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706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直流输入、锂电池、控制电路、降压多路输出组成。直流输入连接市电AC220V、输出直流电压给控制电路。锂电池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入端接直流输入与锂电池,输出端接降压多路输出电路,控制电路实现直流输入与锂电池供电切换。降压多路输出输入端接控制电路,输出端接各种不同额定电压的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场效应管实现直流输入和锂电池供电自动切换、采用降压控制器得到多路不同电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其中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进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大多数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需要内置电源与市电双电源供电。并且电子产品内部不同模块使用电压不尽相同,因此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的电源不能通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期待通过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产生多路不同电压应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有降压控制器U1、U2,场效应管Q1、Q2,直流输入电路,锂电池,二极管D9、D7,贴片LEDD2、D4,稳压管D1、D3,电阻R4、R1、R2,压敏电阻VDR1、VDR2,电容C1、C3、C2、C4,电感L1、L2,保险管F1、F2,接线端子P1、P2组成。直流输入由适配器提供,连接二极管D9正极,二极管D9负极连接二极管D7负极,电阻R4为下拉电阻与场效应管Q1、Q2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Q2并联,源极与锂电池正极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7正极连接,电流通过保险管F1、F2分别流向降压控制器U1、U2,滤波电感C1正极与降压控制器U1引脚1连接,负极接地,降压控制器U1引脚3、5接地,引脚2与稳压管D1负极连接,引脚4与电容C2正极连接,稳压管D1正极接地,电感L1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1引脚2,一头接电容C2正极,电感C2负极接地,限流电阻R1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1引脚4,一头接贴片LED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接地,压敏电阻VDR1一头接电阻R1,一头接地。接线端子P1接在压敏电阻VDR1两端。滤波电容C3正极与降压控制器U2引脚1连接,负极接地,降压控制器U2引脚3、5接地,引脚2与稳压管D3负极连接,引脚4与电感C4正极连接,稳压管D3正极接地,电感L2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2引脚2,一头接电容C4正极,电感C4负极接地,限流电阻R2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2引脚4,一头接贴片LEDD4正极,二极管D4负极接地,压敏电阻VDR2一头接电阻R2,一头接地。接线端子P2接在压敏电阻VDR2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场效应管Q1、Q2并联,均为PMOS型场效应管,型号为IRF9542。进一步的,所述降压控制器U1为LM2576-12降压控制器。降压控制器U2为LM2576-5降压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输入由24V/5A适配器提供输入。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为24V/12000mAh锂电池。在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9、D7型号均为10A01。更进一步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1型号为1N4733,稳压二极管D3型号为1N4742。为了确保效果,所述压敏电阻VDR1型号为5D180K,压敏电阻VDR2型号为5K30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控制电路采用场效应管为为主控器件,降压电路采用LM2576系列器件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还便于维护。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供双电源供电还可以输出多路不同电压,从而使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不同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并联在一起的两个场效应管Q1、Q2实现双电源供电切换,两个场效应管的其中一个损坏后电源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电源运行的稳定向。(3)本专利技术采用低纹波,高频率,大电流输出的开关型降压控制器LM2576系列,可以有效的提高输出电压稳定性,并且输出大电流,有效提高负载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容量,小体积锂电池,能够提高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巡航时间,减轻设备体积与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有降压控制器U1、U2,场效应管Q1、Q2,直流输入电路,锂电池,二极管D9、D7,贴片LEDD2、D4,稳压管D1、D3,电阻R4、R1、R2,压敏电阻VDR1、VDR2,电容C1、C3、C2、C4,电感L1、L2,保险管F1、F2,接线端子P1、P2组成。场效应管Q1、Q2实现直流输入和锂电池供电自动切换,降压控制器U1、U2实现多路减压输出,贴片LEDD2、D4点亮表明降压输出电路工作正常,贴片LEDD2、D4熄灭表明降压输出电路损坏,压敏电阻VDR1、VDR2保证接入电路的负载安全。连接时直流输入电路由适配器提供连接二极管D9正极,二极管D9负极连接二极管D7负极,电阻R4为下拉电阻与场效应管Q1、Q2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Q2并联,源极与锂电池正极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7正极连接,电流通过保险管F1、F2分别流向降压控制器U1、U2,滤波电感C1正极与降压控制器U1引脚1连接,负极接地,降压控制器U1引脚3、5接地,引脚2与稳压管D1负极连接,引脚4与电容C2正极连接,稳压管D1正极接地,电感L1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1引脚2,一头接电容C2正极,电感C2负极接地,限流电阻R1一头接接降压控制器U1引脚4,一头接贴片LED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接地,压敏电阻VDR1一头接电阻R1,一头接地。接线端子P1接在压敏电阻VDR1两端。滤波电感C3正极与降压控制器U2引脚1连接,负极接地,降压控制器U2引脚3、5接地,引脚2与稳压管D3负极连接,引脚4与电感C4正极连接,稳压管D3正极接地,电感L2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2引脚2,一头接电容C4正极,电感C4负极接地,限流电阻R2一头接降压控制器U2引脚4,一头接贴片LEDD4正极,二极管D4负极接地,压敏电阻VDR2一头接电阻R2,一头接地。接线端子P1接在压敏电阻VDR1两端,接线端子P2接在压敏电阻VDR2两端。使用时所述直流输入和锂电池给电源供电,本实例中所述直流输入由24V/5A适配器提供输入,所述锂电池为24V/12000mAh锂电池,所述场效应管Q1、Q2并联,均为PMOS型场效应管,型号为IRF9542,所述降压控制器U1为LM2576-12降压控制器。降压控制器U2为LM2576-5降压控制器,所述二极管D9、D7型号均为10A01,所述稳压二极管D1型号为1N4733,稳压二极管D3型号为1N4742,所述压敏电阻VDR1型号为5D180K,压敏电阻VDR2型号为5K300。所述场效应管Q1、Q2与二极管D9、D7与下拉电阻R4组成控制电路,实现直流输入供电和锂电池供电自动切换,当有外部直流输入时场效应管Q1、Q2截止,直流输入通过二极管D9导通至降压电路,当没有外部直流输入时场效应管Q1、Q2导通,锂电池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接控制电路,直流输入可以是适配器输入;锂电池放电回路接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实现直流输入与锂电池供电切换,降压多路输出电路为外部负载提供多路不同电压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端接控制电路,直流输入可以是适配器输入;锂电池放电回路接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实现直流输入与锂电池供电切换,降压多路输出电路为外部负载提供多路不同电压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场效应管Q1、Q2并联组成,Q1、Q2均为PMOS型场效应管,型号为IRF95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多路输出以降压控制器为核心器件,降压控制器U为LM2576系列高频开关型降压控制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平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