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入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33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对入轨装置,它由两个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构它有一长方形底盘,底盘之上固定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之上设有腔体内空的移动架,两移动架相对面,垂直设有滑轨,与滑轨配用设有升降托块,所述升降托块下配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在移动架空腔及底盘孔洞内,所述移动架后设移动油缸,所述底盘设有可供升降油缸移动的长条形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机械化自动化地将压装好的轮对送入相对应的轨道,省时省力,填补技术和市场空白,进一步完善了轨道交通自动化生产线。

Wheel set rail ent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对入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装备机械,具体与一种轮对入轨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在轮对生产车间,一般设有不同轨距的轨道,如宽轨、窄轨、标准轨道等,以适应不同轨距的轮对压装完成后进入相应的轨道,从而快速进入下一工序的工作,据了解,目前尚无一种机械或装置使轮对进入相应轨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对入轨装置,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快速将轮对送入相应轨道,省时省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对入轨装置,它由两个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构它有一长方形底盘,底盘之上固定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之上设有腔体内空的移动架,两移动架相对面,垂直设有滑轨,与滑轨配用设有升降托块,所述升降托块下配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在移动架空腔及底盘孔洞内,所述移动架后设移动油缸,所述底盘设有可供升降油缸移动的长条形孔洞。所述的升降托块是由两个与垂直滑轨配套的滑槽件、以及与滑槽件垂直相连的小平板构成,小平板上固设有V形托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机械化自动化地将压装好的轮对送入相对应的轨道,省时省力,填补技术和市场空白,进一步完善了轨道交通自动化生产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底盘、11孔洞,2横向导轨,3移动架,4滑轨,5升降托块、51滑槽件、52小平板、53V形托枕,6升降油缸,7移动油缸,8轮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对入轨装置,它由两个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构它有一长方形底盘1,底盘之上固定设有横向导轨2,横向导轨之上设有腔体内空的移动架3,两移动架相对面,垂直设有滑轨4,与滑轨配用设有升降托块5,所述升降托块下配置有升降油缸6,所述升降油缸设在移动架空腔及底盘孔洞11内,所述移动架后设移动油缸7,所述底盘设有可供升降油缸移动的长条形孔洞11。所述的升降托块是由两个与垂直滑轨配套的滑槽件51、以及与滑槽件垂直相连的小平板52构成,小平板上固设有V形托枕53。上述的底盘、移动架、升降托块均为焊接加工件,油缸为外购件或专用定制件。油缸的动作由专门配设的液压站控制。本技术底盘装置在车间地平面之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轮对装配完成,置于小车之上,并送入本装置,升降油缸上升,使升降托块上升接住轮对,V形托枕托住轮对轴颈部位,然后移动油缸工作,使移动架左右移动,将轮对移至相应配设的轨道处,升降托块下降,将轮对平稳地放置在相应轨道上,从而顺利进入下一道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对入轨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两个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构它有一长方形底盘,底盘之上固定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之上设有腔体内空的移动架,两移动架相对面,垂直设有滑轨,与滑轨配用设有升降托块,所述升降托块下配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在移动架空腔及底盘孔洞内,所述移动架后设移动油缸,所述底盘设有可供升降油缸移动的长条形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对入轨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两个完全相同且相对的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构它有一长方形底盘,底盘之上固定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之上设有腔体内空的移动架,两移动架相对面,垂直设有滑轨,与滑轨配用设有升降托块,所述升降托块下配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设在移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霄喻国锋童俊军喻侃汪亮廖威祝朝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