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及其垫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10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及其垫层,涉及床垫领域。负泊松比床垫包括两层间隔布置的垫层以及设置在两垫层之间的弹性支撑结构,至少一个垫层的内部开设有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延伸的负泊松比孔,且所述负泊松比孔在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上间隔分布,在垫层内部开设负泊松比孔,使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有利于提高垫层的柔软舒适性,在床垫受压时,位于负泊松比孔周围的其他部分向内靠拢收缩,通过其他部分的填补提高了垫层的支撑性能,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加工方法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A negative Poisson ratio mattress and its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及其垫层
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及其垫层。
技术介绍
床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床上用品,具有软硬适中、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好的特点,普通床垫一般采用两层海绵层之间夹设弹簧的结构,通过内部弹簧对使用者进行有力的弹性支撑,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海绵层的材质柔软、弹性支撑性能差,主要是为了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缓冲人体承受的弹簧支撑力的作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287025B、授权公告日为2015.12.0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及其制作方法,该三维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包括第一表层织物、第二表层织物以及将第一表层织物和第二表层织物连接在一起的间隔纱层,第一表层织物和第二表层织物为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表层结构;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三维网眼间隔针织物为基础织物;以及通过热定型方法使该基础织物的表层结构保持有负泊松比效应,得到三维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该三维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负泊松比效应显著且回弹性良好。传统的材料或者结构一般是正泊松比结构,例如橡皮,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其周侧部分会沿与冲击载荷垂直的方向向四周扩散,而负泊松比结构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压缩时,其周侧部分垂直于冲击载荷的方向向内发生收缩,由四周向冲击部位进行填补,从而使负泊松比结构的局部密度增大、模量迅速提高。正是利用负泊松比结构的这一关键特性,使得现有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具有回弹性良好的优点,如果将现有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直接用于床垫上以替换海绵层,虽然能够起到确保舒适性及增强弹性支撑的作用,但由于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制作工艺麻烦,成本较高,不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负泊松比床垫,以解决现有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直接用于床垫上以替换海绵层,由于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制作工艺麻烦,成本较高,不利于市场推广应用。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负泊松比床垫的垫层。本技术的负泊松比床垫的技术方案为:负泊松比床垫包括两层间隔布置的垫层以及设置在两垫层之间的弹性支撑结构,至少一个垫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延伸的负泊松比孔,且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分布。有益效果:在垫层内部开设负泊松比孔,使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有利于提高垫层的柔软舒适性,在床垫受压时,位于负泊松比孔周围的其他部分向内靠拢收缩,通过其他部分的填补提高了垫层的支撑性能,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加工方法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所述负泊松比孔为具有星形截面的星形孔或者具有手形截面的手形孔。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垫层弹性变形的均匀性,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均布。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兼顾柔软舒适和弹性支撑这两种特点,所述垫层为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乳胶层或者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床垫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且在床垫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当使用者躺卧在垫层上时,垫层根据人体曲线发生相应的起伏变化,使垫层能够更加贴合于人体的背部曲线,有效提高支撑性和使用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为负泊松比立体支撑结构或者弹簧。本技术的垫层的技术方案为:垫层包括垫层本体,所述垫层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延伸的负泊松比孔,且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分布。有益效果:在垫层内部开设负泊松比孔,使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有利于提高垫层的柔软舒适性,在垫层受压时,位于负泊松比孔周围的其他部分向内靠拢收缩,通过其他部分的填补提高了垫层的支撑性能,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加工方法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所述负泊松比孔为具有星形截面的星形孔或者具有手形截面的手形孔。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垫层弹性变形的均匀性,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均布。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兼顾柔软舒适和弹性支撑这两种特点,所述垫层本体为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乳胶层或者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负泊松比床垫的具体实施例1中床垫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床垫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乳胶层、11-第一星形孔、12-第二星形孔、13-第三星形孔、2-橡胶层、3-负泊松比立体支撑结构、4-垫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负泊松比床垫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负泊松比床垫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垫层以及夹设在两垫层之间的负泊松比立体支撑结构3,两个垫层分别为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乳胶层1和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层2,使用时,乳胶层1一面朝上放置,供使用中躺卧于乳胶层1上,乳胶层1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透气性,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的要求;橡胶层2由高强度的整块橡胶制成,且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起到内部的负泊松比立体支撑结构3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避免长期受压引起变形、破损的问题,确保了整个床垫的使用寿命。乳胶层1的内部冲孔加工有负泊松比孔,冲孔加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维间隔负泊松比间隔针织物的加工方法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在本实施例中,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为平行于乳胶层1的层面且沿床垫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的长孔,且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在平行于乳胶层1的层面且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布置有多组。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沿床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在床垫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当使用者躺卧在乳胶层1上时,乳胶层1根据人体曲线发生相应的起伏变化,使乳胶层1能够更加贴合于人体的背部曲线,有效提高支撑性和使用舒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还可平行于乳胶层1的层面且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在平行于乳胶层1的层面且沿床垫的宽度方向横向并列间隔布置有多组。如图3所示,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为星形的截面形状,本实施例中,乳胶层1的负泊松比孔为呈中心对称的四角星形孔,乳胶层1的四角星形孔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特点。即沿床垫的厚度方向对乳胶层1释压时,四角星形孔沿床垫的厚度方向收缩,由于四角星形孔周围的乳胶部分受到挤压作用,该乳胶部分沿垂直于床垫的厚度方向朝四角星形孔中心位置收缩,由于收缩的乳胶部分填充了四角星形孔的内部空腔,该区域内的乳胶量增多,提高了乳胶层的支撑性能,满足使用者不同的弹性支撑的要求。也就是说,对乳胶层1的压力越小乳胶层1越容易压缩变形,反之,对乳胶层1的压力越大乳胶层1越不容易压缩变形。具体的产品体验是使用者先得到初段的软性支撑,随着压力和压缩量增大越能够得到后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包括两层间隔布置的垫层以及设置在两垫层之间的弹性支撑结构,至少一个垫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延伸的负泊松比孔,且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包括两层间隔布置的垫层以及设置在两垫层之间的弹性支撑结构,至少一个垫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延伸的负泊松比孔,且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所述负泊松比孔为具有星形截面的星形孔或者具有手形截面的手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平行于垫层的层面方向间隔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所述垫层为由乳胶材料制成的乳胶层或者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泊松比床垫,其特征是,所述负泊松比孔沿床垫的宽度方向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蕾刘杰李方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