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喜财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6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外壳、第二管桩外壳、连接组件和防滑套,所述第一管桩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管桩外壳,所述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本体,所述加强筋本体内部均设置有管桩内壳,所述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套接有螺母套,且螺母套位于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外壁一侧,所述螺纹柱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半圆夹板,该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摒弃传统采用螺栓固定方式,避免螺栓固定打孔损伤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有利于保护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

A construction pipe pile with built-in stiff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
本技术涉及管桩
,具体为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
技术介绍
管桩又称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疑土预制构件;传统管桩直接采用混凝土制成,牢固性低极易损坏与开裂,且传统管桩相互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螺栓固定需要打孔,极易损坏管桩,同时螺栓固定安装拆卸麻烦,不利于管桩的拼接使用,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外壳、第二管桩外壳、连接组件、加强筋本体、管桩内壳和防滑套,所述第一管桩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管桩外壳,所述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本体,所述加强筋本体内部均设置有管桩内壳,所述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由第一半圆夹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半圆夹板、螺纹柱、螺纹孔、螺母套、固定外壳、转动杆、转动轴、支撑杆、隔板、底孔、连接杆、顶块、第一滚轮、第一弹簧拉钩、复位弹簧、第二滚轮和第二弹簧拉钩组成,所述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套接有螺母套,且螺母套位于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外壁一侧,所述螺纹柱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半圆夹板,所述第二半圆夹板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一端设置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第二半圆夹板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半圆夹板,且第一半圆夹板外壁与第二管桩外壳底部贴合,所述固定外壳底部开设有底孔,所述底孔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顶块,且顶块一端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板,且隔板外侧与固定外壳内壁贴合,所述隔板顶部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套接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轴套接在转动杆中心处,所述转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二滚轮,且第二滚轮顶部与固定外壳内壁贴合,所述转动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底部与顶块顶部贴合,所述固定外壳底部与顶块顶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拉钩,所述第二弹簧拉钩顶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拉钩,且第一弹簧拉钩一端与转动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桩外壳外侧套接有保护薄膜,且保护薄膜厚度为2mm。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两端均套接有螺栓,且螺栓套接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中心处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孔套接在转动轴中心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夹板外侧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外侧与第二管桩外壳内壁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拧动螺母套,使复位弹簧提供弹力挤压第一半圆夹板,第一半圆夹板夹紧第二管桩外壳,达到固定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目的,摒弃传统采用螺栓固定方式,避免螺栓固定打孔损伤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有利于保护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同时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拼接,且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本体,整体增强了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牢固性,有利于第一管桩外壳与第二管桩外壳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管桩外壳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外壳的零件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动杆的零件放大图;图中:1、第一管桩外壳;2、第二管桩外壳;3、连接组件;4、加强筋本体;5、管桩内壳;6、防滑套;7、第一半圆夹板;8、第一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10、第二半圆夹板;11、螺纹柱;12、螺纹孔;13、螺母套;14、固定外壳;15、转动杆;16、转动轴;17、支撑杆;18、隔板;19、底孔;20、连接杆;21、顶块;22、第一滚轮;23、第一弹簧拉钩;24、复位弹簧;25、第二滚轮;26、第二弹簧拉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外壳1、第二管桩外壳2、连接组件3、加强筋本体4、管桩内壳5和防滑套6,第一管桩外壳1外侧套接有保护薄膜,且保护薄膜厚度为2mm,有利于保护第一管桩外壳1,第一管桩外壳1顶部设置有第二管桩外壳2,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本体4,加强筋本体4内部均设置有管桩内壳5,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由第一半圆夹板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第二半圆夹板10、螺纹柱11、螺纹孔12、螺母套13、固定外壳14、转动杆15、转动轴16、