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凡专利>正文

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8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所述前端滚轮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后端滚轮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所述叠牌槽位于后端滚轮的下方设置,该叠牌槽的槽底与最接近的位于后端滚轮传送带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需要叠加的麻将牌累加高度。巧妙的将叠牌槽设置于拾牌传送机构的下方,并辅以挡牌板,充分利用麻将牌的磁性和其自身重力,使得麻将牌无需升降机构也能很好的实现叠牌操作;整个方法和机构设计科学合理,节约了大量的控制元器件和升降驱动件,大大降低麻将机的制造成本;此外,叠牌槽与传送机构的上下结构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

A kind of magnetic suction wheel type card collecting and stac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麻将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
技术介绍
麻将是一种传统大众娱乐休闲活动,现有的自动麻将机需要将洗牌盘中的磁吸麻将牌拾取并进行堆叠(基本上都是叠放成双层)后,再排码好,最后送至麻将桌面供玩家娱乐。现有的自动麻将机在实现拾牌叠牌操作时,几乎都是通过传送机构、升降机构的配合来完成,其工作原理为:将洗牌盘的麻将牌拾取后,经由送牌机构将麻将牌输送到升降机构的平台放置第一张麻将牌(该平台与输送麻将牌的传送带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再由驱动装置将已经放置了第一张麻将牌的平台向下沉至少一个麻将牌厚度的距离后(使得第一张麻将牌的上表面与传送带基本位于同一税平面),送牌机构再送第二张麻将牌移送至第一张麻将牌的上面,形成两张麻将牌堆叠,如此动作往复。这样的拾牌叠牌方式对升降机构、送牌机构等的自动控制要求很高,驱动电机也较多,导致制造成本无法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而且采用升降机构所占用的平面空间较大,大大限制了自动麻将机的内部空间设计。正是基于现有麻将机叠牌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技术人深入钻研并经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本技术创新的一种全新堆叠方法和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需升降机构就能实现叠牌的拾牌叠牌机构,用以降低拾牌叠牌机构的制造成本并缩小其平面空间的占用。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法方案是: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包括叠牌槽、由前端滚轮、后端滚轮、驱动单元及绕于滚轮的传送带构成的拾牌传送机构,所述前端滚轮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后端滚轮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所述叠牌槽位于后端滚轮的下方设置,该叠牌槽的槽底与最接近的位于后端滚轮传送带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需要叠加的麻将牌累加高度。作为优选的,该叠牌槽还配设有阻挡麻将牌继续随传送带行进的挡牌板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磁吸点为磁铁,嵌置于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的滚轴上。作为优选的,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的磁吸点为多个时,磁吸点以均布的方式间隔嵌置于对应的滚轴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挡牌板结构为设置在叠牌槽朝向前端滚轮方向一侧的竖直挡牌板,该挡牌板的最高点与其正对的最接近的传送带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个麻将牌的厚度。作为优选的,在位于后端滚轮的一侧还设置有一防止麻将牌甩出的护牌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护牌结构为一块竖直的栏板,该栏板的中段为弧形。所述传输带为宽带或者圆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巧妙的将叠牌槽设置于拾牌传送机构的下方,并辅以挡牌板,充分利用麻将牌的磁性和其自身重力,使得麻将牌无需升降机构也能很好的实现叠牌操作;整个方法和机构设计科学合理,节约了大量的控制元器件和升降驱动件,大大降低麻将机的制造成本;此外,叠牌槽与传送机构的上下结构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进而缩小了平面空间的利用,有利于自动麻将机的全面布局改造,大大拓展了自动麻将机的设计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圆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侧视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包括叠牌槽6、由前端滚轮8、后端滚轮7、驱动单元9及绕于滚轮的传送带3构成的拾牌传送机构2,所述拾牌传送机构2还配设有可吸附磁性麻将牌的磁吸点1;所述叠牌槽6位于后端滚轮7的下方设置,该叠牌槽6的槽底与最接近的位于后端滚轮7传送带3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需要叠加的麻将牌5累加高度。