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6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桩身和竖直连接相邻两桩身的连接机构,桩身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圈朝向桩身轴线的凸缘一和凸缘二,凸缘一和凸缘二上分别设有贯穿桩身且截面为半圆的滑槽一和滑槽二,两管桩首尾连接时上方桩身的凸缘二与下方桩身的凸缘一抵接,凸缘一下方设有限位板,连接机构包括弧形卡座和与弧形卡座转动连接的螺杆,弧形卡座插接在桩身内腔中,弧形卡座底面与限位板抵接,弧形卡座的凸面上开有凹槽,凹槽套接在相抵接的凸缘一和凸缘二上,螺杆卡接在滑槽一内,螺杆两端端面均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的限位块,限位块与桩身外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桩身之间连接稳定的效果。

A kind of composite pile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本技术涉及桩基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单位承载力的造价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的高层建筑。此种焊接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是施工质量受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这种焊接方式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工程进度,同时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授权公告号为CN2070034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两端分别设有带销位孔端板和带内螺纹端板,且通过端板锚固筋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连接,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为分段式且通过连接管与连接销钉固定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分段式桩身和连接管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销钉固定连接,受到竖直方向拉力时,两段桩身之间的拉力仅靠水平设置的连接销钉传递,连接销钉受到的剪力过大时,可能发生断裂或弯曲导致相邻两桩身分离,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桩身和竖直连接相邻两桩身的连接机构,桩身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圈凸缘一和凸缘二,凸缘一和凸缘二上分别设有贯穿桩身且截面为半圆的滑槽一和滑槽二,两管桩首尾连接时上方桩身的凸缘二与下方桩身的凸缘一抵接,所述凸缘一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弧形卡座和与弧形卡座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弧形卡座插接在桩身内腔中,弧形卡座底面与限位板抵接,弧形卡座的凸面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套接在相抵接的凸缘一和凸缘二上,所述螺杆卡接在滑槽一内,螺杆两端端面均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桩身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卡座底面抵接在限位板上,限制弧形卡座的周向转动;螺杆两端端面均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的限位块,限位块与桩身外壁抵接,限制螺杆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驱动螺杆在滑槽一内转动,弧形卡座通过与螺杆螺纹配合直线运动,凹槽套接在相抵接的凸缘一和凸缘二上,使两管桩完成连接,弧形卡座作为连接件强度较高,连接稳定,同时连接机构可拆卸,桩身和连接机构可单独加工和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截面为梯形,且梯形上底靠近桩身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斜面与凸缘一和凸缘二抵接后,继续旋转螺杆,斜面对凸缘一和凸缘二起到进一步锁紧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缘二的上端面和凸缘一的下端面为与凹槽对应设置的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梯形凹槽的两个斜面分别与凸缘一的下端斜面和凸缘二的上端斜面抵紧,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单位面积的载荷,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卡座螺纹连接在同一根螺杆上,螺杆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一根螺杆即可控制两个弧形卡座移动,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上端面开有定位孔,下端面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上方管桩的定位销插接到下方管桩的定位孔中,便于组装时引导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外壁与滑槽一同轴设有沉孔,所述限位块位于沉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块设置在沉孔内,避免压桩时限位块被泥土冲击发生旋转带动螺杆转动,导致凹槽与凸缘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端面开有正六边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与螺杆连接的限位块端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孔,便于将工具插入正六边形孔中来转动螺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弧形卡座凹面固定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加强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了弧形卡座的螺纹长度,防止旋转螺杆锁紧时,弧形卡座的螺纹出现滑丝,导致管桩连接松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在桩身内的弧形卡座连接两相邻的组合桩,弧形卡座上的凹槽与桩身上的凸缘一和凸缘二卡接,同时满足抗压要求和抗拉要求,连接稳定;2.