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67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模块、电路板和导通模块;报警模块与防雷模块焊接,报警模块能够移动以警示防雷模块发生脱扣;导通模块铰接在报警模块移动轨迹的延长线上,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在第一状态下,报警模块与防雷模块焊接,导通模块与第一导通部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报警模块与防雷模块脱焊,报警模块移动,且报警模块能够推动导通模块转动与第二导通部连通。解决了防雷模块脱扣报警依靠开关可靠性差,报警不及时的问题。在报警模块与防雷模块处于焊接或者脱焊时,导通模块直接与电路板的第一导通部或第二导通部连通,直接通过电路板将信号变化传出,提高报警可靠性和及时性。

Alarm device and surge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
技术介绍
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坏。浪涌保护器主要包括防雷模块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防雷模块连接,在防雷模块漏电流增大,温度升高,导致防雷模块脱扣时,报警装置接收信号进行报警,现有的报警装置依靠报警开关报警,由于报警开关可靠性差,导致脱扣报警并不及时,形成重大隐患,造成被保护电路器件处于无保护状态,带来损失,造成损坏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解决了现有的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报警依靠开关可靠性差,报警不及时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模块、电路板和导通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模块(11)、电路板(12)和导通模块(13);/n所述报警模块(11)与防雷模块(2)焊接,且所述报警模块(11)能够移动以警示所述防雷模块(2)发生脱扣;/n所述导通模块(13)铰接在所述报警模块(11)移动轨迹的延长线上,所述电路板(1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通部(121)和第二导通部(122);/n所述导通模块(13)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报警模块(11)与所述防雷模块(2)焊接,所述导通模块(13)与第一导通部(121)连通;/n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报警模块(11)与所述防雷模块(2)脱焊,所述报警模块(11)移动,且所述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模块(11)、电路板(12)和导通模块(13);
所述报警模块(11)与防雷模块(2)焊接,且所述报警模块(11)能够移动以警示所述防雷模块(2)发生脱扣;
所述导通模块(13)铰接在所述报警模块(11)移动轨迹的延长线上,所述电路板(1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通部(121)和第二导通部(122);
所述导通模块(13)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报警模块(11)与所述防雷模块(2)焊接,所述导通模块(13)与第一导通部(121)连通;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报警模块(11)与所述防雷模块(2)脱焊,所述报警模块(11)移动,且所述报警模块(11)能够推动导通模块(13)转动与所述第二导通部(1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11)包括第一报警杆(111)、第二报警杆(112)、第一轨道架(113)和第二轨道架;
所述第一轨道架(113)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槽(114),所述第一报警杆(111)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槽(114)内,所述第一报警杆(111)的一端与所述防雷模块(2)的一侧焊接,且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槽(114)移动;
所述第二轨道架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报警杆(112)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槽内,所述第二报警杆(112)的一端与所述防雷模块(2)的另一侧焊接,且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移动;
所述第一轨道槽(114)和第二轨道槽相背设置,且所述电路板(12)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架(113)的另一端面和第二轨道槽架的另一端面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杆(111)包括第一杆体(115)和第一弹性件(116),所述第二报警杆(112)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轨道架(11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117),所述第一弹性件(116)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117)上,所述第一杆体(115)上设置有第一镂空部(118),所述第一导向柱(117)朝向所述第一镂空部(118);
所述第二轨道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有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导向柱朝向所述第二镂空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