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内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766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内监测系统,其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处理器;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有阻光物时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内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轿内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人在电梯轿厢内如晕倒或受伤,如果无法求救,可能会造成长期困人以致身命危险的事故。另外,幼童坐电梯的时候缺乏大人的陪伴,做出了在电梯里打闹、扒电梯门等不当的乘电梯行为,也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电梯事故。家用电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不适合安装摄像头来对轿厢内情况进行监控,现有电梯中基本依靠摄像头或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电梯轿厢困人检测和幼童保护装置,包括有轿厢1,所述轿厢1内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传感器2,轿厢1靠近轿门的距离轿底600~800mm和1100~1300mm的箱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4,轿厢1的箱壁上还安装有纵深距离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300~500mm的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当幼童进入时,因为幼童的身高一般介乎于700mm到1200mm之间,所以进入时只能遮挡到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或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而不能同时遮挡纵深间距布设的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和第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5,亦即是只触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处理器;/n每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包括一光束投射器及一光束接收器;/n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n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n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n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及处理器;
每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包括一光束投射器及一光束接收器;
同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没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当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同光束接收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上有阻光物时,光束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束投射器发射的光束,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到所述处理器;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为第一高度;
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及光束接收器距离轿厢地面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跌倒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无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无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厢内异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当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且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输出光阻断信号,则输出轿内有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及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接收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定向光束,并且光束投射器前后长度与轿厢深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光对射传感器或第二组光对射传感器的光束投射器发射散射光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内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高度为150mm~250mm,第二高度为900mm~11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佳杰董德靖张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