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的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3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减少零件数和装配工数的阀门的杆机构。它安装在阀本体内,是与装在器具的操作部分上的轴相结合并沿轴向作往复移动的杆机构,具有由轴驱动的筒体、与筒体沿轴向保持间隙并同轴连结的杆、装在杆与筒体之间的弹簧,杆包括棒状的本体和与这本体形成一体的前端凸缘、中间凸缘,筒体在顶端部设有端壁,并有从外周到这端壁的中心的切口,前端凸缘被插入切口里与端壁结合,弹簧被装在中间凸缘与端壁之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的杆机构,它用在燃气器具等的阀门上。在燃气炉等燃气阀门的阀本体中安装着主阀、导阀、安全阀等。这些阀都是用与旋钮相连结的轴而使阀体和作为开阀机构的杆等动作的,其中的旋钮设置在燃气器具的前面,作为操作机构。由杆形成上述安全阀的开阀机构的结构中,为了吸收零部件的组装误差使安全阀确实可靠地打开,做成在杆上具有使其有轴向间隙的弹性支撑部分的杆机构。通常把螺旋弹簧用作这种弹性支撑部分,而且都把装在杆上的E型环和垫圈的组合用作螺旋弹簧两端的保持机构,因此造成零件数增多和装配工数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零部件数和装配工数的阀门的杆机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杆机构,它安装在阀本体内,是与装在器具的操作部分上的轴相结合,沿轴向作往复移动的杆机构,它具有由轴驱动的筒体、与筒体沿轴向保持间隙并同轴连结的杆和装在杆与筒体间的弹簧,上述的杆包括棒状的本体和与该本体形成一体的前端与该本体形成一体的中间凸缘,上述的筒体在后端部设有端,并且有从外周到这端壁的中心的切口,上述的前端凸缘插入在这切口里,与上述端壁结合,上述的弹簧被装在上述的中间凸缘和端壁之间。本专利技术用三个部件就能构成杆机构,而且通过将装在凸缘之间的螺旋弹簧压缩的同时把前端凸缘嵌装在上述的切口里就能完成杆机构的组装,因此能减少零部件数和装配的工数。附图说明图1(A)、(B)分别是杆机构的立体图和筒体的断面图,图2是燃气炉的燃气阀门组件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阀门的组装图。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杆机构100,表示它包括杆1、筒体2和弹簧3。杆1和筒体2的连结在轴向保持着间隙而且同轴,由弹簧3把它们向分离的方向弹开。杆1包括有金属制成的棒状本体10和在这本体10的前端(图示的左端)与之一体成形的前端凸缘11。在本体10中间部分的靠前一点位置上,成一体地设置着中间凸缘12,在中间部分的正中形成小直径部分13。筒体2是树脂制成的,后端部有端壁21,而且有从外周缘到这端壁21的中心的切口22,前端部有与轴垂直的销孔23,连结销24插在这孔里。切口22的前(筒壁部分)25做成容许杆1的前端凸缘11插通的较宽的幅度,切口22的后部(端壁21部分)26形成容许本体10嵌入的较窄的幅度。如图1(B)所示,在端壁21的内侧中心部围绕着后部26形成凹坑21a。杆1的前端凸缘11被插入到上述切口22中之后与上述的端壁21的内壁结合,使上述的弹簧3压缩后装在上述的中间凸缘12和端壁21的外表面之间,从而使杆1相对于筒体2趋向于图示的右方。这时,前端凸缘11嵌入在凹坑21a里,向外周侧一侧的移动受阻,能防止杆1从筒体2里拔出。图2是表示装着杆机构100的燃气炉的燃气阀门组件200。图3是表示阀门的组装图。燃气阀门组件200具有阀本体4。在这阀本体4内设置着主阀5、导阀6和安全阀7。在阀本体4上形成通孔41,构成主阀5的阀体的圆锥筒状的封闭件50能自由回转地嵌入在这通孔41的中间部分。在封闭件50的侧面上同时设置构成燃气流出通路的横孔51、52,在封闭件的前端形成相对着的两个结合切口53、53。包含上述封闭件50内部的上述阀本体4的中间部分形成燃气流路11A,在燃气流路1A上形成从图示的下方通过阀本体4流到前端侧(上游一侧)的燃气流入通路1B,在燃气流路的中间部位,同时设置着与上述封闭件50的横孔51、52相对应地设置在阀本体4上的主燃烧器燃气流出通路1C和辅助燃烧器用的燃气流出通路1D。