落入叠牌槽6的麻将牌5叠加到指定高度后(一般为两层),通过推牌机构10将叠好的麻将牌5推出叠牌槽6,随后继续下一个拾牌叠牌操作。该叠牌槽6还配设有阻挡麻将牌5继续随传送带3行进的挡牌板结构4。如果在后端滚轮上选择磁力较弱的磁吸点,翻转后麻将牌就会自动落入叠牌槽,但是落入的位置可能会不够精准。通过设置挡牌板结构,可以准确落入叠牌槽指定位置。所述磁吸点1设置在前端滚轮8和后端滚轮7上,其中前端滚轮8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1,后端滚轮7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1。为了更精准的进行拾牌,所述磁吸点1为磁铁,嵌置于前端滚轮8和后端滚轮7的滚轴上。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拾牌操作,前端滚轮8和后端滚轮7的磁吸点1为多个时,磁吸点1以均布的方式间隔嵌置于对应的滚轴上。为了保证麻将牌能顺利落入叠牌槽,所述挡牌板结构4为设置在叠牌槽朝向前端滚轮8方向一侧的竖直挡牌板,该挡牌板结构的最高点与其正对的最接近的传送带3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个麻将牌5的厚度。挡牌板结构可以辅助麻将牌落入叠牌槽,如果挡牌板结构的最高点与其正对的最接近的传送带大于一个麻将牌,麻将牌可能会从二者之间的缝隙中穿过,所以缝隙的宽度需要大于一个麻将牌厚度。当麻将牌在后端滚轮带动下翻转,经过挡牌板结构时,在挡牌板结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麻将牌与磁吸点分开准确落入叠牌槽。为了方便麻将牌翻转,如图2,为了使得麻将牌不容易在后端滚轮处翻转时被甩出去,进一步的提升机构的顺畅运行,在位于后端滚轮7的一侧还设置有一防止麻将牌5甩出的护牌结构11。转向轮转动时,麻将牌顺着辅助板进行转动,最好在挡牌板结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脱离磁吸点的磁力吸附,落入到叠牌槽中。所述护牌结构11为一块竖直的栏板,该栏板的中段为弧形。中段的弧形结构能让麻将牌更好的进行转动过渡。为了更好的传输麻将牌,所述传输带4为宽带或者圆带。图1为宽带结构,图2为圆带结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拾牌送牌,通过设置于拾牌传送机构上的磁吸点将磁性麻将牌从洗牌盘吸附拾取于传送带,再经由传送带将麻将牌自前端滚轮处向后端滚轮处传送;步骤二、叠牌,麻将牌被传送至后端滚轮部位时,麻将牌被磁吸点吸住并随后端滚轮及传送带的运动翻转至后端滚轮的下部且位于叠牌槽上方时,麻将牌与磁吸点分离进而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方的叠牌槽中;在步骤一和二落下所需叠加的第一张麻将牌后,循环重复前述步骤获得后续所需叠加的麻将牌,直至叠加槽内叠满所需叠加的全部麻将牌。如图1-3,使用时,前端滚轮通过设置在其滚轴上的磁吸点(磁铁)将磁性麻将牌吸附并转移到传送带上(图1中为顺时针转动传输),完成拾牌操作;在驱动单元驱动的作用下,前端滚轮、后端滚轮都会转动,传送带也顺时针运动;前端滚轮通过传送带带动后端滚轮一起滚动,实现麻将牌的传输操作。当麻将牌移动到后端滚轮时,后端滚轮滚轴上的磁吸点(磁铁)吸附住磁性麻将牌,麻将牌在后端滚轮的带动下从滚轮的上方翻转到滚轮的下方,当滚轴上的磁铁随滚轮转动离开麻将牌时,麻将牌便失去了磁吸力而在其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麻将牌掉落到位于其正下方的叠牌槽内(当然,在最佳的实施例中为了更精准的落位,叠牌槽可以配设有挡牌板结构),循环重复前述步骤获得后续所需叠加的麻将牌,直至叠加槽内叠满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牌槽、由前端滚轮、后端滚轮、驱动单元及绕于滚轮的传送带构成的拾牌传送机构,所述前端滚轮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后端滚轮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n所述叠牌槽位于后端滚轮的下方设置,该叠牌槽的槽底与最接近的位于后端滚轮传送带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需要叠加的麻将牌累加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牌槽、由前端滚轮、后端滚轮、驱动单元及绕于滚轮的传送带构成的拾牌传送机构,所述前端滚轮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后端滚轮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点;
所述叠牌槽位于后端滚轮的下方设置,该叠牌槽的槽底与最接近的位于后端滚轮传送带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需要叠加的麻将牌累加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叠牌槽还配设有阻挡麻将牌继续随传送带行进的挡牌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点为磁铁,嵌置于前端滚轮和后端滚轮的滚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轮式拾牌叠牌机构,其特征在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