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
本技术涉及汉服的上衣服饰,尤其是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畅销世界各国,汉服的式样受到国内市场的喜爱,在多民族服饰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具有民族服饰的特点消失,由于国内的市场上传统认识的误以为便衣、旗袍、长袍、马褂、马蹄袖的一些款式为的汉服,实则是清朝时期遗留的汉服其中的一种满族服饰,但,旅游景点繁多,历史服饰和民俗知识较为普及,旅客的历史知识品味提高,由于旅游市场上汉服的款式较少,不能满足旅客对汉服具的需求;鉴于上述的原因,现提出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我国服装行业的历史服饰和民俗知识较为普及,旅客的历史知识品味提高,由于旅游市场上汉服的款式较少,不能满足旅客对汉服具的需求;通过对应历史进行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本技术结合民间流传汉服要求的严禁、保函的习惯,在春、秋、冬季气温较低时穿着的琵琶袖护领袄作为汉服的便装,采用护领保护颈部,通过大襟压小襟的叠加方式,由外侧缝束紧带、内侧缝束紧带对大襟、小襟进行束紧,穿着得体、舒适,行动方便,琵琶袖的袖囊富中能够盛放随手使用的物品,能够增加旅游市场上汉服的款式多样,人们在享受穿着汉服的同时,展示中华的民俗文化。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是由:构成;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是由:汉服上衣、连肩袖、琵琶袖、袖口、袖囊、护领、大襟、小襟、外侧缝束紧带、内侧缝束紧带、挖袖笼、背中线、后身、下摆、下摆开叉、前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是由:汉服上衣(1)、连肩袖(2)、琵琶袖(3)、袖口(4)、袖囊(5)、护领(6)、大襟(7)、小襟(8)、外侧缝束紧带(9)、内侧缝束紧带(10)、挖袖笼(11)、背中线(12)、后身(13)、下摆(14)、下摆开叉(15)、前中缝(16)、前身(17)构成;其特征在于:汉服上衣(1)的后身(13)与前身(17)对折设置为左右两块对称的衣片,后身(13)与前身(17)的对折线位置设置为肩缝线;后身(13)的左右两块衣片之间缝制设置为背中线(12),汉服上衣(1)的前身(17)设置为双层交叉叠压的大襟(7)、小襟(8),前身(17)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块衣片,一侧的前身(17)与小襟(8)之间缝制设置为内侧的前中缝(16),另一侧的前身(17)与大襟(7)之间缝制设置为外侧的前中缝(16);汉服上衣(1)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连肩袖(2),一对连肩袖(2)口部分别缝制设置琵琶袖(3),琵琶袖(3)端部上方分别预留为袖口(4),袖口(4)边向内缝制设置为双折边,袖口(4)下部缝制设置为琵琶形的袖囊(5);汉服上衣(1)的下部设置为下摆(14),下摆(14)两侧与连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汉服护领琵琶袖上衣,是由:汉服上衣(1)、连肩袖(2)、琵琶袖(3)、袖口(4)、袖囊(5)、护领(6)、大襟(7)、小襟(8)、外侧缝束紧带(9)、内侧缝束紧带(10)、挖袖笼(11)、背中线(12)、后身(13)、下摆(14)、下摆开叉(15)、前中缝(16)、前身(17)构成;其特征在于:汉服上衣(1)的后身(13)与前身(17)对折设置为左右两块对称的衣片,后身(13)与前身(17)的对折线位置设置为肩缝线;后身(13)的左右两块衣片之间缝制设置为背中线(12),汉服上衣(1)的前身(17)设置为双层交叉叠压的大襟(7)、小襟(8),前身(17)设置为左右对称的两块衣片,一侧的前身(17)与小襟(8)之间缝制设置为内侧的前中缝(16),另一侧的前身(17)与大襟(7)之间缝制设置为外侧的前中缝(16);汉服上衣(1)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连肩袖(2),一对连肩袖(2)口部分别缝制设置琵琶袖(3),琵琶袖(3)端部上方分别预留为袖口(4),袖口(4)边向内缝制设置为双折边,袖口(4)下部缝制设置为琵琶形的袖囊(5);汉服上衣(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神都汉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