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床的填充式床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很柔软舒适的吸压性能但又不会使床垫立刻产生凹入下陷的床垫。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床垫的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做为床垫的底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床的填充式床垫。乃将该床垫改良设计成由一个高密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高密度的软质透气泡绵体(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构成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高密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底座,这样的层迭方式必须维持在至少为三层或者是三层以上的硬质、软质、硬质透气泡绵体厚度所组合构成。这样的组合完成后,床垫结构就能具有很柔软舒适的吸压性能,并且可随时保有一个不会变形的耐久实用结构体。
技术介绍
时下一般市面上所使用的惰性记忆泡绵体床垫,因为是软质的材料所构成,所以其在承受躺下的重量时,会立刻使床垫表面直接往下产生凹入下陷情形,促使身体的部分随其一直下沉,而被泡绵体包覆着,这样一来,不仅透气性较差,而且日久后脊椎部分也会容易变形。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研发出一种可以软硬适中的床垫。将该床垫改良设计成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较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也就是俗称为惰性记忆泡绵体来构成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底座,这样的层迭方式必须维持在至少为三层或者是三层以上的硬质、软质、硬质透气泡绵体厚度所组合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很柔软舒适的吸压性能但又不会使床垫立刻产生凹入下陷的床垫。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床垫的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做为床垫的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该床垫改良设计成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构成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来做为底座支撑,这样组合完成后的床垫结构体,可以具有很柔软舒适的吸压性能,而且又不会使床垫立刻产生凹入下陷情形,不仅床垫不容易变形、较耐久实用而且会让你在睡眠上的品质很柔软舒服与健康。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立体构造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组合图。图3系本技术另外一种组合构造方式图。图4系本技术另外一种组合构造方式图。图5系本技术的两个个体为不同厚度组合成时的实施图例。图6系本技术的两个个体为不同厚度组合成时的实施图例。图7系本技术为不相同个体厚度的实施图例。图8系本技术在排列上的另外一种实施图例。图9系本技术在排列上的另外一种实施图例。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硬质透气泡绵体1软质透气泡绵体2硬质透气泡绵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床垫构造是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这个硬质透气泡绵体3的构造与上层表面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的构造完全相同)来做为床垫的底座,这样的层迭排列方式必须至少维持有硬质、软质、硬质为三层或者是三层以上依序层迭排列组合构成的透气泡绵体厚度,也就是说其层迭方式至少为最顶层是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中间是软质的惰性记忆泡绵体2,底层是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这样的层迭排列方式来组合构成。例如所需要的床垫厚度是9公分,那么本技术的床垫构造层迭排列上是,先设置一片厚度为3公分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作为底座,然后在该硬质透气泡绵体3的表面上涂抹上一层黏着剂,再将一片厚度为3公分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铺设在该硬质透气泡绵体3的表面上予以黏合固定,接着再于该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的表面上涂抹上一层黏着剂,再将一片厚度为3公分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铺设在该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表面上予以黏合固定,这样即可构成本技术的床垫构造,当然本技术的组合方式,并不局限于是用平贴黏合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包覆的方式构成,例如图3、图4所示,由硬质透气泡绵体1、3其一端边切割开来,再将软质透气泡绵体2包覆于其内组合构成。例如上述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实施成为厚度是9公分的床垫,基本上是三层,分别是硬质透气泡绵体1、软质透气泡绵体2与硬质透气泡绵体3的组合体,所以在使用上,其上下两面都可以翻面来作为上层使用。另外,若是本技术要实施成为厚度是15公分的床垫时,如图5所示,就可以做成三者都是相同厚度,例如5公分厚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分布在最上端第一层、5公分厚度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分布在中间位置,而另一片5公分厚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则是分布在最下方第三层。依此类推若是本技术要实施成为厚度是21公分的床垫时,则是如图6所示,就可以做成7公分厚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分布在最上端的第一层、7公分厚度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分布在中间位置的第二层、7公分厚度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分布在最下方第三层。当然在构造分布上,其三者也可以为不相同的厚度来组合构成(如图7所示),同时在构造上的排列,本技术也不局限于完全是三层构造的排列方式组合,其实也可以依序排列成五层或者是五层以上的构造排列方式(如图8、图9所示)。但是本技术的精神创意特征所在,其构造上的排列方式,是必须要使位于外层的上、下泡绵体为硬质的透气泡绵体,也就是说,最上层的泡绵体,为硬质的透气泡绵体1构造,而位于硬质透气泡绵体1的下方是要软质透气泡绵体2,然后再依序层迭排列成至少维持有硬质、软质、硬质为三层或者是三层以上依序层迭排列出的透气泡绵体厚度所组合构成。综上所述,知悉本案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操作使用上,增进习用所未有的效能,而赋予实用性,诚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构造良设计者。权利要求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床垫的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做为床垫的底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床垫的上层表面、中间层面与底座在层迭排列时,至少必须维持三层硬质、软质、硬质或者是三层以上依硬质、软质、硬质的顺序层迭排列的透气泡绵体来组合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床垫的每一层亦可为不相同的厚度的层所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床的填充式床垫。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很柔软舒适的吸压性能但又不会使床垫立刻产生凹入下陷的床垫。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床垫的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俗称惰性记忆泡绵体)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做为床垫的底座。文档编号A47C27/15GK2922642SQ200620023100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方顺忠 申请人:方顺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1)来做为床垫的上层表面,再搭配一个密度高的软质透气泡绵体(2)来做为床垫的中间层面,以及再由另外一个密度高的硬质透气泡绵体(3)来做为床垫的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顺忠,
申请(专利权)人:方顺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