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屋面及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29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曲屋面及建筑,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双曲屋面具有多种功能性结构,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该双曲屋面包括屋面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均设置于屋面单元。挡雪单元能够较好地避免积雪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影响排水功能,同时还能够避免屋顶的积雪滑出屋顶坠落地面,较好地避免坠雪伤人的情况出现。融雪单元能够融化屋面的积雪,避免积雪过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减小落雪堵塞排水系统的可能性,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得到较好的保障。一种建筑,其包括上述的双曲屋面。该建筑具有多种功能性的安全结构,使用的安全性较高。

Hyperbolic roof an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屋面及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曲屋面及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双曲屋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双曲屋面一般都是采用金属屋面构造。在修建造型较为奇特、曲面较为复杂的双曲屋面时,一般下层采用功能性的屋面,上层采用装饰性的金属屋面。对于双曲屋面而言,上层的装饰性屋面十分重要,在设计及修建时需要考虑到建成后的安全问题,以保证双曲屋面能够在自然环境下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屋面,其具有多种功能性结构,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包括上述双曲屋面,其使用安全性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曲屋面,其包括屋面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均设置于屋面单元。挡雪单元能够较好地阻止屋顶的落雪滑落,避免滑雪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影响排水功能,同时还能够避免屋顶的积雪滑出屋顶坠落地面,较好地避免坠雪伤人的情况出现。同时融雪单元能够融化屋面的积雪,避免落雪蓄积过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减小落雪堵塞排水系统的可能性,保证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屋面单元为曲线形,因此不会出现凸起的屋脊,防水性能更佳,同时美观性也更好。屋面单元还包括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包括水槽,水槽安装于屋面单元的最高点,天沟位于屋面单元最低点。水槽与天沟共同对双曲屋面进行排水。融雪单元安装于天沟,融雪单元能够将天沟内的积雪融化,避免积雪堵塞天沟,使天沟保持畅通,从而保持较好的排水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融雪单元包括多根电热带,多根电热带均安装于天沟的底部。天沟中积雪较多影响到天沟的排水能力时,电热带通电开始加热,从而融化天沟内的积雪,使天沟能够保持较为良好的排水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屋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屋面、第二屋面与第三屋面,第一屋面能够起到装饰作用,外形美观,且能够对第二屋面起到保护作用,减小第二屋面因外界因素产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水槽安装于第三屋面。挡雪单元设置于第一屋面靠近天沟的一侧,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第一屋面的积雪滑落到天沟的可能性,较好地避免积雪堵塞天沟,使天沟保持较好的排水能力。第一屋面包括多个装饰板,多个装饰板均倾斜安装于第二屋面,通过多个倾斜的装饰板组合,形成观赏性较佳的曲线,使屋面具有较美观的曲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挡雪单元包括支撑杆与多个挡片,支撑杆安装于装饰板远离第二屋面的一侧,支撑杆的设置方向与天沟的方向一致,支撑杆与为挡片提供安装位置,使安装后的多个挡片能够阻止积雪向天沟滑落。多个挡片的一端间隔安装于支撑杆,另一端与装饰板贴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挡片呈“J形”,挡片的直端固定于支撑杆,弯端朝向远离天沟的方向。挡片采用“J”字形使得挡片与装饰板形成的夹角为圆角,从而降低了圆角处的积雪清理的难度,同时还能够避免夹角处的积雪化冰时产生棱角,提高了安全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曲屋面还包括防坠单元,防坠单元能够为施工人员及后期的维护检修人员提供较好的安全防护,减小操作人员坠落的可能性。水槽靠近屋面单元的一侧低于水槽远离屋面单元的一侧,防坠单元包括防坠件,防坠件设置于水槽的高侧。防坠件设置在水槽较高的一侧,因此较低的一侧不会对防坠件的安装造成影响,且不会对操作人员使用防坠件时造成干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坠单元还包括连接绳。沿水槽的设置方向上,多个防坠件间隔设置于水槽的高侧,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方便、无阻碍地接触到防坠件。多个防坠件均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水槽的设置方向一致,连接绳贯穿多个通孔并固定。操作人员可以将安全绳固定在连接绳上从而提供防坠保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曲屋面还包括防雷单元,防雷单元能够将闪电吸引并将电流传递至建筑并进一步传递至大地。防雷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引雷凸起与传递组件,传递组件用于将引雷凸起传递的电荷传递至建筑及大地。第二屋面包括多个屋面板,任意相邻两个屋面板之间采用直立锁边咬合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直立锁边咬合方式连接的屋面板连接紧密,防水性能好,因此第二屋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任意相邻的两个屋面板的连接处形成引雷凸起,屋面板通过引雷凸起与传递组件的配合安装于第三屋面。通过屋面板连接时的结构自然形成引雷凸起,不会对屋面板的结构造成破坏,使得屋面板的结构能够保持完整,提升屋面板的承受能力,从而间接的延长屋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结构完整的屋面板的防水性能也比较有保障。一种建筑,其包括上述的双曲屋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曲屋面,其具有多种功能性结构,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该双曲屋面包括屋面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均设置于屋面单元。挡雪单元能够较好地阻止屋顶的落雪滑落,避免滑雪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影响排水功能,同时还能够避免屋顶的积雪滑出屋顶坠落地面,较好地避免坠雪伤人的情况出现。同时融雪单元能够融化屋面的积雪,避免落雪蓄积过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减小落雪堵塞排水系统的可能性,保证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该双曲屋面还包括防坠单元与防雷单元。防坠单元能够为施工人员与后期的维护检修人员提供较好的防坠保护,减小操作人员发生意外坠落事件的可能性,为操作人员提供生命保障,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防雷单元能够发挥防雷作用,将闪电吸引并将电流通过建筑传递至大地,从而减小闪电伤人的可能性,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建筑,其包括上述的双曲屋面。该建筑具有多种功能性的安全结构,使用的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曲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屋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雪单元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融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固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所述挡雪单元与所述融雪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屋面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单元、挡雪单元与融雪单元,所述挡雪单元与所述融雪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屋面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单元为曲线形,所述屋面单元还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水槽与天沟,所述水槽安装于所述屋面单元的最高点,所述天沟位于所述屋面单元的最低点,所述融雪单元安装于所述天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融雪单元包括多根电热带,多根所述电热带均安装于所述天沟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屋面、第二屋面与第三屋面,所述水槽安装于所述第三屋面,所述挡雪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屋面靠近所述天沟的一侧,所述第一屋面包括多个装饰板,多个所述装饰板均倾斜安装于所述第二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曲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雪单元包括支撑杆与多个挡片,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装饰板远离所述第二屋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天沟的方向一致,多个所述挡片的一端间隔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装饰板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双曲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进存益亚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