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54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置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线架上设置有可带动线筒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置线架中部相铰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置线架一端固连有置线杆,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的活动杆相铰接,且所述置线杆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与置线架相垂直,其通过置线杆将线筒与置线架连接,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转动,实现了线缆的自动解绕和进给,并且可以轻松巧妙的完成线筒的安装。

A cabl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
本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包括内置导线和包覆在导线外的绝缘层,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控制安装、设备连接等领域。为了适应电力的远距离输送,线缆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出厂长度较长,并以卷绕在卷线筒上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但在线缆与线缆之间,或线缆与设备连接时,需要先对卷绕在卷线筒上的线缆进行切断、进行接头制作等操作。在进行线缆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线缆解绕,即从线筒上将线缆逐步取下。由于线筒和缠绕在其上的线缆的自重,线缆的解绕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线卷很重,往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安装人工很难完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其通过置线杆将线筒与置线架连接,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转动,实现了线缆的自动解绕和进给,并且可以轻松巧妙的完成线筒的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置线架,所述置线架上设置有可带动线筒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底座(41)和位于底座(41)上方的置线架(44),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线架(44)上设置有可带动线筒(5)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2)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向上延伸有连接部(411),所述连接部(411)与置线架(44)中部相铰接,所述底座(41)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46);所述的置线架(44)一端固连有置线杆(43),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46)的活动杆(461)相铰接,且所述置线杆(43)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与置线架(44)相垂直,所述置线架(44)上在背离所述置线杆(43)侧还设有过线杆(45),所述过线杆(45)为竖直设置且高于线筒(5);/n所述过线杆(45)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底座(41)和位于底座(41)上方的置线架(44),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线架(44)上设置有可带动线筒(5)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2)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向上延伸有连接部(411),所述连接部(411)与置线架(44)中部相铰接,所述底座(41)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46);所述的置线架(44)一端固连有置线杆(43),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46)的活动杆(461)相铰接,且所述置线杆(43)的轴线水平设置且与置线架(44)相垂直,所述置线架(44)上在背离所述置线杆(43)侧还设有过线杆(45),所述过线杆(45)为竖直设置且高于线筒(5);
所述过线杆(45)具有过线杆支架(456)和位于过线杆支架(456)上端的过线轮(451),所述线筒(5)的线材从所述过线轮(451)上端穿过,且嵌入所述过线轮(451)的轮槽内,所述过线轮(451)与一过线轮支杆(452)转动连接,一固定块(454)固设于所述过线杆支架(456)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跃李闽王冬林王超陆海强范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嘉兴恒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