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美工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
,特别是一种组装式美工刀。
技术介绍
美工刀也俗称刻刀或壁纸刀,是一种美术和做手工艺品用的刀,主要用来切割质地较软的东西,多为塑刀柄和刀片两部分组成,有大小多种型号。也有少数为金属刀柄,刀片多为斜口,用钝可顺片身的划线折断,出现新的刀锋,方便使用。现有美工刀多为抽拉式结构,当用完后需要将刀片回退收纳,但现有美工刀在使用刀片切割物品时,存在刀片易活动、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且刀片推出或回退时需要拇指进行较大力度的推拉,操作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的美工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美工刀,其能够解决刀片推出或回退时所存在的费力且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包括,/n刀把(100),其包括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的第一拼接件(101)和第二拼接件(102),两者能够通过彼此的可拆卸连接形成拼接体(T),并在所述拼接体(T)的首尾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端盖(103)和第二端盖(104);所述第一拼接件(101)和第二拼接件(102)上均设置有彼此对应且横向通透的滑动路径(105),所述滑动路径(105)的一侧排列有定位槽(106);/n滑动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拼接体(T)内部并能够沿纵向进行滑动的滑动片(201),以及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动片(201)上且另一端能够通过旋转与所述定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把(100),其包括结构相同且彼此对称设置的第一拼接件(101)和第二拼接件(102),两者能够通过彼此的可拆卸连接形成拼接体(T),并在所述拼接体(T)的首尾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端盖(103)和第二端盖(104);所述第一拼接件(101)和第二拼接件(102)上均设置有彼此对应且横向通透的滑动路径(105),所述滑动路径(105)的一侧排列有定位槽(106);
滑动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拼接体(T)内部并能够沿纵向进行滑动的滑动片(201),以及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动片(201)上且另一端能够通过旋转与所述定位槽(106)配合的定位件(202);以及,
刀片(300),其一端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滑动片(201)上,另一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一端盖(103),所述第一端盖(103)上设置有容许所述刀片(300)穿过的出刀口(103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件(101)包括第一条板(101a)以及沿纵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条板(101a)两侧边缘的第一插接外缘(101a);所述第二拼接件(102)包括第二条板(102a)以及沿纵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条板(102a)两侧边缘的第二插接外缘(102a);
所述第一插接外缘(101a)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钩体(101a-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钩体(101a-1)内侧的第一插槽(101a-2);所述第二插接外缘(102a)的边缘上设置有呈中心对称的第二钩体(102a-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钩体(102a-1)内侧的第二插槽(102a-2);所述第一钩体(101a-1)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槽(102a-2)内,所述第二钩体(102a-1)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槽(101a-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体(101a-1)以及第二钩体(102a-1)的内钩面(G)形成倾斜坡面,使得第一插槽(101a-2)以及第二插槽(102a-2)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体(T)内部对应于所述定位槽(106)的一侧固定有条形磁性件;
所述定位件(202)包括与所述滑动片(201)旋转连接的第一连接头(202a)、能够在拼接体(T)内部绕所述第一连接头(202a)的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连接头(202b),以及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头(202b)上并能够与所述条形磁性件发生磁性吸引的锁定块(202c),所述锁定块(202c)的横截面配合于所述定位槽(106)的底部轮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6)对应于所述拼接体(T)尾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