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50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针对现有的滑动变阻器在工作时容易发热,损坏变阻器,同时无法对电阻进行细微调节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之间焊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焊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焊接有双金属片,所述固定管的外部套设有电阻丝,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蜗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使锥齿轮转动,锥齿轮通过齿槽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带动弹性片转动,使弹性片在电阻丝之上滑动,达到微调的目的,电阻丝发热使双金属片形变,移动柱上升,移动柱通过推杆使第一导体转动,并与第二导体分离,装置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阻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
技术介绍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阻值的电气设备,现有的滑动变阻器在工作时容易发热,特别是过流时,发热更为严重,极有可能损坏变阻器,同时现有的滑动变阻器调节时,只能增大或是减小电阻丝一圈的电阻,无法对电阻进行细微调节。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8002017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元件,其带有壳体、用于使该过压保护元件与要保护的电流或信号线路电连接的接头、两个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并联地电连接的变阻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变阻器之间的中间电极,其中该壳体具有两个由金属构成的相互电连接的壳体半部,其中该中间电极相对于所述壳体半部绝缘。上述专利中的一种过压保护元件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无法对电阻进行细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滑动变阻器在工作时容易发热,损坏变阻器,同时无法对电阻进行细微调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之间设有固定管(5),固定管(5)的内部设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的顶端设有双金属片(25),所述固定管(5)的外部套设有电阻丝(6),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设有第二导体(11)和第三导体(12),第三导体(1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体(9),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管(5)在两个第一通孔处均设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处于所述双金属片(25)和所述第一导体(9)之间,所述第二导体(11)和所述第三导体(12)的中部设有移动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之间设有固定管(5),固定管(5)的内部设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的顶端设有双金属片(25),所述固定管(5)的外部套设有电阻丝(6),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设有第二导体(11)和第三导体(12),第三导体(1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体(9),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管(5)在两个第一通孔处均设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处于所述双金属片(25)和所述第一导体(9)之间,所述第二导体(11)和所述第三导体(12)的中部设有移动体(13),移动体(13)的底端设有两个固定杆(15),两个固定杆(15)之间设有转动环(18),转动环(18)的内部设有弹性片(31),所述转动环(18)的一侧设有导电环(28),所述移动体(13)的底端设有第四导体(29),所述转动环(18)的一侧开设有齿槽(16),所述移动体(13)的底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移动体(13)在第二通孔处设有传动轴(21),传动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22),所述传动轴(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20),所述移动体(1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移动体(13)在第三通孔处设有蜗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流微调滑动变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18)的内部等距设有四个固定块(27),所述弹性片(31)处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27)的底端,所述导电环(28)与所述弹性片(31)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四导体(29)的顶端与所述第三导体(12)接触,所述第四导体(29)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繁荣向堃彭禄方娜钟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