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62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万向轮、连接固定件、电力柜、操作面板、防水框架、门柜锁、铰链柜门、电机组箱体、尾气净化机构、散热网格、导气管,固定基座下端与万向轮上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结构上由电机组箱体内部的发电机组进行驱动发电,再由左端的电力柜上端连接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控制,发电过程中机组产生的气体由导气管传导到尾气净化机构下端的进气管,进而流到上端的分流催化管到内部进行金属的催化降低金属物质,且分流可以更大范围进行流动,上流到蜂窝板内分流数个蜂窝孔进入到吸附活性炭板内对对气体中存在的颗粒物质进行吸附降低了排放后的产生颗粒物。

A diesel generator s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属于柴油发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的柴油发电机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噪音大、排放的尾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机体散发的热量不能有效回收、不便于移动等诸多缺点。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10770910.2的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在柴油发电机组一侧与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管相连接的烟雾水洗装置、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热部相连接的散热装置、包覆于柴油发电机组、烟雾水洗装置及散热装置外围的降噪发电装置,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发电机产生的尾气净化过滤效果较差,导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损坏后更换较为繁琐,使得较低使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发电机产生的尾气净化过滤效果较差,导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损坏后更换较为繁琐,使得较低使用的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万向轮、连接固定件、电力柜、操作面板、防水框架、门柜锁、铰链柜门、电机组箱体、尾气净化机构、散热网格、导气管,所述固定基座下端与万向轮上端相焊接,所述电力柜左端通过连接固定件与防水框架右端相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后端与电力柜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铰链柜门右端与电机组箱体左端铰链相连接,所述电机组箱体嵌入安装于防水框架内,所述散热网格与电机组箱体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尾气净化机构下端与导气管右上端相焊接,所述防水框架下端与固定基座上端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净化机构由进气管、分流催化管、吸附活性炭板、净化型循环管、出气管、金属降解器、蜂窝板、固定卡块、密封壳体组成,所述进气管上端与分流催化管下端相连接,所述分流催化管嵌入安装于密封壳体内,所述吸附活性炭板外侧与密封壳体内侧相焊接,所述吸附活性炭板下端与蜂窝板上端相贴合,所述净化型循环管下端与吸附活性炭板上端相连接,所述金属降解器下端与净化型循环管上端相黏合,所述出气管与密封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卡块内侧嵌入安装于进气管外侧内,所述固定卡块由管体、卡槽、伸缩弹簧、嵌槽卡块、限位板组成,所述管体与卡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嵌槽卡块侧端与伸缩弹簧左端相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右端与限位板左端相黏合。进一步地,所述门柜锁与铰链柜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组箱体右端与导气管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下端与导气管右上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结构上由电机组箱体内部的发电机组进行驱动发电,再由左端的电力柜上端连接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控制,发电过程中机组产生的气体由导气管传导到尾气净化机构下端的进气管,进而流到上端的分流催化管到内部进行金属的催化降低金属物质,且分流可以更大范围进行流动,上流到蜂窝板内分流数个蜂窝孔进入到吸附活性炭板内对对气体中存在的颗粒物质进行吸附降低了排放后的产生颗粒物,通过上端连接的净化型循环管气体进入后在内部进行循环的流动净化,对有害物质高效的处理净化,最后流通到金属降解器内部后的有害金属物进行降解处理避免有害物质随着气体从出气管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当密封壳体内器件出现损坏通过拉动嵌槽卡块带动着伸缩弹簧向两侧收缩从而卡块脱离卡槽对上端进行便捷的拆卸更换,提高了对尾气的净化降解处理,且增加了对损坏后的设备进行更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尾气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固定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基座-1、万向轮-2、连接固定件-3、电力柜-4、操作面板-5、防水框架-6、门柜锁-7、铰链柜门-8、电机组箱体-9、尾气净化机构-10、散热网格-11、导气管-12、进气管-a、分流催化管-b、吸附活性炭板-c、净化U型循环管-d、出气管-e、金属降解器-f、蜂窝板-g、固定卡块-h、密封壳体-i、管体-k、卡槽-l、伸缩弹簧-m、嵌槽卡块-n、限位板-o。