支撑杆17、隔板18、底孔19、连接杆20、顶块21、第一滚轮22、第一弹簧拉钩23、复位弹簧24、第二滚轮25和第二弹簧拉钩26组成,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内部套接有螺纹柱11,螺纹柱11一端套接有螺母套13,且螺母套13位于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外壁一侧,螺纹柱11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半圆夹板10,第二半圆夹板10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9一端设置有固定外壳14,固定外壳14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固定块8,第一固定块8位于第二半圆夹板10一侧,第一固定块8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半圆夹板7,且第一半圆夹板7外壁与第二管桩外壳2底部贴合,第一半圆夹板7外侧套接有防滑套6,且防滑套6外侧与第二管桩外壳2内壁贴合,有利于第一半圆夹板7固定,固定外壳14底部开设有底孔19,底孔19内部套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顶块21,且顶块2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9连接,连接杆20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板18,且隔板18外侧与固定外壳14内壁贴合,隔板18顶部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杆17,支撑杆17顶部套接有转动轴16,支撑杆17顶部设置有转动杆15,且转动轴16套接在转动杆15中心处,转动杆15中心处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孔套接在转动轴16中心处外侧,有利于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顶部设置有第二滚轮25,且第二滚轮25顶部与固定外壳14内壁贴合,转动杆15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22,且第一滚轮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外壳(1)、第二管桩外壳(2)、连接组件(3)、加强筋本体(4)、管桩内壳(5)和防滑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顶部设置有第二管桩外壳(2),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本体(4),所述加强筋本体(4)内部均设置有管桩内壳(5),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由第一半圆夹板(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第二半圆夹板(10)、螺纹柱(11)、螺纹孔(12)、螺母套(13)、固定外壳(14)、转动杆(15)、转动轴(16)、支撑杆(17)、隔板(18)、底孔(19)、连接杆(20)、顶块(21)、第一滚轮(22)、第一弹簧拉钩(23)、复位弹簧(24)、第二滚轮(25)和第二弹簧拉钩(26)组成,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内部套接有螺纹柱(11),所述螺纹柱(11)一端套接有螺母套(13),且螺母套(13)位于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外壁一侧,所述螺纹柱(11)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半圆夹板(10),所述第二半圆夹板(10)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一端设置有固定外壳(14),所述固定外壳(14)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8)位于第二半圆夹板(10)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8)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半圆夹板(7),且第一半圆夹板(7)外壁与第二管桩外壳(2)底部贴合,所述固定外壳(14)底部开设有底孔(19),所述底孔(19)内部套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顶块(21),且顶块(2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9)连接,所述连接杆(20)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板(18),且隔板(18)外侧与固定外壳(14)内壁贴合,所述隔板(18)顶部焊接有若干个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顶部套接有转动轴(16),所述支撑杆(17)顶部设置有转动杆(15),且转动轴(16)套接在转动杆(15)中心处,所述转动杆(15)顶部设置有第二滚轮(25),且第二滚轮(25)顶部与固定外壳(14)内壁贴合,所述转动杆(15)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22),且第一滚轮(22)底部与顶块(21)顶部贴合,所述固定外壳(14)底部与顶块(21)顶部均焊接有第二弹簧拉钩(26),所述第二弹簧拉钩(26)顶部套接有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顶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拉钩(23),且第一弹簧拉钩(23)一端与转动杆(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加强筋结构的建筑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外壳(1)、第二管桩外壳(2)、连接组件(3)、加强筋本体(4)、管桩内壳(5)和防滑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顶部设置有第二管桩外壳(2),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本体(4),所述加强筋本体(4)内部均设置有管桩内壳(5),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由第一半圆夹板(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第二半圆夹板(10)、螺纹柱(11)、螺纹孔(12)、螺母套(13)、固定外壳(14)、转动杆(15)、转动轴(16)、支撑杆(17)、隔板(18)、底孔(19)、连接杆(20)、顶块(21)、第一滚轮(22)、第一弹簧拉钩(23)、复位弹簧(24)、第二滚轮(25)和第二弹簧拉钩(26)组成,所述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内部套接有螺纹柱(11),所述螺纹柱(11)一端套接有螺母套(13),且螺母套(13)位于第一管桩外壳(1)与第二管桩外壳(2)外壁一侧,所述螺纹柱(11)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半圆夹板(10),所述第二半圆夹板(10)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一端设置有固定外壳(14),所述固定外壳(14)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8)位于第二半圆夹板(10)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8)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半圆夹板(7),且第一半圆夹板(7)外壁与第二管桩外壳(2)底部贴合,所述固定外壳(14)底部开设有底孔(19),所述底孔(19)内部套接有连接杆(2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喜财
申请(专利权)人:黄喜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