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585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具体涉及氡浓度检测、需风量算法与通风系统控制,包括PLC控制柜、触摸显示屏、变频器和需风量计算模型,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输出端连接,所述PLC控制柜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风阀、第二控制风阀、连续测氡仪和报警器,所述连续测氡仪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获取的作业场所实时氡浓度变化情况,在达到节能和氡浓度达标的前提下,通过需风量算法给出所需通风量,进而调控送风机、排风机、通风柜和侧吸式排风罩的工作状态,使作业场所实现持续24小时通风,避免空间中高氡浓度聚集,同时保证人员进入后的正常通风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氡浓度检测与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及地下工程尤其是存在天然氡释放源项的实践活动中,天然辐射水平会增高至较高水平,高于GB18871-2002《电力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和GBZ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的限值要求。由于存在天然氡释放源项,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辐射防护的需求,需要实施监测氡释放量核算通风量,以经济合理的方式将氡及氡子体附加照射控制在可合理的最低水平。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作业场所的氡释放量、场所氡浓度和通风量数值进行计算,获取数值从而进行氡排放和氡含量控制。而根据国家最新标准规范要求(已有地下建筑氡浓度低于200Bq/m3,待建地下建筑氡浓度低于200Bq/m3),但是由于地下建筑的氡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是处于变化的状态,无法根据氡浓度的变化控制作业场所通风系统,从而达到在节能的前提下实现氡浓度和作业场所通风系统的平衡。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柜(1)、触摸显示屏(2)和变频器(3),所述变频器(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1)输出端连接,所述PLC控制柜(1)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风阀(4)、第二控制风阀(5)、连续测氡仪(6)、报警器(7)和风压传感器(12),所述连续测氡仪(6)和风压传感器(1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7)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1)的输出端连接;/n所述第一控制风阀(4)的输出端连接有通风柜(8),所述第二控制风阀(5)的输出端连接有侧吸式排风罩(9);/n所述变频器(3)的输出端设有排风机(10)和送风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柜(1)、触摸显示屏(2)和变频器(3),所述变频器(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1)输出端连接,所述PLC控制柜(1)还连接有第一控制风阀(4)、第二控制风阀(5)、连续测氡仪(6)、报警器(7)和风压传感器(12),所述连续测氡仪(6)和风压传感器(1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7)的输入端与PLC控制柜(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风阀(4)的输出端连接有通风柜(8),所述第二控制风阀(5)的输出端连接有侧吸式排风罩(9);
所述变频器(3)的输出端设有排风机(10)和送风机(11),所述变频器(3)用于控制排风机(10)和送风机(11)的运行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10)、送风机(11)、通风柜(8)和和侧吸式排风罩(9)上均设有实体控制按钮,所述排风机(10)、送风机(11)、通风柜(8)和和侧吸式排风罩(9)均包含两种控制模式,为实体控制按钮控制模式和PLC控制柜(1)远程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风阀(4)和第二控制风阀(5)均设置为电磁阀,用于接收PLC控制柜(1)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通风柜(8)和侧吸式排风罩(9)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作业场所的智能通风排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测氡仪(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连续测氡仪(6)的安装高度均为1.5M,采用不锈钢钢架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业场所氡浓度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1)还接收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排风机(10)和送风机(11)实体控制按钮和工作状态显示;通风柜(8)实体控制按钮及工作状态显示;侧吸式排风罩(9)实体控制按钮及工作状态显示;多个连续测氡仪(6)数据在线实时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胡鹏华李先杰王攀黄杰初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