在阀本体4的前部安装着用以操作主阀5、导阀6和安全阀7的开与关的轴8。轴8的顶端插入在阀本体4的通孔41的前部里,在前端安装着手动操作用的旋钮(图中未表示)。在阀本体4的后端部安装着上述的安全阀7。在上述的轴8和封闭件50及杆机构100之间安装着凸轮机构9。杆机构100把杆1插入到上述的封闭件50的轴心,构成导阀6的阀体,同时形成安全阀7的开阀装置。借助垫圈58把复位弹簧31安装在封闭件50的内周上所设置的台阶57和筒体2的后端面之间(参见图3),使杆机构100趋于轴向的前端侧。导阀6是把杆1的小直径部分13的两个端部14、15能自由滑动地嵌入在密封环54、55中而构成,密封环54、55将衬垫59夹住配设在上述封闭件50的轴孔内,使上述辅助燃烧器用的燃气流出通路1D位于中间。安全阀7包括电磁铁71、设置在上述燃气流入通路1B和燃气流出通路1D之间的燃气流路1A上的阀口72以及背设有弹簧的阀体73。杆1保持轴向间隙与筒体2作同轴连结,在顶端顶开上述的安全阀阀体73。杆1的小直径部分13在杆1压入图示右方时暂时打开导阀6。凸轮机构9包含有筒状凸轮91和连接在阀本体4的前端面上的端板92,借助轴8的回转动作,把这回转变换成轴向的往复移动。轴8由端板92和安装在其前面的保持板93支撑,在轴的顶端设置着与上述的连结销24的中间部结合的切口81。在轴8的保持板93的通孔周缘设置着由与突出地装在轴8上的突起82结合的切口94、94构成的止转件,只有在轴8被压入的状态下才容许轴8回转。凸轮91,在其前面设置着倾斜的凸轮面95、95,后面形成一对横臂96、96,同时把压缩了的弹簧32安装在其后面与封闭件50的前面之间。横臂96、96插在上述封闭件50的切口53、53中,就能成一体地回转。在端板92上形成与凸轮面95、95相对应的扇形切口97、97,凸轮面95、95进入切口97、97内之后向前端侧突出,随着回转,凸轮面95、95移动到切口97、97的端部,使凸轮91沿轴向位移。在凸轮91的内壁面上设置着与上述连结销24的两端相结合的轴向内槽98、98。在对轴8进行回转操作之后,使上述的连结销24与切口81结合回转,凸轮91借助与连结销24的两端相结合的内槽98、98而受到回转力,由此进行回转。由这回转使凸轮面95、95移动到切口97、97的端部,使凸轮91沿轴向位移。这样使筒体2和杆1也沿轴向(图示的右方向)位移,由此使安全阀7打开,同时将导阀6暂时打开。这时弹簧3被压缩,起吸收误差和缓冲的作用。接着,当回转操作力消除时,由复位弹簧31的作用使筒体2和杆1(杆机构100)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虽然由这杆机构100的回归把安全阀7的强制打开的状态解除了,但由附设在燃气炉上的热电偶的电动势的作用,使阀体73被电磁铁71吸引而维持在打开的状态。又通过使导阀6关闭而将辅助燃烧器灭掉。虽然本实施例是把本专利技术的杆机构100用在燃气炉的燃气阀门上,但显然它能用在其他燃气器具的阀本体上。权利要求1.一种阀门的杆机构,安装在阀本体内,是与装在器具的操作部分的轴相结合沿轴向作往复移动的杆机构,具有由轴驱动的筒体、与筒体沿轴向保持间隙并同轴连结的杆、装在杆与筒体之间的弹簧,上述的杆包括棒状的本体、与这本体形成一体的前端凸缘、与这本体形成一体的中间凸缘,上述的筒体在后端部设有端壁,而且有从外周到这端壁的中心的切口,上述的前端凸缘被插入在这切口里,与上述端壁结合,上述的弹簧被装在上述的中间凸缘和端壁之间。2.一种阀门的杆机构,安装在燃气器具的设有主阀、导阀和安全阀的阀本体内,是与燃气器具的对上述主阀、导阀和安全阀进行开关操作的操作部分相连结的轴相结合沿轴向作往复移动的杆机构,它具有由上述的轴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的杆机构,安装在阀本体内,是与装在器具的操作部分的轴相结合沿轴向作往复移动的杆机构,具有由轴驱动的筒体、与筒体沿轴向保持间隙并同轴连结的杆、装在杆与筒体之间的弹簧,上述的杆包括棒状的本体、与这本体形成一体的前端凸缘、与这本体形成一体的中间凸缘,上述的筒体在后端部设有端壁,而且有从外周到这端壁的中心的切口,上述的前端凸缘被插入在这切口里,与上述端壁结合,上述的弹簧被装在上述的中间凸缘和端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正则水谷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