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14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品收纳盒,涉及物品盛装技术领域,包括底盒、上盖、搭扣和折扣,所述底盒与所述上盖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扣一端连接所述底盒,所述折扣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通过折扣连接在一起,所述搭扣连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卡合后,所述搭扣与所述底盒卡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搭扣在产品外沿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从外侧打开,相较于暗扣的设计,搭扣结构更为稳定,在多次使用后不易变形,方便使用者打开或闭合搭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品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物品盛装
,具体是一种物品收纳盒。
技术介绍
居家日常生活中,许多零碎的小部件在家庭需要时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物品部件没有这些居家维护修整活动则会带来很大的生活困扰,相反则会是极为方便,其必要性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小部件及种种工具用具常被人们集中存放进一个矩形的工具箱或是收纳盒里以方便收纳,使用时人们再在箱内翻动挑选,现有的收纳盒大多采用暗扣设计,但是暗扣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形变造成开启闭合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塑料收纳盒由于材质原因会导致收纳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盒体产生形变造成无法精确闭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收纳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暗扣容易形变造成开启闭合不方便和盒体无法精确闭合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品收纳盒,包括底盒、上盖、搭扣和折扣,所述底盒与所述上盖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扣一端连接所述底盒,所述折扣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通过折扣连接在一起,所述搭扣连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卡合后,所述搭扣与所述底盒卡合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底盒上设有凸起边线和卡子,所述凸起边线设置在所述底盒上口,所述凸起边线围绕所述底盒上口一周设置,所述卡子设置在所述底盒外侧,且所述卡子位于所送凸起边线下方。进一步,所述卡子为长方体,所述卡子一端焊接在所述底盒外侧,所述卡子另一端设置设有半圆形凸起。进一步,所述上盖上设有两对竖叉口,两对所述竖叉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卡合后,所述竖叉口与所述底盒卡合。进一步,所述竖叉口靠近上盖边缘的一端开设有梯形槽。进一步,所述搭扣设置在所述上盖外侧,所述搭扣与所述卡子对应设置,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卡合后,所述搭扣与所述卡子卡合。进一步,所述搭扣上一端设有45°翘边,所述搭扣与所述卡子卡合后,所述翘边与所述底盒侧面呈45°角。进一步,所述折扣与所述底盒和所述上盖一体成型,所述底盒底部还设有四个凸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品收纳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设置有搭扣,所述搭扣设置在所述上盖外侧,搭扣在产品外沿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从外侧打开,相较于暗扣的设计,搭扣结构更为稳定,在多次使用后不易变形,方便使用者打开或闭合搭扣。其二,设置有凸起边线,所述凸起边线设置在所述底盒上口,凸起边线的设置可以对底盒上口进行加固,起到固定底盒不变形的作用,有利于底盒关闭时可以精确与上盖卡合。其三,设置有两对竖叉口,所述竖叉口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竖叉口的设置使上盖在闭合时,可以对上盖起到引导作用,方便上盖与底盒内侧边缘达到直线并且完全闭合,从而使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盒可以完全闭合。其四,设置有折扣,所述折扣与所述底盒和所述上盖一体成型,结合产品本身材料特性,所述折扣可反复折盒约500次以上,从而实现重复使用,达到环保理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盒1,上盖2,搭扣3,折扣4,凸起边线1a,卡子1b,竖叉口2a,凸点1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品收纳盒,如图1-图5所示,包括底盒1、上盖2、搭扣3和折扣4,所述底盒1与所述上盖2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扣4一端连接所述底盒1,所述折扣4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通过折扣4连接在一起,所述搭扣3连接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卡合后,所述搭扣3与所述底盒1卡合在一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对物品进行收纳时,首先将物品放入底盒1中,之后上盖2围绕折扣4转动,使上盖2与底盒1卡合在一起,之后扣紧搭扣3,防止上盖2与底盒1松开使底盒1中的物品掉出,当搭扣3扣紧后,可将底盒1放置在指定存放点,完成对物品的收纳工作。具体地,本技术的底盒1上设有凸起边线1a和卡子1b,所述凸起边线1a设置在所述底盒1上口,所述凸起边线1a围绕所述底盒1上口一周设置,所述卡子1b设置在所述底盒1外侧,且所述卡子1b位于所送凸起边线1a下方。凸起边线1a的设置可以对底盒1上口进行加固,起到固定底盒1不变形的作用,有利于底盒1关闭时可以精确与上盖2卡合。具体地,本技术的卡子1b为长方体,所述卡子1b一端焊接在所述底盒1外侧,所述卡子1b另一端设置设有半圆形凸起。半圆形凸起的设置使卡子1b与搭扣3扣合时,通过半圆形凸起增加卡子1b与搭扣3之间的卡紧力度,防止搭扣3与卡子1b卡合后脱离,同时半圆形凸起的设置使卡子1b与搭扣3分离时无需使用很大力气即可将卡子1b与搭扣3分离,方便省力,使卡子1b的开启力度适中,符合人力力学。具体地,本技术的上盖2上设有两对竖叉口2a,两对所述竖叉口2a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2内侧,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卡合后,所述竖叉口2a与所述底盒1卡合。竖叉口2a的设置使上盖2在闭合时,可以对上盖2起到引导作用,方便上盖2与底盒1内侧边缘达到直线并且完全闭合,从而使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可以完全闭合。具体地,本技术的竖叉口2a靠近上盖2边缘的一端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一侧为斜边设计,在上盖2与底盒1卡合时,斜边可以对上盖2起到导向作用,使上盖2可以与底盒1精确卡合。具体地,本技术的搭扣3设置在所述上盖2外侧,所述搭扣3与所述卡子1b对应设置,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卡合后,所述搭扣3与所述卡子1b卡合。搭扣3在产品外沿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从外侧打开,相较于暗扣的设计,搭扣3结构更为稳定,在多次使用后不易变形,方便使用者打开或闭合搭扣3。具体地,本技术的搭扣3上一端设有45°翘边,所述搭扣3与所述卡子1b卡合后,所述翘边与所述底盒1侧面呈45°角。翘边的设置使搭扣3与卡子1b卡合后,搭扣3的一端与底盒1侧面仍具有缝隙,方便人手指扣住将搭扣3与卡子1b分离,便于将底盒1与上盖2打开。具体地,本技术的折扣4与所述底盒1和所述上盖2一体成型,所述底盒1底部还设有四个凸点1c。结合产品本身材料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品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上盖(2)、搭扣(3)和折扣(4),所述底盒(1)与所述上盖(2)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扣(4)一端连接所述底盒(1),所述折扣(4)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通过折扣(4)连接在一起,所述搭扣(3)连接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卡合后,所述搭扣(3)与所述底盒(1)卡合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品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上盖(2)、搭扣(3)和折扣(4),所述底盒(1)与所述上盖(2)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折扣(4)一端连接所述底盒(1),所述折扣(4)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通过折扣(4)连接在一起,所述搭扣(3)连接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与所述底盒(1)卡合后,所述搭扣(3)与所述底盒(1)卡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上设有凸起边线(1a)和卡子(1b),所述凸起边线(1a)设置在所述底盒(1)上口,所述凸起边线(1a)围绕所述底盒(1)上口一周设置,所述卡子(1b)设置在所述底盒(1)外侧,且所述卡子(1b)位于所送凸起边线(1a)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品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1b)为长方体,所述卡子(1b)一端焊接在所述底盒(1)外侧,所述卡子(1b)另一端设置设有半圆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鑫依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