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综合管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在日本将综合管廊成为“共同沟″,在我国台湾省将综合管廊成为“共同管道″,在欧美则将综合管廊称为“CommonServiceTunnel″。目前国内外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采用的隧道及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有:反应谱法、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等。然而对于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程实践中都有无法避免的缺点,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方法,提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计算地震作用的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标准段和非标准段;对标准段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受力分析;对非标准段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结果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标准段和非标准段;对标准段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受力分析;对非标准段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结果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标准段和非标准段包括: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判断周围地层分布是否均匀、规则,判断该段管廊是否具有对称轴,判断长宽比或高宽比是否均大于3,如上述条件均满足,则为标准段,如没有均满足,则为非标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位移法计算受力具体包括:建立标准段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输入土体参数,根据反应位移法计算标准段各部位的受力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程分析法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建立非标准段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输入地震波参数和土体参数,根据时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敏,周建华,倪文龙,戴源,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