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06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生素效果检测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与方法,其中,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58.5~71.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585~0.0715份牛血清蛋白、0.1419~0.1735份三磷酸腺苷钠、0.0901~0.11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47~0.0057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585~0.071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2.925~3.57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1.7~14.3份荧光素酶、1.17~1.43份0.9~1.1M氯化镁溶液、5.85~7.15份1.8~2.2%专利蓝溶液和0.585~0.715份0.9~1.1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A reagent an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u03b2 - lactamase and its inhibition of dru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效果检测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与方法。
技术介绍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显示:每年美国因感染超级耐药细菌而死亡的人数高达6.3万人,欧盟范围内死亡人数也有2.5万人。超级细菌每年在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超过感染艾滋病毒死亡的人数。如果超级细菌在全球范围的扩散而得不到有效遏制,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数将会每年增加10万人,各大洲每年死于细菌耐药人数也将会大幅度增加。而新型抗生素的问世至今已有30年未有新进展。临床误用和滥用抗生素是耐药性泛滥的最大推手,耐药细菌所致感染已构成了新世纪抗感染治疗的新挑战,是当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诊断测试工具,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耐药细菌,并据此指导合理用药。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为β-内酰胺类药物,该分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以及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的复方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β-内酰胺功能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进而促使细菌死亡,最终实现杀菌效果。但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刺激了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能力,β-内酰胺酶拥有水解破坏β-内酰胺环的功能,从而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失活。据统计,产生β-内酰胺酶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Lactamaseinhibitors)是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发的一类药物,此类抑制剂可与β-内酰胺酶发生牢固的结合,从而使该酶失去活性,主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药物的细菌感染。目前,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通常也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称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受专利申请标题字数规定的限制,本申请中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简称为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该复合制剂治疗效果显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但是,随着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开始发现有对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的耐药菌出现,对于这种耐药菌的感染,常规抗生素已经没法起到疗效,也更容易转为危重病症,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技术中的检测细菌耐药的方法以微生物培养为主,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容易被污染,结果不易判断,不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也还未有针对于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的耐药检测试剂。因此,研发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的耐药性检测方法与试剂,有着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乏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的耐药性检测方法与试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与方法。基于以下原理:β-内酰胺酶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其作用机理为通过β-内酰胺功能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引起细菌死亡而发挥杀菌作用。耐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功能环,从而使此类抗生素失活。因此,只要检测到β-内酰胺酶的存在,即可判定细菌是否具有耐药性。研究发现,游离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相关产品可通过赛莱克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作用下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并最终以生物发光形式释放能量。如果将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以及其他辅料混合制成β-内酰胺酶检测底物,一旦加入该β-内酰胺酶检测底物的β-内酰胺酶待测样本中含有可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此类细菌即可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水解β-内酰胺,使荧光素从β-内酰胺荧光素偶联物中释放出来,形成游离荧光素;而这一游离荧光素又立即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发生发生物化反应,释放出光信号,从而帮助实验人员判断检测样本中是否有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存在。以上原理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同样适用,具体操作为,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分别与含有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以及上述检测底物混合后,分别制成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检测底物,通过与检测底物同样的原理与类似的操作,帮助实验人员判断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否起到了抑制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基于前述原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58.5~71.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585~0.0715份牛血清蛋白、0.1419~0.1735份三磷酸腺苷钠、0.0901~0.11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47~0.0057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585~0.071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2.925~3.57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1.7~14.3份荧光素酶、1.17~1.43份0.9~1.1M氯化镁溶液、5.85~7.15份1.8~2.2%专利蓝溶液和0.585~0.715份0.9~1.1M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所述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进一步的,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6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65份牛血清蛋白、0.1577份三磷酸腺苷钠、0.10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52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6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3.2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3份荧光素酶、1.3份1M氯化镁溶液、6.5份2%专利蓝溶液和0.65份1M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所述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包括上述所述的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还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优选的,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按重量份计的0.0113~0.0138份克拉维酸、0.0225~0.0275份舒巴坦或0.0225~0.0275份他唑巴坦。优选的,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按重量份计的0.0125份克拉维酸、0.0250份舒巴坦或0.0250份他唑巴坦。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按照上述所述各组分的用量,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操作进行:S1)准确称量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并将称量得的所述去离子水分成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其中所述第一去离子水的重量占所述去离子水总重量的35~45%,或者,将称量得的所述无RN酶纯水分成第一无RN酶纯水和第二无RN酶纯水,其中所述第一无RN酶纯水的重量占所述无RN酶纯水总重量的35~45%;S2)准确称量所述牛血清蛋白、所述三磷酸腺苷钠、所述二硫苏糖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58.5~71.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585~0.0715份牛血清蛋白、0.1419~0.1735份三磷酸腺苷钠、0.0901~0.11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47~0.0057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585~0.071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2.925~3.57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1.7~14.3份荧光素酶、1.17~1.43份0.9~1.1M氯化镁溶液、5.85~7.15份1.8~2.2%专利蓝溶液和0.585~0.715份0.9~1.1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所述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58.5~71.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585~0.0715份牛血清蛋白、0.1419~0.1735份三磷酸腺苷钠、0.0901~0.11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47~0.0057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585~0.071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2.925~3.57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1.7~14.3份荧光素酶、1.17~1.43份0.9~1.1M氯化镁溶液、5.85~7.15份1.8~2.2%专利蓝溶液和0.585~0.715份0.9~1.1M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所述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65份去离子水或无RN酶纯水、0.065份牛血清蛋白、0.1577份三磷酸腺苷钠、0.1001份二硫苏糖醇和0.0052份辅酶A,还包括按体积份计的以下组分:0.065份液体生物防腐剂、3.25份β-内酰胺偶联荧光素、13份荧光素酶、1.3份1M氯化镁溶液、6.5份2%专利蓝溶液和0.65份1M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其中,1重量份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换算成按体积份计为1体积份,所述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的pH为7.8~8.0。


3.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试剂,还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按重量份计的0.0113~0.0138份克拉维酸、0.0225~0.0275份舒巴坦或0.0225~0.0275份他唑巴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耐药性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按重量份计的0.0125份克拉维酸、0.0250份舒巴坦或0.0250份他唑巴坦。


6.一种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各组分的用量,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操作进行:
S1)准确称量所述去离子水或所述无RN酶纯水,并将称量得的所述去离子水分成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其中所述第一去离子水的重量占所述去离子水总重量的35~45%,或者,将称量得的所述无RN酶纯水分成第一无RN酶纯水和第二无RN酶纯水,其中所述第一无RN酶纯水的重量占所述无RN酶纯水总重量的35~45%;
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祥施凯升谈翼辰秦爱清王瑶程俊雨林学祥曾雨辉肖鑫刘子睿吴婷婷刘志宇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赛莱克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