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好氧条件下强化吡啶生物降解的菌藻共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
,涉及一种微好氧条件下强化吡啶生物降解的菌藻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吡啶具有生物毒性、致畸变和致癌特性,其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害。生物法去除含吡啶废水具有无二次污染、经济性好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废水处理技术。然而由于吡啶结构稳定、可生化性差,普通的生物处理无法作用或效率低下。近年来,针对吡啶等难降解污染物,采用投加吡啶降解功能菌的方法进行生物强化处理逐渐引起了环保工作者的关注。由于吡啶的高度稳定性和强生物毒性,在厌氧条件下对吡啶的降解效率低下,目前吡啶降解功能菌大部分都属于好氧菌属,吡啶的生物强化处理大部分都局限于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然而,目前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氧气的供给主要依赖于机械曝气,由于吡啶的易挥发性,吡啶的好氧生物降解系统空气污染严重,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因此,依赖于机械曝气的传统供氧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近年来,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菌藻共生系统大多数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吡啶降解功能的副球菌,为副球菌Paracoccus sp.NJUST47,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392。/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吡啶降解功能的副球菌,为副球菌Paracoccussp.NJUST47,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3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球菌在含吡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将副球菌Paracoccussp.NJUST47种子液接种到含吡啶废水中,培养温度为30℃,培养pH为7.2±0.05。
3.微好氧条件下强化吡啶生物降解的菌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单一菌种副球菌Paracoccussp.NJUST47和单一藻种小球藻ChorellasorokinianaFACHB-275混合培养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副球菌Paracoccussp.NJUST47的OD600=0.2:ChorellasorokinianaFACHB-275的色素总量为0.34mg/L时的菌藻比例为1:1,所述的菌藻共生系统中,菌藻比例为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菌藻比例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藻共生系统在含吡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优,张晓宇,葛士建,侯欣颖,王连军,江心白,韩卫清,孙秀云,刘晓东,李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