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道成专利>正文

节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6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动水加热器,是一种灶用节能热水器,适用于煤气、天燃气、电炉、煤炉等家用炉灶,热水器中的竖形U形管与螺旋形积水弯管壁相互支撑,比用隔板支撑管线而言,不仅稳定了管线,还充分利用了热源,在只需热水不需做饭时,助开环形盘与开水容器安放在上积水盘,充分利用了火源,达到了节能目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动水加热器,是一种灶用节能热水器,适用于煤气、天燃气、电炉、煤炉等家用炉灶。本专利技术是在自己申请的中国专利93105076.6和中国专利93214491.0基础上的改进专利技术,上述两项专利同已有灶用热水器相比,提高了热效率,改善了供氧条件和热流传导,便于制造,管内不易缺水,但是,装置内的弯管均由隔板来支撑,隔板吸热,浪费热源,水在管内的受热面有限,另外,在只需热水不需做饭时,浪费火源,因此,连续流动的水,流过热水器时,没有充分利用热源,达不到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热水器,它具有节能的特点,能使连续流动的水,通过热水器时,充分吸收热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热水器,它是由上、下积水盘,金属管组成,上积水盘和下积水盘均是环形容器,上积水盘上有出水口,下积水盘上有进水口,两者通过环形支撑体联成一体,在环形支撑体的中部空间内,有由一根直管从内向外连续弯曲成的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竖形U形管是直管呈齿形弯曲,每个U形单元是由直管部位和弯头部位构成,各直管部位纵向放置,螺旋形积水弯管壁是直管顺纵向放置一圈的竖形U形管外侧呈螺旋形弯曲,一层竖形U形管和一层与其紧密相依互为支撑的螺旋形积水弯管壁交替布置,直管缠绕的启始端接上积水盘的热水进口,直管缠绕的末端接下积水盘的。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各是一层,螺旋形积水弯管壁紧贴在竖形U形管外侧。竖形U形管是两层,两层之间夹有一层螺旋形积水弯管壁。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各是两层,层与层间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交替布置。竖形U形管是三层,螺旋形积水弯管壁是两层,层与层间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交替布置。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各是三层,层与层间竖形U形管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交替布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这种新型结构的节能热水器,竖形U形管与螺旋形积水弯管壁相互支撑,比用隔板支撑管线而言,不仅稳定了管线,充分利用了热源,还加长了管线,增加了水在管内的受热面,对水流而言,管线加长,行程阻力加大,从而管内的水能更充分地吸收热源;助开环行盘与开水容器在人们只需热水,不需做饭时,可盖在上积水盘上,这也充分利用了火源,达到了节能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拆装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做摘要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均火罩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台形积水壁示意图。附图标号是1-开水出口,2-安全阀,3-出气孔,4-开水容器,5-管,6-助开环形盘,7-上积水盘,8-热水进口,9-启始端,10-直管部分,11-弯头部分,12-末端,13-下积水盘,14-管出口,15-横管,16-进水口,17-接口,18-冷水进口,19-环形支撑体,20-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1-竖形U形管,22-出水口,23-接管,24-助开器进水口,25-助开横管,26-万向轴,27-支撑杆,28-均火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节能热水器,上积水盘7和下积水盘13均是环形容器,上积水盘7上焊接有出水口22,下积水盘13上焊接有进水口16,两者通过环形支撑体19焊接(或法兰联接)成一体,环形支撑体19是环形积水壁(或单层金属壁),环形积水壁可是柱形,也可如图4所示是圆台形,或其它形状,环形积水壁上开有冷水进口18,环形积水壁通过接口17与下积水盘13的进水口16相通,接口17与进水口16必需封密联接,也可是一根通管,分别焊接在环形积水壁19和下积水盘13上。