加荷载,增加了基坑的安全隐患,严重时发生过车毁人亡事故。(2)基坑较狭窄,大型机械施工受限,尤其边桩角桩更是无法施工。(3)就桩和锚杆的性价比而言,锚杆显然性价比更高,目前采用钢筋水泥浆或砂浆普通锚杆居多。(4)遇到密实的砂卵砾石地层,长螺旋钻机不能钻到设计深度,出现了“打不动”现象,也限制了长螺旋钻机的应用。(5)在密实砂卵砾石地层设计为钢筋水泥浆或砂浆普通锚杆,例如3根直径22钢筋,采用跟管水钻,成孔需要预留近1m厚的保护层,否则在下了钢筋笼灌注水泥浆后提取外管时将无法操作,另锚杆长度稍长例如12m,就需配吊车下钢筋笼,之后吊车的出场也需大吨位吊车吊出,同样增加了施工机械成本及基坑的安全隐患。(6)高层和裙房相连且均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时,裙房抗浮不能采用抗拔桩。否则因抗拔桩的支撑作用将导致裙房的沉降收到限制,从而加大了高层与裙房的沉降差。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锚杆,性价比高,用小型机械就能施工,而且也不用吊车,性能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新方法就成为必须。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混凝土杆身复合锚杆及其施工方法”(CN201510360640.8),以及技术专利“一种混凝土杆身复合锚杆”(CN201520446623.1),其包括:混凝土杆身、杆骨管、注浆体、杆筋、定位导向装置;上端为压花锚式或夹片锚式锚具。该专利技术还是有其不可克服的问题,比如混凝土杆身还是用长螺旋钻机压灌混凝土施工,是为大型机械,大型机械出深基坑时需要上百吨或更大吨位吊车吊出,深基坑边要承受如此大的附加荷载,不可避免增加了基坑的安全隐患;杆骨管跟混凝土全长度粘结,在钢绞线受拉时,混凝土不可避免受拉开裂;钢绞线并未施加预应力,并未改变混凝土受力性状,只是用钢绞线代替钢筋,省了一点钢筋,对混凝土抗裂没有贡献。先压灌成混凝土素桩,然后植入钢管(杆骨管),再下入钢绞线,注入水泥浆,工艺较为复杂,且由于杆骨管不能太粗,内部钢绞线只能拼在一起,不能有效分开,致使注水泥浆粘结效果有限。无论压花式或夹片式复合锚杆跟底板连接都是很繁琐的,设想一下成千上万根锚杆如此与底板相连,是何等的繁琐。工人施工时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深基坑内施工抗拔桩及抗拔锚杆避免采用大型机械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普通钢筋水泥浆或砂浆锚杆的弊病,改变了浆体受力性状,避免锚杆体开裂。也克服了钢绞线跟底板连接的前述繁琐做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和对中支架,至少三根钢绞线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支撑固定,在该对中支架的中心孔穿过注浆管;所述的钢绞线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套有套管,并在该套管内设有油脂;该钢绞线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去除了套管和油脂;在该钢绞线的上部设有垫板,述钢绞线向上穿过该垫板并用锚头相互锁固;所述的钢绞线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经张拉后与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底板4内的钢筋1相互锁定;在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L上绑有钢筋段,不同钢绞线上的钢筋段相互错开。所述的对中支架每隔2.0m用火烧丝与钢绞线绑扎在一起;该对中支架由圆环和多角星组成,圆环与多角星的内接角连接,所述的注浆管穿过该圆环,每一多角星的外凹角放置一根所述的钢绞线。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的长度为2.5~4.5m。所述的钢绞线的顶端通过U型卡或绑丝与底板钢筋相互锁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加预应力,改变水泥浆体的受力性状,使锚杆杆体避免开裂;由于使得着力点在锚杆下部,使得其突显部分粘结预应力锚杆特征,与普通锚杆不同,其锚土之间应力不再是“拔萝卜”“越拉越松”,而是呈“楔子状”“越拉越紧”的特征,从而使得其抗拔承载力大大提高。同样孔径同样长度同样地层同样工艺,其承载力可提高50%以上。施工方便、安全保障、质量可靠、经济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应用于锚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包括钢绞线8、对中支架7,至少三根钢绞线8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7支撑固定;该钢绞线8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套有套管,并在该套管内设有油脂;该钢绞线8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L,其表面去除了套管和油脂;在该钢绞线8的上部(垫层5的底面)设有垫板11,注浆管10由对中支架7定位(穿过其中心孔)并位于锚杆的轴线上。钢绞线8向上穿过该垫板11(经张拉后)并用锚头6相互锁固。所述的钢绞线8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通过U型卡或绑丝2与混凝土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和对中支架,至少三根钢绞线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支撑固定,在该对中支架的中心孔穿过注浆管;所述的钢绞线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套有套管,并在该套管内设有油脂;该钢绞线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去除了套管和油脂;在该钢绞线的上部设有垫板,述钢绞线向上穿过该垫板并用锚头相互锁固;所述的钢绞线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经张拉后与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内的钢筋相互锁定;在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上绑有钢筋段,不同钢绞线上的钢筋段相互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和对中支架,至少三根钢绞线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支撑固定,在该对中支架的中心孔穿过注浆管;所述的钢绞线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套有套管,并在该套管内设有油脂;该钢绞线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其表面去除了套管和油脂;在该钢绞线的上部设有垫板,述钢绞线向上穿过该垫板并用锚头相互锁固;所述的钢绞线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经张拉后与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内的钢筋相互锁定;在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上绑有钢筋段,不同钢绞线上的钢筋段相互错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鸣李江田震远周与诚郁河坤陈辉黄鑫峰贾城司呈庆梁成华王海宁王建明洪伟杜高恒郭跃龙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