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属于生物电化学
技术介绍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systems,BESs)是一种交叉学科的前沿技术,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和可利用能源日益剧减,BESs的运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微生物电解电池(MECs)和微生物电合成电池(MESs)等技术的总称。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又可以处理废水的新型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相继有多种产电微生物菌株被发现,大大拓展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如直接制造生物传感器、处理废水产电等。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对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有重大意义,其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关于MFC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产电微生物的产电能力和去污效能方面,研究的绝大多数微生物为地杆菌属(Geobacter)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等。产电微生物与MFC阳极电极间存在呼吸作用,即:微生物在产能代谢中底物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非产电微生物和辅助产电微生物共培养,然后接种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加入电子供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非产电微生物和辅助产电微生物共培养,然后接种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加入电子供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产电微生物为Clostridiumintestinale,所述辅助产电微生物为Geobactersulfurreducen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产电微生物和辅助产电微生物在共培养前还需分别进行厌氧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的接种量按照体积分数为5~10%;接种前,所述非产电微生物和辅助产电微生物的OD600为0.4~0.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还需每3~5天接种传代,传到第5~7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非产电微生物产电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周顺桂,叶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