弧形卡座的凹槽截面为梯形,能对凸缘一和凸缘二起到锁紧作用;3.连接机构可拆卸,桩身和连接机构可单独加工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连接机构的局部结构意图;图3是图1中连接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桩身;2、连接机构;3、定位孔;4、定位销;5、凸缘二;6、凸缘一;7、滑槽一;8、滑槽二;9、弧形卡座;10、螺杆;11、限位块;12、限位板;13、沉孔;14、正六边形孔;15、加强柱;1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桩身1和竖直连接相邻两桩身1的连接机构2。桩身1上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6个定位孔3,下端面设有与定位孔3对应的定位销4,两管桩收尾相连组装时上方桩身1上的定位销4插入下方桩身1的定位孔3内。参考图1和图2,桩身1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圈朝向桩身1轴线的凸缘一6和凸缘二5,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分别开有贯穿且截面为半圆的滑槽一7和滑槽二8,相邻管桩首尾相连时,上方管桩桩身1上的凸缘二5与下方管桩桩身1上的凸缘一6抵接。参考图2和图3,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座9和螺杆10,两个弧形卡座9上分别开有螺纹孔,螺杆10与螺纹孔配合,并插接在滑槽一7内。驱动螺杆10转动,弧形卡座9通过与螺杆10的螺纹配合沿螺杆10水平移动。为了使螺杆10在旋转时不会沿滑槽一7直线滑动,螺杆10两端分别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7截面的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与桩身1抵接;为了使弧形卡座9不会跟随螺杆10旋转,凸缘一6下方焊接有限位板12,弧形卡座9底面与限位板12抵接;为了防止弧形卡座9出现滑牙,弧形卡座9上焊接有与螺杆10螺纹连接的加强柱15。弧形卡座9上开有截面为梯形的凹槽16,且截面上底靠近桩身1内壁,凸缘二5的上端面和凸缘一6的下端面为与凹槽16对应设置的斜面,转动螺杆10,弧形滑块沿螺杆10向靠近凸缘一6,凹槽16套接在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且凹槽16上侧斜面与凸缘二5的上端面抵紧,凹槽16下侧斜面与凸缘一6的下端面抵紧。为了避免压桩时伸出桩身1的限位块11被泥土冲击发生旋转带动螺杆10转动,桩身1外壁开有与滑槽一7同轴的沉孔13,限位块11位于沉孔13内,且限位块11端面与沉孔13一底面抵接;为了便于使用六角扳手驱使螺杆10转动,限位块11端面开有正六边形孔1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压桩时先将位第一根管桩压入地下,设有凸缘一6的一端伸出地面;将连接机构2放置在凸缘一6上,螺杆10卡接在滑槽一7内,弧形卡座9与限位板12抵接;垂直吊装第二根管桩,使定位销4对准定位孔3;缓慢降下第二根管桩,使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桩身(1)和竖直连接相邻两桩身(1)的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桩身(1)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圈凸缘一(6)和凸缘二(5),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分别设有贯穿桩身(1)且截面为半圆的滑槽一(7)和滑槽二(8),两管桩首尾连接时上方桩身(1)的凸缘二(5)与下方桩身(1)的凸缘一(6)抵接,所述凸缘一(6)下方设有限位板(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座(9)和与弧形卡座(9)螺纹配合的螺杆(10),弧形卡座(9)底面与限位板(12)抵接,弧形卡座(9)的凸面上开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套接在相抵接的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所述螺杆(10)卡接在滑槽一(7)内,螺杆(10)两端端面均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7)的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桩身(1)外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桩身(1)和竖直连接相邻两桩身(1)的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桩身(1)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圈凸缘一(6)和凸缘二(5),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分别设有贯穿桩身(1)且截面为半圆的滑槽一(7)和滑槽二(8),两管桩首尾连接时上方桩身(1)的凸缘二(5)与下方桩身(1)的凸缘一(6)抵接,所述凸缘一(6)下方设有限位板(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座(9)和与弧形卡座(9)螺纹配合的螺杆(10),弧形卡座(9)底面与限位板(12)抵接,弧形卡座(9)的凸面上开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套接在相抵接的凸缘一(6)和凸缘二(5)上,所述螺杆(10)卡接在滑槽一(7)内,螺杆(10)两端端面均设有截面大于滑槽一(7)的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桩身(1)外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截面为梯形,且梯形上底靠近桩身(1)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安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