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24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包括有主牵引车,主牵引车上连接有折叠式悬臂,折叠式悬臂的下端连接有吊篮;与主牵引车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龙门架,龙门架横跨在双幅桥梁的中间间隙上,龙门架立柱的下端设有副牵引装置,龙门架的顶端为横梁,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经提拉绳与吊篮的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双幅桥梁的专用桥检车,结构稳固,安全性高,成本低,且具有同时适用于建设中的双幅桥梁和运行中的双幅桥梁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检车,特别是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
技术介绍
我国已建成桥梁数量已超过80万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役桥梁的基本状况逐步下降,为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在对一些高险桥梁的检测、维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桥检车来完成,目前常用的桥检车主要有吊篮式、桁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这类桥检车主要由牵引车辆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搭建一个悬臂式工作平台,以便于检测、施工人员通过桥面到达梁底进行桥梁检测、加固相关工作。这类桥检车多为单吊点结构,在工程运用中晃动明显且事故频发,且受悬臂结构体系影响,平台系统一般刚度要求高,造成整个结构相对繁重,且设备维修和维护成本高,并且,受结构影响,这类桥检车下端的吊篮无法大重量的承载,因为,大重量容易引发侧翻等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现目前出现了双吊点的桥检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其结构通常是在梁桥上设置龙门架,通过在龙门架两侧个设1个吊点,用于悬吊下端的吊篮,但是,这类桥检车的龙门架横跨桥面,阻碍交通运行,只适用于还未投入使用的桥梁检修;此外,当现有的双吊点桥检车用于运行中的桥梁检修时,由于桥梁边上存在路灯等障碍物,这类自制的双吊点桥检车根本无法在桥面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本专利技术为双幅桥梁的专用桥检车,结构稳固,安全性高,成本低,且具有同时适用于建设中的双幅桥梁和运行中的双幅桥梁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包括有主牵引车,主牵引车上连接有折叠式悬臂,折叠式悬臂的下端连接有吊篮;与主牵引车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龙门架,龙门架横跨在双幅桥梁的中间间隙上,龙门架立柱的下端设有副牵引装置,龙门架的顶端为横梁,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经提拉绳与吊篮的一端连接。前述的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所述提升装置为卷扬机。前述的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所述横梁的一端经转轴连接在龙门架一侧的立柱上,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翻转电机,横梁的另一端经螺钉连接在龙门架另一侧的立柱上。前述的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所述提升装置设于龙门架靠近翻转电机一侧的立柱的顶端,横梁中部设有滑轮,所述提拉绳从滑轮的上侧绕过后垂直向下与吊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双幅桥梁的桥面为依托,在双幅桥梁之间设置龙门架,从而获得一个吊点,与另一侧传统的悬臂式桥检车相结合,形成了双吊点结构,极大的增加了桥检车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由于龙门架横跨在双幅桥梁之间,吊点受力在龙门架的中部,因此,龙门架一侧无需强大的配重来维持平衡,从而使得龙门架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双吊点的结构使得悬臂式桥检车一侧的悬臂以及吊篮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刚度要求,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龙门架的横梁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立柱上,并连接翻转电机,当桥检车移动过程中遇到路灯或者双幅桥梁之间的连接带等障碍物时,横梁可以像停车场道闸一样抬起,从而避开障碍物,使得在修建中的桥梁或者运行中的桥梁上均能实现桥梁检修,并且,由于桥面正上方没有龙门架的阻挡,使得对运行中的桥梁进行检修时,不会阻碍交通的正常运行;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提升装置设置在龙门架的立柱上,提拉绳经横梁中部的滑轮转向然后与吊篮连接,减轻了横梁的重量,横梁翻转时更轻松,更容易,对翻转电机等设备的强度要求更低,成本更低,且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龙门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牵引车,2-折叠式悬臂,3-吊篮,4-龙门架,5-副牵引装置,6-横梁,7-提升装置,8-提拉绳,9-转轴,10-翻转电机,11-螺钉,12-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主牵引车1,主牵引车1上连接有折叠式悬臂2,折叠式悬臂2的下端连接有吊篮3;与主牵引车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龙门架4,龙门架4横跨在双幅桥梁的中间间隙上,龙门架4立柱的下端设有副牵引装置5,龙门架4的顶端为横梁6,横梁6上设有提升装置7,提升装置7经提拉绳8与吊篮3的一端连接。工作时,将龙门架4架设在双幅桥梁之间的间隙上,立柱分别立于两侧的桥面上,主牵引车1驾驶至与龙门架4相对的另一侧,将折叠式悬臂2和吊篮3放下,主牵引车1、折叠式悬臂2和吊篮3为传统的悬臂式桥检车,吊篮3翻转至桥面下后,将提拉绳8经双幅桥梁中间的间隙垂直放下并将其下端固定在吊篮3的端部,形成双吊点,由于龙门架4两端着地受力,所以无需较大的配重,并且,龙门架4与主牵引车1之间无遮挡,不影响交通的运行;当一个点检修完成后,同时启动主牵引车1和副牵引装置5,移动至下一个检修点进行检修即可,副牵引装置5采用简单的电机驱动牵引装置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7为卷扬机,提升力大,且可固定悬挂,当拆除时,可将提拉绳8收起,便于拆卸。作为优选,所述横梁6的一端经转轴9连接在龙门架4一侧的立柱上,转轴9的一端连接有翻转电机10,横梁6的另一端经螺钉11连接在龙门架4另一侧的立柱上。当桥检车移动过程中遇到路灯等障碍时,将提拉绳8从吊篮3上拆下并收起,拧开螺钉11,启动翻转电机10,将横梁6像停车场道闸一样向上抬起,从而避开路灯等障碍物,继续向前,当越过障碍物后,将横梁6放下,用螺钉11将横梁6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提拉绳8放下后固定在吊篮3上,继续检修,而另一侧的悬臂式桥检车可通过自身的机构翻转,避开障碍,从而实现了对带有障碍物的运行中的桥梁的检修。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7设于龙门架4靠近翻转电机10一侧的立柱的顶端,横梁6中部设有滑轮12,所述提拉绳8从滑轮12的上侧绕过后垂直向下与吊篮3连接。横梁6翻转时,由翻转电机10驱动,如果提升装置7设于横梁6中部,由于杠杆原理,翻转电机10的负载会非常大,设备要求更严格,成本更高,风险也更大,而将提升装置7设于立柱上,可降低横梁6翻转时的重量,减轻驱动电机10的负荷,提高安全性,而提拉绳8则可以通过中间的滑轮12进行转向,实现对下方的吊篮3的悬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牵引车(1),主牵引车(1)上连接有折叠式悬臂(2),折叠式悬臂(2)的下端连接有吊篮(3);与主牵引车(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龙门架(4),龙门架(4)横跨在双幅桥梁的中间间隙上,龙门架(4)立柱的下端设有副牵引装置(5),龙门架(4)的顶端为横梁(6),横梁(6)上设有提升装置(7),提升装置(7)经提拉绳(8)与吊篮(3)的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牵引车(1),主牵引车(1)上连接有折叠式悬臂(2),折叠式悬臂(2)的下端连接有吊篮(3);与主牵引车(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龙门架(4),龙门架(4)横跨在双幅桥梁的中间间隙上,龙门架(4)立柱的下端设有副牵引装置(5),龙门架(4)的顶端为横梁(6),横梁(6)上设有提升装置(7),提升装置(7)经提拉绳(8)与吊篮(3)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幅桥梁双吊点桥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7)为卷扬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禄龚辉付雷任文鹏周瑜宋澄宇朱晴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桥梁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