在环形支撑体19的中部空间内的金属管,是由一根直管从内向外连续弯曲成的竖形U形管21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首先,金属直管呈齿形弯曲成多个U形单元,每个U形单元是由直管部位10和弯头部位11构成,各直管部位10纵向放置,然后,金属直管顺按规律布置好的纵向放置一圈的竖形U形管21外围,沿纵向螺旋形缠绕,构成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后,可再沿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外侧,弯曲多个纵向放置的竖形U形管21,一层竖形U形管21和一层与其紧密相依互为支撑的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交替布置。根据灶台火眼直径的大小,将一根金属管弯曲布置成一层竖形U形管21,紧贴一成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再紧贴一层竖形U形管21,再紧贴一层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不断循环下去,直至所需要求。直管缠绕的启始端9接上积水盘7的热水进口8,直管缠绕的末端12接下积水盘13的管出口14。管出口14是横管15的一个端头,横管15平放在下积水盘13的环形空间中,横管15的另一端头焊接在下积水盘13上。上积水盘7的出水口22通过可拆装软接管23与助开环形盘6的助开器进水口24相通,助开环形盘6的中部环形空间可焊有助开横管25,助开环形盘6与开水容器4水平上下放置,中间留有一定间隙,通过支撑杆27及管5焊接成一体,开水容器4上开有出气孔3和开水出口1,开水出口1必须低于出气孔3,开水容器4上可装有温度计和压力计,为安全起见,可装有安全阀2。助开环形盘6与上积水盘7大小相匹配,可通过万向轴26将助开环形盘6与开水容器4安装在上积水盘7(或环形支撑体19等处)的边源,也可是分体结构。在上积水盘7的环形空间内可放如图3示的均火罩28。另外,本节能热水器的竖形U形管21的管径可比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的管径粗,两者采用焊接成一根管。本节能热水器使用时,火源从下积水盘13的环形空间,穿过竖形U形管21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之间的间隙,从上积水盘7的环形空间作用到锅底的同时,加热了热水器管内的冷水。带有一定压力的自来水,从环形积水壁19的冷水进口18进入热水器,通过接口17由下积水盘13的进水口16进入下积水盘13,流过横管15后,从管出口14进入布置在环形支撑体19中部空间内的金属管的末端12,流过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和竖形U形管21,由金属管的启始端9接热水进口8进入上积水盘7。当人们边做饭,边需热水时,热水从上积水盘7的出水口22流出。当人们不做饭,只需热水时,为充分利用火源,用软接管23将助开环形盘6上的助开器进水口24与上积水盘7的出水口22相接,把助开环形盘6与开水容器放在上积水盘7,这时,从上积水盘7的出水口22流出的水,由助开器进水口24进入助开环形盘6后,通过管5到开水容器4内,从开水出口1流出100度的开水。冷水就是这样靠水压在加热器中流动,一级级被加热的。本节能热水器的开水出口1(或出水口22)和冷水进口18还可与水暖气片的两个端头相接,达到居民室内取暖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热水器,它是由上、下积水盘,金属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积水盘(7)和下积水盘(13)均是环形容器,上积水盘(7)上有出水口(22),下积水盘(13)上有进水口(16),两者通过环形支撑体(19)联成一体,在环形支撑体(19)的中部空间内,有由一根直管从内向外连续弯曲成的竖形U形管(21)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竖形U形管(21)是直管呈齿形弯曲,每个U形单元是由直管部位(10)和弯头部位(11)构成,各直管部位(10)纵向放置,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是直管顺纵向放置一圈的竖形U形管(21)外侧呈螺旋形弯曲,一层竖形U形管(21)和一层与其紧密相依互为支撑的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交替布置,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热水器,它是由上、下积水盘,金属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积水盘(7)和下积水盘(13)均是环形容器,上积水盘(7)上有出水口(22),下积水盘(13)上有进水口(16),两者通过环形支撑体(19)联成一体,在环形支撑体(19)的中部空间内,有由一根直管从内向外连续弯曲成的竖形U形管(21)和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竖形U形管(21)是直管呈齿形弯曲,每个U形单元是由直管部位(10)和弯头部位(11)构成,各直管部位(10)纵向放置,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是直管顺纵向放置一圈的竖形U形管(21)外侧呈螺旋形弯曲,一层竖形U形管(21)和一层与其紧密相依互为支撑的螺旋形积水弯管壁(20)交替布置,直管缠绕的启始端(9)接上积水盘(7)的热水进口(8),直管缠绕的末端(12)接下积水盘(13)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道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