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56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竞健身和家用及狭小空间健身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结合大量的训练实验和电竞健身的特殊要求,通过对传统健身器材的改良设计,得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健身器,将拉线通过两组可调节的力量延伸杆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一个健身器材能够同时满足7个以上的主要肌肉群组,而且通过实验将力量延伸杆的延伸方向做了固定和编组,能够满足目前国内很多没有健身经验的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折叠坐凳,可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同时固化基本位置,适于电竞健身的运动的安全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折叠和可调节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健身器材的占用面积,更加方便家庭和其它狭小空间健身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占地面积小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身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尤其是通过健身器材进行系统的健身练习,但目前的健身器材多为单一肌肉群的练习,很少具有能够同时满足三个以上的肌肉群练习的器材;一般的健身器材占用面积较大,大部分只能在健身房使用,尤其是目前城市内居住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很难将通用的健身器材安装在家里使用;另外,随着VR技术、5G技术应用,电竞健身已成为家庭健身的最佳选择,但市场上没有一种能简便、安全、实现多个肌肉群锻炼的电竞健身配套多功能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竞健身和家用及狭小空间健身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将拉线通过两组(每组两个)可调节的力量延伸杆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一个健身器材能够同时满足7个组合、15个以上电竞健身的标准动作,锻炼胸、肩、背、腰、腹、腿、臂等7个以上的主要肌肉群组,而且通过实验将力量延伸杆的延伸方向做了固定和编组,能够满足目前国内很多没有健身经验的人员使用;本技术通过可折叠坐凳,可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同时固化基本位置,适于电竞健身运动的安全要求;另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折叠和可调节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健身器材的占用面积(折叠后健身器材占地可以小于0.1平方米),更加方便家庭和其它狭小空间健身使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配重箱,传感器,传感器用以感应配重箱的运动,以实现电竞游戏中采集锻炼数据;所述本体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力量延伸杆,所述力量延伸杆有一对或者多对;还包括拉手握把和游戏握把,所述拉手握把通过力传导机构与所述配重箱连接,所述游戏握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操控电竞游戏。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力量延伸杆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和中部,且所有的所述力量延伸杆与所述本体通过安装座相铰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中部安装座与所述本体正侧面之间的夹角有所不同,其中上部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本体正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中部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本体正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所有的铰接件均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力量延伸杆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齿轮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齿轮定位杆相铰接,通过所述齿轮和齿轮定位杆能够将力量延伸杆定位到某一特定延伸方向的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拉手握把通过拉线与所述配重箱相连接,所述拉手握把和所述配重箱连接的拉线上依次设置有拉线卡球、万向滑轮组、拉力延伸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拉力延伸杆通过调节件可与所述本体在垂直方向上调节呈0°、45°、90°、135°和180°五个角度方向。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支撑结构,且所述支撑结构可折叠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正面,所述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所述健身器的锻炼者,以方便锻炼者规范健身位置要求和适应电竞健身(头戴VR头盔情况下)的安全要求,所述游戏握把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座椅和靠背,且所述座椅和所述靠背通过可折叠支架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座椅下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配合电竞健身的游戏握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延长带,所述延长带用于特定练习时使所述拉手握把满足锻炼者相应动作初始位置要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本体上左右对称设置的力量延伸杆,且调节不同方向能够实现练习不同肌肉群组的效果,从而达到了多功能的目的,另外通过上部和中部力量延伸杆的不同方向角度的组合,能够在锻炼者不间断练习的情况下(尤其是电竞健身情况下)实现不同肌肉的练习;通过设置安装座和铰接件,能够实现力量延伸杆的不同角度调节,而且经过大量实验得出了在安装座设定的一定角度下,通过调节力量延伸杆的方向能够实现不同肌肉群的练习,而且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在本体的正面设置可折叠的支撑结构,可以方便锻炼者在保持坐姿情况下进行13组以上力量练习,使锻炼者的身体更加的稳定,锻炼更加的安全和科学(站姿或其他姿态可达50组以上);为了适应电竞健身(带VR头盔)情况下动作转换盲操作要求,还设置了延长带,锻炼者能够通过延长带在盲操作下更加方便地使用;另外,通过在座椅的下侧面设置游戏握把,能够适应电竞健身中游戏操作要求,从而革命性地解决锻炼时的枯燥乏味问题,使健身者健身中产生愉快感觉,有利于使健身活动坚持下去。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材未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材力量延伸杆未使用而支撑结构打开状态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材使用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材使用装填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力量延伸杆;3、配重箱;4、拉手握把;41、拉线卡球;42、万向滑轮组;5、安装座;51、齿轮;52、定位杆;10、支撑结构;11、靠背;12、座椅;13、游戏握把;14、可折叠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包括:本体1,本体1内部设置有配重箱3;本体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力量延伸杆2,力量延伸杆2有一对或者多对,拉手握把4,拉手握把4通过力传导机构穿过力量延伸杆2与配重箱3连接,且拉手握把4和配重箱3连接的拉线上依次设置有拉线卡球41、万向滑轮组42、拉力延伸杆。优选的,力量延伸杆2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本体1的上部和中部,通过上部和中部设置力量延伸杆2,两对力量延伸杆2相结合,锻炼者能够通过调节两者的角度实现对身体不同肌肉群的锻炼,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另外,通过将力量延伸杆2调节到与本体1正侧面之间为0°或者180°的情况下(本技术中默认当上部力量延伸杆2下落与本体1平行时为0°),能够最小限度的缩小本技术健身器材的实际占用面积和空间占用面积,从而使本技术的健身器材更加方便的安装在家里,方便人们的日常锻炼使用。为了更好的达到训练效果,以及结合分部在本体1上部和中部的力量延伸杆2,本技术方案的技术人结合人体肌肉学原理进行反复锻炼实验,得出了通过限定上部和中部力量延伸杆2的特定位置,能够锻炼身体的某一个特定的肌肉群组,且通过所有的力量延伸杆2与本体1通过安装座5相铰接,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将上部力量延伸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配重箱;/n所述本体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力量延伸杆,所述力量延伸杆有一对或者多对;/n还包括拉手握把和游戏握把,所述拉手握把通过力传导机构与所述配重箱连接,所述游戏握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操控电竞游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配重箱;
所述本体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可调节方向的力量延伸杆,所述力量延伸杆有一对或者多对;
还包括拉手握把和游戏握把,所述拉手握把通过力传导机构与所述配重箱连接,所述游戏握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以操控电竞游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延伸杆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和中部,且所有的所述力量延伸杆与所述本体通过安装座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上部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本体正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中部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本体正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所有的铰接件均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量延伸杆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齿轮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齿轮定位杆相铰接,通过所述齿轮和齿轮定位杆能够将力量延伸杆定位到某一特定延伸方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如国庄昊李鸿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锐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