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38773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药剂是混合药剂,通过在去离子水中按顺序依次加入相溶性好的多种药剂组分,并进行充分的溶解分散后配制而成。药剂组分中,其中DX0829是关键组分,其余是辅助组分,药剂的使用温度为35℃~130℃。该药剂配方需要根据供热管网结垢沉积程度和水质的碱度、硬度及浊度等分析数据确定各组分药剂配比量。将该药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供热管网水循环系统后,一方面能避免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热泵等换热设备表面出现结垢情况,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这些换热设备表面以前生成的硬垢得到逐步溶解分散。针对由于结垢或腐蚀原因引起的水质浊度超标情况,还能将其浊度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
技术介绍
北方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复杂,热传递环节多,水系统的腐蚀结垢会直接影响传热效率、设备的安全、网站对工况的频繁调节以及整个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最终影响用户的供热效果,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或发生民生问题。当供热系统由于循环水水质不良造成腐蚀或结垢之后,会在换热器(如管换、板换和热泵)内温度升高的区域沉积大量污垢,造成热阻增加、传热系数减小,在整个换热站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需要的进水温度更高、流量更大,造成换热站的热耗增加和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大,严重影响换热站的供热经济性和设备安全稳定性。近年来,北方大量供热公司在采暖期,由于系统失水量大、补水方式不科学、水质得不到优化等原因,造成板换结垢严重,换热效率变差,具体表现为端差大、压损高,拆洗频繁,管网及设备腐蚀严重,供热质量差,能耗大等问题大量出现。急需一种针对不同供热管网水体进行结垢防治和水质浊度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应同时具有防垢除垢,降浊度,不污染环境,无毒无害的综合效益,确保换热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其特征是,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1.0%~30.0%wt的DX0829、0.1%~0.8%wt的缓蚀剂、0.3%~5.0%wt的除氧剂;其中DX0829是关键组分,其余是辅助组分,药剂的使用温度为35℃~130℃;所述DX0829是混合物,它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吗啉、三乙醇胺、次氮三乙酸、甲基甘氨酸双乙酸、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羟基乙叉二膦酸、乙二胺四甲双膦酸钠、乙二胺二膦羟苯基大乙酸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混合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其特征是,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1.0%~30.0%wt的DX0829、0.1%~0.8%wt的缓蚀剂、0.3%~5.0%wt的除氧剂;其中DX0829是关键组分,其余是辅助组分,药剂的使用温度为35℃~130℃;所述DX0829是混合物,它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吗啉、三乙醇胺、次氮三乙酸、甲基甘氨酸双乙酸、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羟基乙叉二膦酸、乙二胺四甲双膦酸钠、乙二胺二膦羟苯基大乙酸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混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网协同阻垢洗垢降浊度的药剂配方,其特征是,当DX0829作为阻垢洗垢剂使用时,其中各组分含量依次为:氢氧化钠0.5%~10.0%、氢氧化钾1.0%~10.0%、氨水0.1%~1.0%、吗啉0.1%~1.0%、三乙醇胺0.5%~5.0%、次氮三乙酸0.3%~3.0%、甲基甘氨酸双乙酸0.3%~5.0%、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0.3%~5.0%、二乙烯三胺五乙酸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强叶智林蕊雀祁东东李海洋王冬梅程家庆马彦斌廉珂宋贤福冀雪妮于鑫张祖哲张少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朝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