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77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架、堆肥仓和排气管;所述支架用于为堆肥仓提供支撑,使所述堆肥仓离开地面;所述堆肥仓包括上部开口、一侧壁作为出料板的容纳仓和覆盖该开口的、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顶盖,所述容纳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所述堆肥仓底部设有用于透气的底板;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进料板;所述排气管从所述顶盖向上伸出到一定高度并通过顶盖上的排气孔与堆肥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在静态堆肥仓的基础上结合了具有抬升效益的烟囱排气管,不使用外加动力,实现高效的人工引风技术;同时堆肥仓内设置了便于出料的装置,减轻了人力消耗。

A waste composting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chimney lift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有机垃圾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餐厨垃圾产生量也在逐年提升。据统计,我国农村农作废弃秸秆高达9亿吨,有2亿吨未利用变成农业废弃物。农业秸秆、果树落叶、餐厨垃圾均属于有机垃圾,农村有机垃圾可在当地堆肥,产出肥料进行还田利用,使之具有资源化利用的价值。目前农村有机垃圾堆肥方法大部分为静态堆肥,静态堆肥技术简单,操作便捷,但对于进料有机垃圾的含水率和堆肥过程中的含氧量有较高要求,不然会导致堆肥产品质量低,达不到垃圾堆肥还田的效果并且危害土壤。农村餐厨垃圾含水率较高,基本达到85%左右;而农业秸秆或果树落叶含水率低于堆肥最佳含水率,两种农村有机垃圾若单一堆肥很难使堆肥产品具有较高质量。将两种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使进入堆肥仓的有机垃圾含水率控制在60%左右进行堆肥,堆肥效果最佳。在农村使用的垃圾堆肥设备应符合设备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管理人员易于操作的特点,所以静态堆肥设备最适用于农村。但自然通风又不足以保障堆肥过程中堆体的含氧量,故在普通堆肥仓中加入一种排气装置来保证堆肥过程中的含氧量和通气量显得较为重要,现有的静态堆肥需要垃圾进料和堆肥出料都需要人工铲入铲出,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垃圾堆肥过程中通风效果差,同时需要人工操作,垃圾进料和堆肥出料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架、堆肥仓和排气管;所述支架用于为堆肥仓提供支撑,使所述堆肥仓离开地面;所述堆肥仓包括上部开口、一侧壁作为出料板的容纳仓和覆盖该开口的、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顶盖,所述容纳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进料板;所述排气管从所述顶盖向上伸出到一定高度并通过顶盖上的排气孔与堆肥仓相连通。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顶盖包括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上顶板和位于所述上顶板两侧的两个斜顶板,所述上顶板和斜顶板的两端连接有侧板;所述上顶板、斜顶板、侧板、容纳仓侧壁和底板合围成堆肥仓;至少一个所述斜顶板作为进料板,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容纳仓的侧壁上,用于向外翻转打开进料。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堆肥仓内设有用于将垃圾堆肥推向出料口的刮板,所述刮板平行于所述出料板。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容纳仓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刮板移动的推手,所述容纳仓侧壁上设置有槽孔,所述推手通过所述槽孔伸出到所述容纳仓外并在推力作用下沿着所述槽孔移动。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上顶板上设有多个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呈垂直方向设置。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堆肥仓下方设有渗滤液收集槽;所述容纳仓的出料板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向外翻转打开出料,所述堆肥仓底板为设有用于空气进入所述堆肥仓内部的孔。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与所述排气孔的个数对应的多个分支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排出气体,所述盖板用于防止雨水进入。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进料板与所述容纳仓的侧壁的铰接轴上设有用于悬挂垃圾桶的挂钩。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堆肥仓的仓体侧壁、所述上顶板、所述斜顶板和所述侧板均由金属骨架搭建,金属框架外以钢板包盖,所述钢板内部和/或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堆肥仓的底板上设有钢丝网。在如上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优选,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为300-500mm,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所处的高度为5-7m。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技术为实现农村堆肥设施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的基础上,在静态堆肥仓的基础上结合了具有抬升效益的烟囱排气管,通过气体压强差原理,不使用外加动力,实现高效的人工引风技术,并在堆肥处理装置上设置了便于进料和出料的装置,减轻了人力消耗;本技术具备的优异效果具体为:1、采用人工引风技术,用烟囱抬升效益进行通风,在保障通风量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2、堆肥仓底面面积设计较大,使仓体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易于达到通风效果;3、在堆肥仓上设置可以承挂垃圾桶的挂钩,操作者只需要将垃圾桶抬起倾斜便可将有机垃圾倾倒进入仓体内;4、在堆肥仓内设置有刮板,出料时将刮板向出料口一侧滑动,便可将堆肥产品清理出来。5、堆肥仓底部设有渗滤液收集槽,防止堆肥二次污染。6、在堆肥仓仓体面板设有保温层,保证有机垃圾发酵温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堆肥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堆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堆肥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堆肥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管道与盖板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堆肥仓;21、容纳仓;22、上顶板;23、斜顶板;24、侧板;25、出料板;26、底板;27、槽孔;3、刮板;31、推手;4、渗滤液收集槽;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排气孔;8、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架、堆肥仓和排气管;/n所述支架用于为堆肥仓提供支撑,使所述堆肥仓离开地面;/n所述堆肥仓包括上部开口、一侧壁作为出料板的容纳仓和覆盖该开口的、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顶盖,所述容纳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n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进料板;/n所述排气管从所述顶盖向上伸出到一定高度并通过顶盖上的排气孔与堆肥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架、堆肥仓和排气管;
所述支架用于为堆肥仓提供支撑,使所述堆肥仓离开地面;
所述堆肥仓包括上部开口、一侧壁作为出料板的容纳仓和覆盖该开口的、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顶盖,所述容纳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进料板;
所述排气管从所述顶盖向上伸出到一定高度并通过顶盖上的排气孔与堆肥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位于所述容纳仓上方的上顶板和位于所述上顶板两侧的两个斜顶板,所述上顶板和斜顶板的两端连接有侧板;所述上顶板、斜顶板、侧板、容纳仓侧壁和底板合围成堆肥仓;至少一个所述斜顶板作为进料板,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容纳仓的侧壁上,用于向外翻转打开进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仓内设有用于将垃圾堆肥推向出料口的刮板,所述刮板平行于所述出料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刮板移动的推手,所述容纳仓侧壁上设置有槽孔,所述推手通过所述槽孔伸出到所述容纳仓外并在推力作用下沿着所述槽孔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烟囱抬升效应的垃圾堆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薇徐长勇蒲志红郑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