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望东专利>正文

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339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包括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上铺设有第一反射膜(2),所述第一反射膜(2)上覆盖有硅藻石英层(3),所述硅藻石英层(3)内设有具有引出的外接引线的温度传感器(8),所述硅藻石英层(3)上铺设有第二反射膜(4),所述第二反射膜(4)的两端均设有电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发热涂层的温度,能够对发热涂层的制热量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制热量较高导致室内空气过于干燥的情况,并且,通过保温板能够有效的阻隔室内与室外的温度传导,使得发热涂层的热能,能够在室内大面积辐射,及时的给室内人体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感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

A kind of carbon thermal composite building decorative boar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室内采暖的发热热源,除了集中供暖以外,独立采暖系统,依然是以传统的电阻丝发热,半导体发热,及热泵制热。其中电阻丝和半导体发热的发热体面积相对较小,相对而已可称之为点发热,其特点是能量密度高,温度较高。其发热量的提供,靠的是,提高发热点的电能功率,提高发热体的温度,来给受热体升温。这样的结果往往因维恩偏移效应而降低电热辐射转化率。通常这种加热方式的工作电压大都为市电,也即220VAC,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由于它们是点发热,也导致热辐射能量衰减与距离的关系比平面发热多了一个指数级。而使用近几年开始在市场上推广的热泵加热的采暖方式,依靠逆卡诺循环原理,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COP有较好的表现。由于它通过热传导加空气强热对流传热,实际综合COP比宣称的要低,且普遍存在空气水分流失的不足,易出现的室内过于干燥。尤其在冬季原本就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使得这一状况变得变本加厉,同时由于强对流的存在,加剧空气中的微颗粒弥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上铺设有第一反射膜(2),所述第一反射膜(2)上覆盖有硅藻石英层(3),所述硅藻石英层(3)内设有具有引出外接引线的温度传感器(8),所述硅藻石英层(3)上铺设有第二反射膜(4),所述第二反射膜(4)的两端均设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上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9)、下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10)以及设置于上、下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之间的具有引出外接引线的电极(11),所述第二反射膜(4)和所述电极组件上设有发热涂层(5),所述发热涂层(5)上覆盖有覆盖层(6),所述覆盖层(6)上铺设有装饰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上铺设有第一反射膜(2),所述第一反射膜(2)上覆盖有硅藻石英层(3),所述硅藻石英层(3)内设有具有引出外接引线的温度传感器(8),所述硅藻石英层(3)上铺设有第二反射膜(4),所述第二反射膜(4)的两端均设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上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9)、下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10)以及设置于上、下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层之间的具有引出外接引线的电极(11),所述第二反射膜(4)和所述电极组件上设有发热涂层(5),所述发热涂层(5)上覆盖有覆盖层(6),所述覆盖层(6)上铺设有装饰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为聚氨酯保温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石英层(3)是由硅藻泥与石英砂材料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硅藻石英层(3)上表面的两端均先涂覆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使之形成下石墨碳纤维混合物层(10),然后将所述电极(11)覆盖于所述下石墨碳纤维混合物层(10)上并引出外接引线,再涂覆石墨与碳纤维混合物使之形成上石墨碳纤维混合物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望东
申请(专利权)人:许望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