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090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办公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包括底座椅背和椅背本体,所述椅背本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转动孔,所述底座椅背的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插接于转动孔,所述底座椅背与椅背本体之间设置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大,实现了在较小空间内的椅背倾仰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
本技术属于办公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拘泥于在固定工位进行工作,移动办公空间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工位为固定式工位,人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工作,不能够进行位置的变动。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移动办公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办公。此外,移动办公空间可以提供私密的个人办公空间,也可以提供公开的空间进行工作上的讨论,同时具有传统工位的所有功能。相对传统的固定式工位,有较大的创新。其中,座椅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传统的办公座椅,为了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能够调整椅背的倾仰角度。移动办公空间内的座椅,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椅背的倾仰角度调整。因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来解决的移动办公空间内座椅的椅背倾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椅背和椅背本体,所述椅背本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转动孔,所述底座椅背的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插接于转动孔,所述底座椅背与椅背本体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内设置限位筋,所述旋转轴上设置形状与限位筋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筋位于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大于限位筋的长度。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和限位槽均为半圆环状。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倾仰弹簧。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椅背本体和底座椅背抵接。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椅背的上设置倾仰弹簧下座,倾仰弹簧下座上设置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所述椅背本体上设置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所述倾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和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椅背软包、椅背支撑件和椅背盖板。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软包的下端朝下延伸至底座椅背,所述底座椅背与椅背软包之间设置椅背卡扣条,所述椅背卡扣条分别与底座椅背和椅背软包插接配合,三者通过卡扣结构固定。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椅背上设置多个底座椅背定位块,所述椅背卡扣条上设置多个与底座椅背定位块对应的椅背卡扣条定位块,所述椅背卡扣条定位块的背面形成与底座椅背定位块插接的椅背卡扣条定位槽,所述椅背软包上设置多个与椅背卡扣条定位块插接的椅背软包定位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大,实现了在较小空间内的椅背倾仰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除椅背软包和椅背支撑件状态下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拆除底座椅背和座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拆除底座椅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图中:椅背软包101、椅背软包定位孔1010、椅背支撑件102、椅背盖板103、转动孔104、限位筋1040、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105、扶手201、旋转轴202、限位槽2020、倾仰弹簧204、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205、椅背卡扣条206、椅背卡扣条定位块2060、底座椅背207、倾仰弹簧下座2070、底座椅背定位块2071、底座2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包括座垫208、设置在底座2058上的底座椅背207、椅背本体和设置在底座椅背207上的扶手201,所述椅背本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的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轴202,所述旋转轴202旋转插接于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与椅背本体之间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为倾仰弹簧204。具体的,所述转动孔104内设置限位筋1040,所述旋转轴202上设置形状与限位筋1040对应的限位槽2020,所述限位筋1040和限位槽2020均为半圆环状,所述限位筋1040位于限位槽2020,限位槽2020的长度大于限位筋的长度,限位筋1040可在限位槽2020内转动一定角度。倾仰弹簧的安装结构:所述倾仰弹簧204的上下端分别与椅背本体和底座椅背207抵接。具体的,所述底座椅背的上设置倾仰弹簧下座2070,倾仰弹簧下座2070上设置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205,所述椅背本体上设置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105,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205和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105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倾仰弹簧204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倾仰弹簧固定件205和第二倾仰弹簧固定件105。椅背本体的具体结构:所述椅背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椅背软包101、椅背支撑件102和椅背盖板103。所述椅背软包101的下端朝下延伸至底座椅背207,所述底座椅背207与椅背软包101之间设置椅背卡扣条206,所述椅背卡扣条206分别与底座椅背207和椅背软包101插接配合,三者通过卡扣结构固定。椅背盖板103安装在椅背支撑件102上,遮挡内部的零件,保证外观的美观性。具体的,所述底座椅背207上设置多个底座椅背定位块2071,所述椅背卡扣条206上设置多个与底座椅背定位块2071对应的椅背卡扣条定位块2060,所述椅背卡扣条定位块2060的背面形成与底座椅背定位块2071插接的椅背卡扣条定位槽,所述椅背软包101上设置多个与椅背卡扣条定位块2060插接的椅背软包定位孔1010。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为公知技术,包括卡扣孔700和卡扣销701,所述卡扣孔700的下端面积较大,卡扣销701的头端直径比销身直径大,卡扣销701的头端从卡扣孔700下端插入然后向上移动,使卡扣销701的头端卡在卡扣孔700上,如此实现卡扣连接。在本技术中,底座椅背207、椅背卡扣条206和椅背软包101之间以及底座椅背207和扶手201之间均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其中,卡扣销701固定于底座椅背207,卡扣孔700开设于椅背软包101、椅背卡扣条206和扶手201上。工作原理:本技术中的底座椅背和椅背本体通过旋转轴和转动孔的结构实现轻微的旋转,可使椅背本体依照人体倾仰动作而变形,又由于底座椅背与椅背本体之间还具有倾仰弹簧,可使椅背本体复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椅背(207)和椅背本体,所述椅背本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的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轴(202),所述旋转轴(202)旋转插接于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与椅背本体之间设置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椅背(207)和椅背本体,所述椅背本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的正面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轴(202),所述旋转轴(202)旋转插接于转动孔(104),所述底座椅背(207)与椅背本体之间设置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104)内设置限位筋(1040),所述旋转轴(202)上设置形状与限位筋(1040)对应的限位槽(2020),所述限位筋(1040)位于限位槽(2020),限位槽(2020)的长度大于限位筋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1040)和限位槽(2020)均为半圆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倾仰弹簧(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仰弹簧(204)的上下端分别与椅背本体和底座椅背(207)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办公椅的椅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椅背的上设置倾仰弹簧下座(2070),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良正张叙俊张富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