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万向轮2、连接固定件3、电力柜4、操作面板5、防水框架6、门柜锁7、铰链柜门8、电机组箱体9、尾气净化机构10、散热网格11、导气管12,所述固定基座1下端与万向轮2上端相焊接,所述电力柜4左端通过连接固定件3与防水框架6右端相连接,所述操作面板5后端与电力柜4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铰链柜门8右端与电机组箱体9左端铰链相连接,所述电机组箱体9嵌入安装于防水框架6内,所述散热网格11与电机组箱体9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尾气净化机构10下端与导气管12右上端相焊接,所述防水框架6下端与固定基座1上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尾气净化机构10由进气管a、分流催化管b、吸附活性炭板c、净化U型循环管d、出气管e、金属降解器f、蜂窝板g、固定卡块h、密封壳体i组成,所述进气管a上端与分流催化管b下端相连接,所述分流催化管b嵌入安装于密封壳体i内,所述吸附活性炭板c外侧与密封壳体i内侧相焊接,所述吸附活性炭板c下端与蜂窝板g上端相贴合,所述净化U型循环管d下端与吸附活性炭板c上端相连接,所述金属降解器f下端与净化U型循环管d上端相黏合,所述出气管e与密封壳体i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卡块h内侧嵌入安装于进气管a外侧内,所述固定卡块h由管体k、卡槽l、伸缩弹簧m、嵌槽卡块n、限位板o组成,所述管体k与卡槽l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嵌槽卡块n侧端与伸缩弹簧m左端相连接,所述伸缩弹簧m右端与限位板o左端相黏合,所述门柜锁7与铰链柜门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组箱体9右端与导气管12左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a下端与导气管12右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基座1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万向轮2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本专利所说的,所述万向轮2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它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脚轮是个统称,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固定脚轮没有旋转结构,不能水平转动只能垂直转动,所述操作面板5也叫操作台,它是人机对话的纽带,根据具体情况,操作面板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是一个庞大的操作台,小到只有几个功能键和开关。在进行使用时由电机组箱体9内部的发电机组进行驱动发电,再由左端的电力柜4上端连接的操作面板5进行操作控制,发电过程中机组产生的气体由导气管12传导到尾气净化机构10下端的进气管a,进而流到上端的分流催化管b到内部进行金属的催化降低金属物质,且分流可以更大范围进行流动,上流到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万向轮(2)、连接固定件(3)、电力柜(4)、操作面板(5)、防水框架(6)、门柜锁(7)、铰链柜门(8)、电机组箱体(9)、尾气净化机构(10)、散热网格(11)、导气管(12),所述固定基座(1)下端与万向轮(2)上端相焊接,所述电力柜(4)左端通过连接固定件(3)与防水框架(6)右端相连接,所述操作面板(5)后端与电力柜(4)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铰链柜门(8)右端与电机组箱体(9)左端铰链相连接,所述电机组箱体(9)嵌入安装于防水框架(6)内,所述散热网格(11)与电机组箱体(9)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尾气净化机构(10)下端与导气管(12)右上端相焊接,所述防水框架(6)下端与固定基座(1)上端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基座(1)、万向轮(2)、连接固定件(3)、电力柜(4)、操作面板(5)、防水框架(6)、门柜锁(7)、铰链柜门(8)、电机组箱体(9)、尾气净化机构(10)、散热网格(11)、导气管(12),所述固定基座(1)下端与万向轮(2)上端相焊接,所述电力柜(4)左端通过连接固定件(3)与防水框架(6)右端相连接,所述操作面板(5)后端与电力柜(4)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铰链柜门(8)右端与电机组箱体(9)左端铰链相连接,所述电机组箱体(9)嵌入安装于防水框架(6)内,所述散热网格(11)与电机组箱体(9)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尾气净化机构(10)下端与导气管(12)右上端相焊接,所述防水框架(6)下端与固定基座(1)上端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净化机构(10)由进气管(a)、分流催化管(b)、吸附活性炭板(c)、净化U型循环管(d)、出气管(e)、金属降解器(f)、蜂窝板(g)、固定卡块(h)、密封壳体(i)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