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油纱条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油纱条盒。
技术介绍
医用油纱条常用于烧伤性包扎、非感染性创口贴敷包扎。医院临床常用的有生肌玉红膏纱条、三黄膏纱条等,具有疗效显著、易于操作等特点。但由于包装所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制作:剪裁纱布产生线头易粘附创面造成感染且不易清除;纱布大小固定,使用要依据创面二次剪裁易造成污染浪费,或多张相互叠加使用其毛边与创口直接接触,毛絮与创口黏连造成清创困难;2应用:因其包装不正规,不能在门诊药房出售,患者无法带药回家,只能在医院包扎和换药,对一些常年卧床有褥疮的病人来说换药不方便;临床科室将纱条领回去,使用中敞开辅料盒取放的同时容易造成盒内纱条的污染;3存储:纱条上有香油,在没有相对密封的包装的情况下不便于冷藏,时间一长会发生“败油”;因纱条是用来处理烧伤、烫伤等特殊伤口,如果长期暴露在外或者频繁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做到相对隔菌,容易发生污染,感染伤口;4携带:纱条没有完整的包装,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油纱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面并排设置翻盖(2)和顶板(3),顶板(3)上沿远离翻盖(2)的方向依次设置油纱条出口(4)、压轴(5)和切刀(6),翻盖(2)下方的盒体(1)内设置油纱条卷轴(7),油纱条出口(4)、压轴(5)、切刀(6)和油纱条卷轴(7)的长轴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油纱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面并排设置翻盖(2)和顶板(3),顶板(3)上沿远离翻盖(2)的方向依次设置油纱条出口(4)、压轴(5)和切刀(6),翻盖(2)下方的盒体(1)内设置油纱条卷轴(7),油纱条出口(4)、压轴(5)、切刀(6)和油纱条卷轴(7)的长轴相互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油纱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5)包括压辊(9)和压辊(9)两端设置的转轴(8),转轴(8)两端对称设置调节块(10),调节块(10)的侧壁上设置通孔(11),转轴(8)的端部穿设于通孔(11)内,调节块(10)的上下端壁之间设置螺孔(12),螺孔(12)内设置调节螺杆(13),调节螺杆(13)的底端穿设于顶板(3)上设置的限位块(1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油纱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6)包括固定刀体(15)和活动刀体(16),固定刀体(15)固定设置于顶板(3)上或埋设在顶板(3)内,固定刀体(15)的刀口高于顶板(3)的上表面,固定刀体(15)的一端设置立柱(17),立柱(17)的下部与固定刀体(15)固定连接,立柱(17)的上部穿设刀眼(18),活动刀体(16)的尾端设置与刀眼(18)配合的穿孔,刀眼(18)和穿孔通过螺丝和螺母活动连接,活动刀体(16)的头端设置刀柄(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油纱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纱条卷轴(7)包括大轴体(20)、小轴体(21)和压簧(22),所述大轴体(20)的一端设置连接杆Ⅰ(23),另一端设置空腔,空腔与外界连通,空腔由外向内设置包括第一空腔(24)和第二空腔(25),第一空腔(24)和第二空腔(25)均为筒状结构,第一空腔(24)的内径小于第二空腔(25),第二空腔(25)与第一空腔(24)连接处设有环形台阶(26),第二空腔(25)内设置压簧(22),空腔内穿设小轴体(21),小轴体(21)的尾端穿入第二空腔(25)内,小轴体(21)的尾端设置环形凸缘(28),环形凸缘(28)的直径大于第一空腔(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子明,王谨慧,史巧霞,刘承松,杜晓凤,倪志涛,朱应怀,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