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有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热量,若是该热量不能很好的散出可能会使得该电机内部的元器件出现损坏的现象,这样会使得整体的设备失去动力的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连接底座(1)与电机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电机主体(2),所述连接底座(1)与电机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盒(4),所述接线盒(4)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主体(2)的上端的表侧,所述电机主体(2)的右端的表侧设置有连接法兰(5),所述连接法兰(5)焊接连接在电机主体(2)的右端的表侧,所述电机主体(2)的内部的右端设置有联动轴(6),所述联动轴(6)套接在电机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所述电机主体(2)的左端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端盖(3),所述散热端盖(3)通过螺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连接底座(1)与电机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电机主体(2),所述连接底座(1)与电机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盒(4),所述接线盒(4)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主体(2)的上端的表侧,所述电机主体(2)的右端的表侧设置有连接法兰(5),所述连接法兰(5)焊接连接在电机主体(2)的右端的表侧,所述电机主体(2)的内部的右端设置有联动轴(6),所述联动轴(6)套接在电机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所述电机主体(2)的左端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端盖(3),所述散热端盖(3)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主体(2)的左端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2)的组成包括有转子磁芯(21)、永磁材料(22)、转子导条(23)、外壳(24)与定子转芯(25),所述转子磁芯(21)的右端设置有永磁材料(22),所述转子磁芯(21)与永磁材料(22)套接,所述永磁材料(22)的右端设置有转子导条(23),所述转子导条(23)与永磁材料(22)套接,所述转子导条(23)的右端设置有外壳(24),所述外壳(24)与转子导条(23)套接,所述外壳(24)的右端的内部设置有定子转芯(25),所述定子转芯(25)与外壳(24)套接,所述电机主体(2)通过外壳(24)与连接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内转子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盖(3)的组成包括有本体(31)、通轴(32)、散热风扇(33)、第一散热窗(34)、壳体(35)与第二散热窗(36),所述本体(31)的内部的轴心处设置有通轴(32),所述通轴(32)与本体(31)套接固定,所述本体(31)的右端的表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3),所述本体(31)与散热风扇(33)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散热风扇(33)的右端设置有壳体(35),所述壳体(35)的外侧的一周处设置有第一散热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